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不懂抑鬱症的家人是殺死患者的凶手”這句話?

汪少山

“不懂抑鬱症的家人是殺死患者的兇手”這句話有它的道理,但我們也要理性看待,而其背後所折射的則是對不懂抑鬱症家人的失望以及埋冤,如果我們在抑鬱症人群面前過於強調這點的話,則會讓他與家人處在更為對立的兩面,而不利於抑鬱症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也可能會對抑鬱症患者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抑鬱症的科普相比較其他精神疾病在如今的社會已經好太多了,但是仍然有人低估抑鬱症所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並不是他們缺少了基本的同理心,而是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以往經驗來做出判斷,從而低估了抑鬱症的危險。很多時候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卻沒引起足夠的重視。

抑鬱症患者通常缺少良好人際關係的支撐,很多時候一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所給抑鬱症患者帶來的能量往往是巨大的,會促使患者擁有更多的行動力來改善當下的心境,而通常家人往往比朋友和愛人更能給予更多的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但是如果一個低谷抑鬱症危害的家庭,很有可能給予給患者的積極關注是不夠的,我們都說血濃於水,當我們外面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們的父母,父母是我們背後的力量和依靠,如果得不到足夠的支持的話,勢必會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更加失望,而則有可能導致走極端的方式來試圖解決當下的問題。


鵜鶘心理夯小七

曾有抑鬱症患者跟我說,他現在抑鬱很重,躺在床上什麼也做不了,而他的家人,包括父母對他說:你整天就知道這樣躺在床上,這個家遲早讓你毀了,你看你都把這個家霍霍成什麼樣了。

我以為他的家人不知道他患有抑鬱症,但問過才發現,他家人知道他患有抑鬱症。。。

這哪是幾句話啊,分明是幾把刀紮在患者身上啊。家人不懂抑鬱症不瞭解抑鬱症,就把所有的錯賴在患者身上,患者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得不到關愛就罷了,卻還要受到家人的非議,也許這幾句話就是讓他最終放棄的原因,如果他真自殺了,那麼家人的“軟刀子”難辭其咎。

如果患者患了同樣嚴重的其他疾病,比如受傷,做手術等,同樣是起不了床,家人會這麼進行言語刺激嗎?顯然不會。

正是這種不瞭解造成了這種局面,抑鬱症不像身體受傷和器官疾病那樣顯而易見和淺顯易懂,通常外表好好的,卻比其他大病的影響還要大,這也就造成了家人的不理解。

抑鬱症的康復,家人的關愛和照顧很重要,許多患者對抗自殺念頭通常是對家人的牽掛,如果家人對患者不理解且起反作用,那麼勢必會成為把他推向絕路的劊子手。

讓社會重視抑鬱症,讓公眾關愛抑鬱症患者。


抑鬱公益義工小張

抑鬱症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所謂“自限性”,是指疾病發生髮展到一定程度後,患者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病程可自動停止,漸漸好轉。因此,儘管抑鬱症很痛苦,但只要患者能夠保持信心,堅持下去,熬過最艱難的時期,病情也會慢慢好轉。


但事實上,抑鬱症的自殺風險又非常高,每年因抑鬱症而自殺的患者有數十萬人。究其原因,抑鬱症患者自殺,其實不是死於病情,而是死於絕望。





一位抑鬱症患者曾經告訴我,她病情最嚴重的時候,她的母親曾經問她:“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你說出來,只要是我們能給的,都給你。”她說,她當時無言以對,還很愧疚,連死的心都有。


後來,病癒後,她想起這一段往事,回想當時她最希望聽到的,就是家人說一句:“我們知道你這些年也很不容易,累了就歇歇,別勉強自己。”這樣一句話,或許能讓當時的她放鬆下來,大哭一場,然後原諒自己。


的確,在疾病中,抑鬱症患者是委屈而無助的。在周圍很多人眼中,抑鬱症患者是缺乏毅力,不願意承擔責任,這是天大的誤解。他們不瞭解,抑鬱症患者不是無病呻吟,而確實是病了。一點點小事都會牽動他的神經,消耗大量能量,無法承受正常人能做的大多數事情。


