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近代史上,曾出現很多武林高手、江湖奇俠,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一下近代江湖中的四大高手!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響噹噹的巨頭。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歲時就成了孤兒。他和弟弟沿街討飯,討到了北京順興鏢局,鏢局的王掌櫃看他長得相貌不凡,就留下了他,收為養子,改姓王。十一年後,王掌櫃死了,他就繼承了鏢局。由於他行俠仗義、為人直爽、武功又高,就被人叫做“大刀王五”,他的本名,叫王子斌。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王五是地道的綠林豪客,不但武功好,而且結交廣泛,上到王公顯貴,下到街頭混混。而且他廣泛的社會關係使他與當時的許多名人大事聯繫起來。譚嗣同“去流肝膽兩崑崙”,據說“兩崑崙”就是說康有為和王五。最後沒於八國聯軍,不愧熱血豪俠本色。傳奇色彩濃厚,他本人也確實是江湖上的一個傳奇。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霍元甲

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霍元甲幼時體弱多病。但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光緒22年,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元甲門下。霍察其正直,遂收為弟子。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元甲俠肝義膽,光緒24年,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后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宣統元年,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應友人邀赴上海約期比武。對方一再拖延,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之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逃之夭夭。1910年6月1日,霍元甲武術界同仁的大力幫助下,於上海創辦了後來赫赫有名的“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孫中山先生讚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後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王子平

王子平,回族人,生於一八八一年,卒於一九七三年,生前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他生於武術之鄉河北滄洲的一個武術世家,和佟忠義並稱“滄洲二傑“,有“神力千斤王”之稱。從學於魯人楊洪修,精查拳、八極拳、龍泉劍,早歲行商關東,後投身軍伍,以武術教練將士。一九一九年,俄國大力士康泰爾在北京中央公園獻技,氣焰囂張,王激於義憤,當眾挫敗之。後又挫敗西方力士馬志尼、阿拉曼、柯芝麥、沙力文。在青島時,曾遭日帝憲警圍攻,王子平把他們一一擲至樓下,表現了我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的精神和魄力。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他熱愛武術運動,畢生不渝,在舊社會,為維持生計,他曾走南闖北,顛沛流離。他從六歲開始習武,直至晚年,八十多年練功不錣。他早年研習查拳、子午劍,遍行大江南北,看到了許多名家的各種優秀劍術以後,就博採各家之長,推陳出新。他的“青龍劍”就是集各家之長,並吸取了西歐擊劍和日本劍道的優點,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而創造的。他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使自己的愛國主義思想昇華到更高的境界。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為抗美援朝捐獻大炮,他率領全家參加義演。他以八旬高齡出國參加表演,向世界人民介紹中國武術。王子平對於普及武術有著很大的責任觀,當他八十歲高齡的時候,著名導演謝晉請他在《大李小李和老李》中做配角,拍攝打太極拳的鏡頭。他作為少林門門長,一位德高望重的知名武術家,竟毫無異議,不取分文,高高興興的去客串拍片。他認為,在電影中表演“簡化太極拳”,對開展武術有利。他說,只要對黨對國家有利我都幹。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近代的四位俠之大者!

董海川

董海川生於清代嘉慶年間,河北省文安縣米家塢人,幼年喜學各家拳術,及長訪師江南,在桃花山上見一年幼和尚不斷向樹擊掌,並盤樹繞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結果大敗。於是他請見老和尚,虛心求教,歷經幾個寒暑,盡得其藝;臨別時師傅叮囑:技藝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氣盛惹事生非,董唯唯應諾。然而回家之後偶與人爭,以致出手傷人,官方緝拿甚緊,董遂淨身為閹,隱於京師肅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監。

一日,太極拳名師楊露蟬奉召在肅王府與府中拳師比武,連戰連勝,最後竟將一拳師擲於園網之上。是時董海川手託菜盤由此經過,立即飛身上網救起拳師。董海川遂與楊露蟬相鬥,雙雄對峙,勝負難分。從此太極拳與八卦掌各立門戶,桃李盈門,流傳後世。董海川壽享高齡,監歿昏惘,仰臥床上,兩手仍作換掌式,直至氣絕。八卦掌流傳國內外,迄今不衰。董氏傳人層出不窮,其墓已遷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