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形勢是否越來越嚴峻了?

mic神

本人畢業6年,剛畢業時也經歷了所謂的史上最難就業季,在一個二線城市從年前的11月份開始投簡歷,找到年後4月份才找到自己在當時心儀的工作,幾個月內往返於各大校招現場,紙質版的簡歷已經記不清投出去多少份了,電子版的簡歷通過郵件方式不計其數的投出去,其中多數是石沉大海,少數進行面試,不是待遇不滿意就是工作地點不滿意,折騰了很久,現在回想起來也是記憶猶新,佩服當時自己的體力和精力。

在就業方面自己考過公務員、事業單位、大學生村官,去過民營企業,應聘過國企、央企,做過生意創過業,走過的彎路比較多,所以畢業後還經常被母校招回去為學弟學妹們做做就業形勢分析,就業指導,與學弟學妹分享自己走過的彎路,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當前就業形勢確實嚴峻。

自1999年以來,普通高校學校招生數量逐年擴大。伴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年年遞增,在擴招之前,或者說2008年以前,大學生仍屬於鳳毛麟角,但是現在的大學生早已不再稀疏,一個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人口基數大,畢業生多,大環境下經濟形勢是下滑的,新增就業崗位的增長速度趕不上新增就業人口,就導致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就業形勢自然嚴峻,但是就業形勢雖然嚴峻,就業是否困難還得因人而異,具體的大學生就業是否困難,得區別看待,我在另一篇回答中簡要的闡述了一下自己的觀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看看我在另一篇回答中的內容。

二、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如何提高自己找工作的質量。

(一)選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捧上金飯碗。

1、做為一名應屆畢業生,在畢業的那一年有最好的機會參加公務員考試。


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面向應屆畢業生有大量的招考崗位,這個相對來說會是參加公考中人數比例較小的一次機會。國家公務員考試於每年12月份舉行。

各省的公務員考試時間不同,但同樣也為應屆畢業生提供了大量的崗位,相對來說機會較大。

2、每名應屆畢業生只有一次機會的參加生源地或所在省份由省委組織部組織的選調生考試,考上了也就解決了公務員身份。

3、參加省、市、區、縣的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時間基本全年都有。



4、大學生可以應徵入伍,每個人都有個軍人夢,這一條是本人比較遺憾的。



5、參加所在省份或生源地的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考試也是曲線救國的一種方式。

(二)選擇國企、央企工作,穩定有保障。

國企、央企一般校招比較多,有的需要考試有的不需要考試,尤其是帶有壟斷性質的國企、央企是就業中的優質選擇,福利待遇比較好。


(三)選擇外資企業、合資企業、民營企業。


這類企業的優勢:以能力為主,一般有付出就有回報。缺點:競爭激烈、工作壓力一般比較大,付出的比同學要多。


(四)自主創業。

我自己創業註冊過公司,花了不少心血與精力,但是遺憾的是最終沒有獲得成功,此處就不再多描述了。

總之,每名畢業生個人性格不同、專業不同、想要的生活不同,走什麼樣的路還得靠自己來決定。

寫的比較簡單,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或在某方面想一起探討的,請關注我,歡迎評論,感謝分享!


建築工程圈

近幾年考研、考公、考事業編的人數不斷增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國的大學生開始如此熱愛學業、如此立志為人民服務的。其實究其根本原因,是大學生就業越來越困難的現狀導致。“畢業即失業”,這句話可謂是對於現在許多大學生很貼切的比喻。大學生就業形勢真的如傳言中那般,越來越嚴峻嗎?

認清社會現實,不要眼高手低。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和人們對於教育的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如今的大學生不再像是建國初期時的大學生那般珍貴,大學的本科教育逐漸要成為一種基礎教育。這種現象對於國家發展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因為提高了國民的整體素質。同時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的問題也擺在了大家面前。並不是沒有工作,而是在大學生心中能與之匹配的工作有限,但是大學生的數量卻不斷增長,所以競爭愈發激烈。其實對於大學生而言,要認清社會現實,每個崗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風華正茂的年紀要腳踏實地肯努力,不斷地提升自己。而不是眼高手低,一昧的抱怨就業難的問題。

選擇適合自己,不要跟風隨大流。近幾年不斷有新聞爆出某某國考崗位競爭達到1000:1;今年全國考研人數突破多少萬……似乎大家畢業後都選擇了同樣的一條道路,人生的路沒有越走越寬,反而不斷地變得狹窄無比,讓許多大學生內心惶恐不安。其實這些考試中有多少人是抱著跟風隨大流試試的心態參加的吶?恐怕不在少數吧!人生是活給自己綻放光彩的,並不是給別人看的。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

心中若有夢想,大可放手去拼搏。大學畢業生如同早晨的朝陽,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能拼搏的年齡。許多人心中有對自己事業未來的規劃,有創業的野心。但是卻因為害怕失敗、害怕周圍人的眼光、害怕……而裹步不前,選擇大家眼中穩妥的考公、進國企的道路。然而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越來越鼓勵大學生創業,數十年的寒窗苦讀,習得專業的知識、接受高等教育的薰陶,是讓我們有為夢想放手一搏的勇氣!