所以,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家人的理解和包容真的很重要。那並不意味著治癒,但至少能讓的內心好受一些,能夠多一些能量、多一些信心,來接受病魔的考驗,從而能夠堅持下去,終獲治癒。


渡過

這句話本身是錯的,用不著強行去理解。

對於抑鬱症的成因,目前精神醫學界認為

迄今,抑鬱症的病因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鬱症關係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鬱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並不是單獨起作用的,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的出現時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科副主任醫師王勇

對於具體的某一次發病,很難講到底是自身因素還是環境因素影響更大,非常典型的是產後抑鬱症,相當數量的產婦會出現抑鬱症狀,但是真正發展成抑鬱症的,在產婦群體中所佔比例又不是很大,這就導致我們聚焦於某一起單獨的案例,會認為環境因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放到整個群體來看,卻又發現自身因素所起作用更大,否則無法解釋,為什麼大家都抑鬱,真正發病的人又不多,畢竟在產後這一特定的階段,產婦們的經歷具有共通性。


一笑風雲過

現在普遍的現實情況就是,大眾對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不夠了解,如果正好是家人不夠了解,那麼就有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這就先得說清,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比如遺傳,環境影響等客觀原因,神經遞質的改變等生物原因,所以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

抑鬱症狀誰都有,但不是誰都有抑鬱症,這個是重點。抑鬱症狀是偶爾的不開心,情緒低落,而抑鬱症患者是長久持續的心情低落,感受不到快樂,情緒壓抑,失眠等,是有程度和時間差別的。

面對抑鬱症,看病就醫吃藥是首要的,其實就心理疏導和家人朋友的關心照顧。在這,很多親人都覺得抑鬱症就是情緒不好,經常說的話就是“沒事出去轉轉”“開心點”“想開點”甚至“別那麼多愁善感”等帶有負面情緒的詞彙。這種讓抑鬱症患者想開點就好比你和家人說“多掙點錢”,誰都想,但是做不到啊。

抑鬱症患者因為生理原因,沒法感受到快樂,他們也想開心也想生活有意義,但是因為疾病就是無法做到這一點,所以面對這樣的看似安慰實則是不理解,會產生更多的悲觀情緒與自我評價降低的思維方式,而自我評價不合適就的偏低是抑鬱症患者重要的症狀。所以本身家人的關心就是對患者很有幫助的,而不懂抑鬱症或者精神疾病的家屬,反而因為看似勸導或者缺乏耐心的刻板印象,對患者不斷造成二次傷害。這就是你問題裡這句話的意思了。



青音約

“不懂抑鬱症的家人是殺死患者的兇手”,這句話看起來有些偏頗,但考慮到這句話講的是患者已經棄世的情況,所以對家人的審視就顯得頗有道理。

我本人就是一個長期的抑鬱症患者,我的主要症狀就是焦慮,具體說來就是大部分時間都有惶惶不可終日之感,總是抑制不住去考慮那些我認為會越來越糟糕的事情。大部分精力被無端消耗之後,人就無法自如地運用注意力和意志力去做事,或者說,我可能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去做別人看起來很輕鬆就能完成的任務,比如參加一場交際,比如寫一篇文章。情緒和工作效率的問題一旦形成習慣,又會強化自我的負面評價,然後形成惡性循環,由生而起,至死方休。

我很快撐不住了,決定在清醒地焦慮,和渾渾噩噩地嗜睡之間做出選擇,很快我就選擇了前者。停藥後,頭皮發麻了至少一個星期,而這只是我吃下去的那些精神管制類藥品的最小的副作用。

我想通了,焦慮就焦慮吧。就像一位心理學家說的,抑鬱症很可能是一種生活習慣,如果你無法短時間內消滅它,就要試著跟它和平相處。人的一生,就是和各種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相處的一段旅程。後來,我在生活中遭遇過空前的麻煩,也焦慮到去網上搜索“更好的”自殺方式,但最後還是撐了過來。

對抑鬱症病友,我最想提的建議是:我們必須學會將直覺與現實做個區隔,要訓練自己變得更加理性,服從邏輯而非本能,不能被情緒頤指氣使。時間一長,就會習得與焦慮和抑鬱和平相處的能力,擁有繼續活下去,活得更好的信心。

