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大高手之 董海川

董海川(1797年—1882年)是武術家,生於清代嘉慶年間,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朱家務村人。他一般被認為是八卦掌拳術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

晚清十大高手之 董海川

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長手大,臂力過人,擅長技擊。少時家貧,自幼嗜武,年輕時因誤傷人命,奔走他鄉。相傳在安徽九華山得遇“雲盤老祖”傳授其技,創立了八卦掌 。

董海川少時家貧,少年時在鄉間曾習武術,後離開家鄉,小時候,董明魁跟“威名震河朔”的堂兄董憲朝夕相處,形影不離,他向堂兄學習武技,二人常往來雄縣與文安以武會友。董明魁身體健壯,力量驚人,兩隻胳膊長得也比一般人長,很多古書記載他的雙臂“下垂過膝”。到十六七歲的時候,因為家境貧寒,明魁無法繼續深造學業,他於是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對武功的鑽研上,功夫不負苦心人,明魁打下了深厚堅實的功底。

清朝咸豐年間,董海川流落京師,有傳為隱姓埋名成為太監到王府當差。(其實系太平天國所派臥底探子,與慈禧太后身邊近身侍衛交厚[該侍衛功力極深,後被追殺潛逃],宮內消息由該侍衛傳遞給董海川)

董海川在王府當差時,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才為人所知,一日,太極拳名師楊露蟬奉召在肅王府與府中拳師比武,連戰連勝,最後竟將一拳師擲於園網之上。是時董海川手託菜盤由此經過,立即飛身上網救起拳師。董海川遂與楊露蟬相鬥,雙雄對峙,勝負難分。從此太極拳與八卦掌各立門戶,桃李盈門,流傳後世。董海川壽享高齡,臨歿昏惘,仰臥床上,兩手仍作換掌式,直至氣絕。八卦掌流傳國內外,迄今不衰。董氏傳人層出不窮,其墓已遷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董海川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於北京東直門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遷葬京西萬安公墓,有碑銘數幢環墓前後,後世編有多種崇尚董海川武功的傳奇故事,其中以武俠小說《雍正劍俠圖》,影響最廣。該書中以童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給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淵源染上了一層神奇色彩。

文安縣(河北),2016年1月29日 (體育)董海川祖居紀念館建成董海川金箔泥塑像 1月29日,在河北省文安縣董村管區朱家務村,董海川第六代後人為來訪者介紹董海川事蹟。為紀念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1797——1882年)、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卦掌,文安縣以董海川祖居為基礎,恢復祖居舊貌,並修建寬1米、高1.2米的董海川金箔泥塑坐像。

晚清十大高手之 董海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