大學生就業真的越來越難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大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但是答案又是否定的,因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能夠腳踏實地的去為未來拼搏!


決勝網

1996年大專畢業,正是那一年大學生畢業開始不包分配正式施行。

本人祖輩務農,親戚也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對於找工作來說,誰都幫不上忙,無靠山無關係無背景。正因為如此,也不苛求找到什麼好工作,只想畢業之後能夠有碗吃就行。

1995年11月份,我從學校回到本市人才市場找工作,記得在徐州的會堂,那天進去的時候已經不少求職者,可以說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我當時拿著學校教務處給統一提供的三年考試成績表和相關材料及複印件,象發廣告那樣,一份份送給心儀的單位。上午各家單位的答覆大同小異都是靜候通知,當然也不少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當場簽訂協議,非常羨慕。上午沒有令人滿意的收穫。

下午有家單位對我的專業感興趣,我大專學的是計算機應用,這家單位做智能化儀表工作,相對來說比較對口,加上我也沒有什麼要求,當場就簽訂協議。

上班後知道單位效益不好,正走下坡路,工作每月300元左右,而現實很殘酷,面臨結婚買房等一系列問題,就是現安於現狀也沒有那個條件,於是開始一系列的打拼,也可以說是折騰。考過公務員、打過工、開過公司,後來機緣巧合進入目前這家公司。

當然不管什麼工作,我都有一個原則:幹什麼講什麼,賣什麼吆喝什麼,邊幹邊學,而且非常刻苦。雖然幾經折騰,結局頗很滿意。

隨著大學生逐年擴招,曾經是天之驕子的大學生不再稀疏,而由於經濟不太樂觀,導致就業形勢自然嚴峻。

但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放下心段,調整心態,如果一下子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單位,也無人可幫你,無人可依靠,還是先找一個門檻低的工作先幹著,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在實際工作中磨練自己,提升自己,積累人脈,厚積薄發。

一旦有合適的機會,就認真把握。要知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實力的人。如果沒有實力,即使給你機會,你也未必能夠抓住,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競爭要靠實力的。

總之,不管是幹什麼工作,有什麼背景可靠,想有所作為,或者最低限度的謀生餬口,最終還得靠實力說話。


關注安全人視線,歡迎評論,感謝分享!


安全人視線

答案是:確實越來越嚴峻。

主要表現在經濟增速放緩,企業轉型升級,農民工進城門檻低衝入人才市場,高校擴招等原因。

經濟增速放緩在目前的世界經濟大環境下短期內迅速提高的可能性不大,這也在逼著企業進行轉型升級,近年來,國內的用工投入不斷攀升,出現了部分外企撤出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求職者對工資收入的要求也在提高。

農民工大量的進入城市,為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也佔有了一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崗位,對大學生就業也是不小的挑戰。

最後,不能否認的是高校的擴招。我曾經在石油大學讀書,曾經的專業課老師對於學校擴招的行為頗有意見,當年學校擴招了30%,還好四年後,我們畢業時就業形勢相當好,各個省市都在建設石油管道,還沒到招聘會的時候,全年級已基本實現全部就業了。然而好景不長,石油行業發生了美國頁岩氣革命,這確實革了不少人的飯碗。兩年後,這個專業已經很難就業了。很多學弟都想辦法轉行。

總之,目前搞笑畢業生數量仍在大量增加,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國家也在引導大學生投身軍營報效祖國,或者向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輸送,或者到艱苦地區、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工作,避免盲目跟風,湧向東南沿海。


山澗散人

近期的中國,處於社會改革的時代,複雜的社會環境和激烈的競爭,使當代大學生就業有其新的時代特徵。



當代大學生就業特徵

一 就業觀的轉變 自主擇業,自主創業受到大學畢生的歡迎。隨著社會經濟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社會化的發展,自主擇業,自主創業使大學生能根據本身優勢和興趣愛好,激發學生的能力,提高為社會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二 專業情況 學歷的層次性和專業對口情況,使大學生在就業選擇中處於lue勢,每年700萬左右大學畢業生,使學生專業情況,學歷情況,與社會要求千差萬別的專業要求吻合度的高低,成為大學生就業的x因素。