至於家人,無論是出於對科學的愚昧還是人性的偏見,都很容易傷害患者,直至成為壓垮他們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家人們必須清楚:抑鬱症患者是病人,就像癌症患者和心臟病患者一樣。如果你覺得用鞭子抽打一個偏癱病人或者是失去雙腿的殘疾人,強迫他們馬上站起來跑步很不人道,那麼你就得清楚,以“鼓勵”的面孔強迫一個抑鬱症患者開心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質問他們“你為什麼這麼軟弱沒用”……等等,同樣很愚昧很不人道。

家人應該做的,就是服從科學,學習知識,向專業人士求助。對這種病症的恥感,經常會讓家人尤其是患者的家長諱疾忌醫,坐誤診療的良機,導致事態到最後無法收場。最後重申一次,抑鬱症是一種並不可恥的病。太多病友不是死於這種,而是死於這種病的併發症,比如親人的誤解和指責,以及自己早已沒有心力去克服的恥感和挫敗感。


孫旭陽

上述目前已經有不少文章指出,呼籲重視。我這裡卻還想籲請重視精神病患的照顧者的支援問題,簡單一句譴責“不懂抑鬱症的家人是殺死患者的兇手”不但於事無補,還有可能對遺屬構成巨大壓力,導致另一樁悲劇發生。

去年,電影《一念無明》引起香港城中熱話,討論的大多是精神病康復者得不到社會接納的問題,毫無疑問這是電影的中心主線,然而我看到的另一線索與此相關,而且一樣隱患重重。那就是上述精神病患的長期照顧者的問題,電影中主角阿東無微不至地照顧他有抑鬱症的母親,最後加重了自己的躁鬱,失誤導致母親死亡;而阿東出院後,照顧他的責任將落在他父親大海身上,這樣一個循環又重疊的封閉結構,是編劇的巧思,大海,該怎樣避免成為另一個阿東呢?沒有人幫他。

金斯堡在1960年出版詩集Kaddish and Other Poems(中譯本為《卡第緒:母親輓歌》)裡面的長詩Kaddish就是紀念母親的,Kaddish即希伯來文裡獻給逝去親人的祈禱文之意。

在長詩的最後一段,直錄了納奧米寫給金斯堡的信:

“她死後兩天,我收到了她的信——

奇怪的預言再現了!她寫道:‘鑰匙在窗戶上,鑰匙在窗戶上在陽光下——我帶著那片鑰匙,結婚吧,艾倫,別吸毒——鑰匙在陽光下在窗戶裡。’”

金斯堡沒有成為精神病患,很大緣故是母親最後掙扎著傳給他的,是陽光和鑰匙,後者將一再出現在他的詩裡成為關鍵詞。在我觀看類似《一念無明》這樣的電影時常常會想像,假如阿東的媽媽會寫詩將寫怎樣的詩,如果阿東丶大海會寫詩呢?詩歌不是安慰劑也不是什麼良藥,但它是一把鑰匙,讓受苦的心多一點敞開丶獲得傾聽。

目前在西方,的確已經存在針對抑鬱症患者的寫作工作坊,鼓勵患者之間和家屬們之間、以及他們與社會之間的互相溝通與聲援,這也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香港也開始有一些零星的社區組織和網絡組織,直接針對患者家屬提供幫助。對抗抑鬱症是一場漫長的戰役,譴責是輕易的,幫助才是真情。


廖偉棠

抑鬱症也是病,需要我們正確對待。

如果不是我的一位員工跟我講述過他從前類似的親身經歷,我可能也不太理解,但現在我是真的懂了。

通常抑鬱症在非先天遺傳的情況下,一般都是由巨大的精神刺激或者是長久以來大量的精神壓力積攢下來造成的。

心境低落,行動遲緩,情緒不穩定,行為活動和思維交流產生障礙,睡眠,飲食等多方面出現問題,有時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無法自拔,情緒悲觀消極,負能量滿滿。

嚴重時伴有自殺和殺人、暴力傾向,身體狀況也出現了問題,甚至有的生活都難以自理。

我們時常聽說過這樣的例子,張國榮,茅侃侃,喬任梁,張純如……

他們就是因為抑鬱症承受不了自身的精神壓力了,外人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致使他們的精神出現問題,甚至甘願放棄生命。

