幼儿园活动太多了,家长有必要都参加吗?

一、幼儿园活动对孩子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幼儿园活动对孩子的重要性,因为这也是我们发自内心对其提高认识并参加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过:“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也就是说,活动对孩子的重要性如同食物,不参与活动他如何成长?同时她对这个观点还有补充:“对一个能让孩子付出全部精力的活动,他会感到本能的冲动,这正是使孩子的能力得以自然完善的最正确的道路。”孩子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不断试错、不断吸取、不断积累经验,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幼儿园活动太多了,家长有必要都参加吗?

活动是幼儿园的一种教学形式,幼儿园孩子不参与活动,如同中小学生不进入课堂。幼儿园里经常举办各种活动,除了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亲子活动、社会主题活动、读书会、手工课等等,每一个活动实际上都有其背后的教学目的的。3-6岁的孩子年纪尚小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又很难集中,常规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孩子们学有所获,所以活动即成为了幼儿园里最科学的教学形式之一。所以,这样算来,幼儿园的孩子不参与活动,跟中小学生不进入课堂的负面效果不就是一样了吗?而其导致的严重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家长参加幼儿园活动的重要性

体会到幼儿园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后,就是深刻理解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受邀参与这样的活动时所担任角色的重要性了。

对孩子:

1、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经常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能够进一步增进父母、孩子双方的相互了解;同时也能让幼儿体验到与家人共同活动的乐趣,体会到亲人对自己成长的关爱,从而密切亲子关系;反之,当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的家人而未见自己的亲人来园参与活动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失落、悲伤的情感,会极大地伤害幼儿的自尊,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

2、家长的参与会提高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对家长和老师而言,活动重在参与,但孩子参与其中,就会为了提高成绩而积极的准备,从而培养孩子的做事积极主动的性格。孩子本来是满怀期盼地参加节目和活动的,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外,更渴望家长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如果家长因为某些原因不来参加的话,势必会打消孩子以后参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会被打击,毕竟谁都想得到父母的赞赏!

幼儿园活动太多了,家长有必要都参加吗?

3、家长缺席活动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幼儿园亲子活动就要开始了,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来了,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还没有来,此时,孩子是多么难过、无助!孤独感和失落感油然而生。像这种情况,一次、两次……家长总是有其他原因参加不了幼儿园的活动,甚至是觉得不参加也无所谓的心理,会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4、家长的参与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教师根据家长的特点将家长请进活动中,不仅能丰富活动内容,丰富孩子的知识,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又缩短了老师与家长、幼儿之间的距离。

幼儿园活动太多了,家长有必要都参加吗?

对家长:

1、参与活动能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意识

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都是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可是现在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顾及孩子,认为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教育就可以了,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也较少过问。参加亲子活动,可以让忙碌的家长建立主人翁意识,把缺失的家庭教育补上来,同时还能够增进与孩子的感情!

2、参与活动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客观的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才能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没时间参加幼儿园活动,就没办法更全面了解到孩子园情况。即使从孩子、老师或其他家长那里了解到一些,那也会是不全面的,教育孩子可能会出现偏差。

3、参与活动有利于家长获得更多教育知识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可以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不仅有利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家长还可以近距离和别的家长交流育儿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如果家长总是缺席幼儿园活动,就会疏远与老师、别的家长之间的距离,家园共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受伤”的会是孩子。

幼儿园活动太多了,家长有必要都参加吗?

对老师:

1、家长参与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拓宽视野

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能促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一方面,教师可运用专业素质影响或支持家长的教育行为,将幼儿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帮助有些家长形成良好的责任感,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家长可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教师的视野。

2、家长参与活动有助于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这对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很重要,幼儿园活动作为一条纽带,自然也很受老师的重视。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家长可以了解教育教学成果,老师可以借此机会建立与家长的对话,征求家长的建议。同时,家长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要求、教育重点,从思想和行动上与幼儿园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保证家园共育的效果。

幼儿园活动太多了,家长有必要都参加吗?

三、面对这么多幼儿园活动,家长如何做?

1、正确看待活动,尊重幼师的劳动,不要只要收获、不问耕耘

每次活动的背后都是幼师的心血,参与活动也是尊重幼师的劳动。有的家长误认为幼儿园活动太多,其实就是花架子,根本没必要。可家长们不知道,不管大小活动,都需要幼师们提前做大量的精心准备,如果不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谁也没必要为了花架子盲目付出。

有位幼师就分享到:班里有位家长,每次幼儿园里举办活动,他都不积极参与。用这位家长的话是——免费的活动没意思,不参加;收费的活动没意义,不参加!似乎在这位家长眼里,活动的区别就只有免费和收费,没有其他。可就是这位家长,有一天却很正式的质疑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见了人都不打招呼?”这位家长这种对孩子的教育只要收获、不问耕耘的作派是不对的。

所以,无论我们参与活动与否,一定对正确看待活动,尊重幼师的劳动;而且要知道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2、尽量参加活动,和孩子共同成长,如确实有事缺席,一定补救

了解到参加活动对三方的重要性后,相信每个家长都不会轻易再错过孩子的活动。但如果实在因为其他事情不能参加,比如你正好有单位里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要做,比如活动没有提早太多的时间通知而导致自己措手不及等等。出现这样的情况后,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例如我们必须提前告知我们的孩子和老师,对孩子我们要诚实的表达歉意;对老师,我们要请他们关注孩子的情绪。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和老师、孩子时时取得联系,让他们都感知到你对此次活动的重视。所以幼儿园活动并不是非得要要次次参与,偶尔不参与的家长不见得是不重视亲子教育;重要的是不参加活动时,我们又做了什么。

幼儿园活动太多了,家长有必要都参加吗?

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幼儿园举办各种活动的目的,在于拉近幼儿与家长、幼儿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实现家园共育。所以尽管活动太多有时让我们很头疼、难以抉择,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若我们有空,还是应该尽量参加。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希望在这条和孩子不断成长的道路中,都有您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