就業選擇變化 大學畢業生就業選擇,從單一性向多元化轉變。隨著就業情況壓力,當代大學生已經主動適應社會,增長了個人的自我意識,競爭意識,適應意識和多元意識,從而適應就業形勢。大學生由單純去國企變為三資民營企業均可;由重點去北上廣變為可以選擇城鎮邊遠地區;由選擇就業崗位單一變為自主創業,自由職業,出國留學等多種渠道;由不多考慮物資待遇變為選擇薪酬待遇福利高的單位。

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情況

我國勞動力就業總體有富餘,但專業技術人材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專業人材需求突出表現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上。

據國家統計,第一產業人材缺口為218萬人。我國目前有農業院校43所,在校生約9萬餘人,歷年130萬大中專畢業生已有80萬人離開了農業部門,予計近期內第一產業人材缺口將達218萬人。


第二產業人材缺口1220萬。我國大學生中38%為工科類學生,但畢業人數仍然不夠,振興我國製造業崗位需要大量的工程師,目前的微電子,計算機,汽車,環保,系統集成,新材料,新能源,節能技術,高鐵,客運技術等領域人材缺口很大,予計近期內人材缺口將達1220萬。

第三產業人材缺口315萬。該產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一些高端涉外人材需求很大,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物流,精算和心理諮詢等行業,都需要大量人材。予計近年人材缺口在325萬。

由此可見,我國專業技術人材總量還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大學生就業難僅是一種表象。


妙手文

畢業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來社會公認的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直接原因!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

大學生求職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缺乏工作經驗”大學生有的是專業知識,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質、實際能力缺乏!還有大學生求職過程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心理!面對高新職位不是專業不對口就是能力有限!面對低薪又覺得有失臉面!所以就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尷尬局面!我個人認為大學生擇業時更需要有腳踏實地的心理!所謂能者居之!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只有拼搏出來的美麗!更應該是能力與實際相結合


流淚手心11

近幾年,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是越來越突出了,且還在不斷地增加。由於畢業生剛踏入社會,他們面臨著如何選擇工作 ,這會關乎自己未來發展。從一個學生到一工作人員,他們心理的變化有著較大的差異。隨著我國這些年來的擴招,每年大學生劇增,似乎也有些過剩了。一個大學的就業問題不只是一個個人的問題,它還關乎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社會問題。

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現今的大學生在學校裡主要以理論為主,毫無實踐經驗,缺乏勝任能力。很多公司都是很現實的,你來了就要給他們帶來業績,收益。然而對於只會紙上談兵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這非常困難。這樣公司就花錢和精力去培養你,這會影響到他們的業績。現在很多公司寧願花高薪聘用能直接給他們帶來業績的員工也不願花過多時間來培養新人。


無名232227311

不會的,一切正在改變。

首先要明白的是,人口在減少,未來的大學生畢業人數會不斷減少,雖然這兩年人數還在增多,但是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大學的入學率提高了。

其次,大學教育在轉變思路。這個思路在我畢業那年已經在開始實施了。以前,大學教育是精英教育,所以學術化嚴重,應用型不強,但是現在大學教育是大眾化教育,是通識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呢,大學教育認識到這一點,提倡應用型教育,四年前我的母校就開始實施了。

再者,是國家重視了。正是因為就業形勢嚴峻,國家開始提倡創業,甚至在校創業,這也就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嚴峻形勢。

最後,是互聯網在發展,人們就業渠道多元化,只要你腦子活,還怕找不到事情,賺不到錢?


何止1238

本人大學生一枚,對於大學生就業形勢沒有感覺到有多嚴峻,每年都會有很多企業來學校進行春招和秋招,這些招聘會可以解決一大批學生的就業問題,但是並不是每份工作都逞心如意、每份工作都有人去選擇,所以就行成了感覺上的難就業的假象。我認為社會根本不缺少崗位,只是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能力不同,對工作的待遇要求也不一樣,有些底薪工作沒人願意去幹,高薪工作又不願意要他們。

現在社會的發展趨勢呈一直上升狀態,並一直處於上升狀態,所以社會上是不會缺少崗位的。而且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人口基數增大,國家肯定會進行宏觀調控解決人口就業問題,而且未來會有更多的新型行業的興起,所以大學生就業根本不存在問題。

就拿我一個同學來說,他學的是自動化,每年不需要畢業不需要學生自己去找工作,等到快要畢業的時候好多企業就已經把整個專業的學生差不多都簽約完了。當然這樣早早就確定工作的專業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可以很確定的說每個專業都會有人在沒有畢業的時候就已經被用人單位就錄取。只要學的精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好工作。

隨著科技進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未來就業將會越來越容易。


設施農業科學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795萬,比2016年多出30萬,這一數據自2001年開始不斷上升,在當前就業壓力大的不利環境下,中國大學生選擇自助創業比例持續上升,相關部門也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但是目前畢業生就業創業依舊面臨嚴峻的形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