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心理疾病不容易被人理解,一是外人沒有經歷過病人自身的人生經歷;二是精神疾病不會出現身體上的傷害,使人們對病人本身的嚴重程度產生誤解。



還有很多人看不起患抑鬱症的人群,但實際上,大多數報道都將我國抑鬱症患病率確定在3%到5%的區間,甚至有報道稱達到了6.1%,而過去的30年間,我國的抑鬱症發病率上漲了10到20倍,且還在上升,還逐漸蔓延到年輕化,低齡化群體中。

精神疾病很難統計和確診,中國地級市以上已經確診的病例尚不足20%。

隨著社會發展,人的社會壓力的確是越來越大了,除了抑鬱症,其他精神疾病也逐漸高發,但所有患病的都是病人,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及時就醫,別輕易刺激,抑鬱症是重大的精神疾病,不可忽視。


席越

我作為一個曾經的重度抑鬱症患者,曾經也是有很長一段時間就是一心想死,想自殺!我不知道是哪個什麼人說出這樣的話,目的是什麼?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怕會誤導很多人!

首先,我必須承認,沒得過抑鬱症的人。不可能真正的理解抑鬱症的人。包括家人朋友還有所謂的心理專家還是精神科專家。

最多隻能知道那是痛苦的感覺,但不體驗一下,是不會理解那是多麼痛苦的感覺。一般人能想象到的,最痛苦的感受,也不及重度抑鬱症的萬分之一。

所以,不理解是正常的。而且由於得了抑鬱症的人,對負面情緒和不好的人和事,帶來的傷害和痛苦,自己在心中能放大很多倍。所以特別容易受傷害。這個時候最親的家人的一句話,真的有可能讓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殺。

但不代表所有的家人都會這樣,比如我就是因為放不下父母這一個善念,拉著我沒有選擇自殺,不然到了深度重度抑鬱症,不會猶豫的。

我是希望所有人都能理解抑鬱症患者,也希望抑鬱症患者能理解家人。畢竟他們不能理解你的痛苦,但你變現出來的全是負能量的話,所有人對負能量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所以,為了家人,也為了自己,你也一定要理解。不然,一旦別人對你負能量的時候,作為抑鬱症患者,你是沒有承受能力的。

千萬記住家人永遠從內心都是愛你的,只不過有時候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你如果選擇結束生命。最痛苦的人,就是他們了。

最後,我想說,我的親身經歷和找我幫助的朋友,都可以說明抑鬱症一定是能好的。有興趣可以看我抑鬱經歷和怎麼好的文章。而且只要你能克服了抑鬱症,這麼大的困難,那以後你的人生,沒有任何事能難住你了。人生必將飛躍,前途必然光明。

希望所有抑鬱症、焦慮症和一切心理和精神問題困擾的朋友,都能擺脫痛苦。過上快樂、健康、幸福的人生!

我一定會全力支持你的!


心理療愈師李嘉琪

抑鬱症的形成,一般需要一定因素的長期影響,例如家庭因素、人際因素以及學習生活的壓力等,其中家庭因素是最常見的原因;其次就是人際因素,所謂的人際因素就是指孩子是否能夠在社會群體中感受到自我價值,不少孩子抑鬱的源頭是遇上了無德的老師,老師的歧視和不信任往往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因為年紀尚小,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我表達能力和情緒排解能力處於較弱的階段,導致患上抑鬱症的識別率非常低,這就必須要家長多加留意孩子的行為變化。如果突然出現情緒波動大、行為衝動、易發脾氣、離家出走、學習成績下降和拒絕上學等行為,家長就要引起警惕。

3-5歲學齡前兒童抑鬱症會對遊戲失去興趣,在遊戲中不斷有自卑自責、自殘和自殺表現;

6-8歲的兒童主要有軀體化症狀,如腹部疼痛、頭痛、不舒服,或者痛哭流涕、大聲喊叫、無法解釋的激惹和衝動;

9-12歲的孩子表現為空虛無聊、自信心低下、自責自罪、無助無望、離家出走、恐懼死亡;

12-18歲青少年表現為衝動、易激惹、行為改變、魯莽不計後果、學習成績下降、食慾改變和拒絕上學。

在現實生活中,擊敗一個人的往往是一件微不足道、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為人父母的我們總是想方設法給予孩子更多的保護,那孩子自己呢?世界那麼大,總要他們自己闖,

在保護孩子之餘,我們更應該逐漸幫助孩子建立起“自我保護”機制,從小增強免疫能力與抵抗力才是更長遠的守護之道。


人生幾十年,不長不短,在每個節點我們都有可能要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驗,這些考驗不僅任性隨意,還有可能是“潤物細無聲”地出現,讓人防不勝防。

所以,既然考驗主要來自生活,那麼我們就從實際的生活場景鍛鍊和提升孩子的抵抗能力,要見慣才能不怪。

1、重視孩子業餘興趣的培養

這個世界有一種人最可怕,就是無所求的人,有慾望就有動力、有所求就能找到切入口,如果一個人對任何事情都無感,那就危險了。

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尋找並堅持他所熱愛的事情,不要隨意扼殺孩子的才氣。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很可能是他的潛能所在,而且因為是他所喜歡的,他會非常投入、自主積極、充滿熱情地去做,一個有自己所熱衷和興趣的孩子,他就很容易成為一個健康的孩子。

正如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自己情緒低落的時候,都會回到讓自己感到最舒適、讓自己最放鬆的地方走走,回想曾經快樂的時光,給自己打打氣;或者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將煩惱拋之腦後,讓自己在安心和愉悅中撫平激動的情緒。我們所熱衷的事情、所喜歡的地方,就是能讓我們心安的棲息站。

當一個人不喜歡做某件事,就算他才華橫溢,也無法發揮;當一個人喜歡上了某件事,他發揮出來的能力會讓你大吃一驚。所以我們要像培植幼苗一樣地去培養孩子的興趣,陪他們做喜歡的事情、支持他發展自己的興趣,讓孩子更自信、快樂。

2、帶孩子走出家門多折騰

為什麼現代人都容易焦慮、急躁、憂鬱?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太依賴電子產品從互聯網的虛擬場景中瞭解生活,不接地氣。不少人在玩遊戲、看段子的時候還是蠻開心的,總是被逗得樂呵呵,但是過後呢?離開屏幕,迎面而來的卻是無限的空虛感。因為真的啥事都沒做,嚴重缺乏存在感和價值感。

而在現實生活中適度的忙碌,是能讓人有一種強烈的充實感和滿足感的,因為在忙碌中發現原來自己可以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條(自信由此而來)、自己認為不可能完成的繁瑣事都被攻克了(這是純度最高的雞血)。

所以,在節假日,爸爸媽媽應儘量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人群、走進生活,可以爬樹、爬山、攀巖、游泳、露營等等,帶孩子多折騰,放手給孩子鍛鍊體力、意志和思維的機會,折騰得多了,孩子對人對事的適應能力也就會更強。

勞逸結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靜若次子 動如脫兔”的孩子更顯張力。

3、讓孩子知道有情緒是正常的

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們要學會剋制,包括情緒。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讓孩子知道有情緒是正常的,不能過度壓抑。我們要教給孩子的,不應該是如何強迫自己壓抑情緒,而是要更合理地處理情緒

對於在自己可控制範圍內的情緒,我們儘量理智對待,包括轉移注意力、自我鼓勵暗示等,畢竟問題宜解不宜結。但是,一旦遇到真的怒不可歇的事情了、或者是負面情緒去到了臨爆點,我們就要採取有效的排解方式。

所以,爸爸媽媽在自己遇到情緒臨爆點的時候,不需要以“為了孩子好”而強迫自己壓抑到內傷,反而應該找合適的方式釋放負能量。例如:對著錄音器將所有的情緒毫無顧忌地發洩出來、將情緒盡情寫到白紙上然後狠狠地扔進垃圾桶、對著高山大海將情緒大喊出來等等,都行。等情緒稍微回落,我們再看回這些“爆發的痕跡”,可能那時我們會釋然地更自己說:“其實也沒多大事。”

有情緒,首先要理智;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必需有效解決;情緒解決完畢,生活工作常規繼續。想要孩子健康接地氣,首先爸爸媽媽也要身體力行,我們寧願要一個擁有正常喜怒哀樂的孩子,也不希望孩子長期自我壓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