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剋星”是薏仁嗎?一定要炒熟嗎?

黑壓壓4



中醫認為薏米有利水滲透溼,性燥除溼。健脾益胃,止瀉,除痺排膿,解毒散結。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洩瀉,溼痺癌腫等。



薏米的炒制方法很簡單,將薏米的雜質及壞薏米去掉,倒入鍋內,不用放油,開小火不停的翻炒,待到薏米局部變成金黃色嘗一下熟了就行了。整個時間大約10分鐘左右。



薏米祛溼的最佳組合是於紅豆同煮,這裡的紅豆要選赤小豆,而不是食用紅豆。兩者同煮具有相互輔佐的功效。是祛溼健脾的佳品,祛溼健脾效果更好。具有健脾胃,清熱祛溼,利水消腫,利尿,減肥,美容,補心,增強腎功能的功效。


我是平哥


在《本草綱目》裡提到薏米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清熱止瀉等功效。但是很多人自己在家煮薏米紅豆粥,溼氣不降,反而更重了是什麼情況呢?因為最好的去溼氣剋星,並不是白薏米而是紅薏米,為什麼呢?白薏米性屬寒涼,傷脾傷胃,另外,薏米不用文火炒熟根本起不到去溼的效果!另外除了薏米還有非常棒的祛溼神物,那就是芡實,下面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我們平常祛溼的幾個誤區:


生活鏗鏘談

  薏米是入脾的,可以健脾除溼。按藥材的性味,中醫裡的祛溼藥,或是辛香溫燥,或是甘淡滲利。辛香溫燥的如陳皮,可以燥溼化痰,這就好比架起火把水烘乾。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溼除得快,壞處就是“火”若大了,很有可能把壺燒乾。

  薏米則味甘淡,滲利即利水滲溼,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一般性屬寒涼,和作為果實、種子及質重的藥物多為沉降藥,沉降則能滲利。薏米性涼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滲溼藥。

  正如《本草正》裡說:“薏苡,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溼利水。”相比燥溼,薏米的特點就是滲溼、安全。最重要的是,溼邪表現各異,應對它們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但薏米在祛溼除溼上應用更為廣泛。

  薏米祛溼最好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湯喝。炒薏米是取淨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中藥的泡製方法裡,還有一種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即麩炒薏米。鍋熱後先撒入麥麩,用量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熱到冒煙時,加入淨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篩去麥麩後放涼,略有香氣。

  簡單說下這個香氣。根據中藥炒製程度的不同,一般分為把藥炒黃、炒焦和炒炭。而炒黃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藥材固有的香氣,或鼓起、爆裂時為度。炒黃能緩和藥的過偏之性,同時散發的香氣,還有理氣解鬱的作用。

  吃薏米的注意事項薏米營養價值豐富,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那麼吃薏米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呢?

  吃薏米應注意哪些?

  1、因為薏米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制不適宜長期服用,所以懷孕婦女及正值經期的婦女應該避免食用。

  2、薏米所含的醣類黏性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會妨礙消化。

  薏米可以祛溼嗎?相信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大家已經有所瞭解。由以上內容可知,薏米具有比較好的祛溼效果,如果大家有食慾不振、夜間睡覺流口水或者大便糖稀的時候可以吃薏米祛溼。

  那些還被溼氣困擾出現食慾不振,皮膚起疹子的朋友們,趕快看過來,一起多為自己煮點薏米,不但可以有效祛除溼氣還能做出美味來。


有朋自遠方來211350748

薏米性寒味甘,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米因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作為病中或病後體弱患者的補益食品,經常食用薏米食品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

正因為薏米性寒,所以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人群來說,會加重脾胃的不適,故而應炒熟後再行食用。炒制方法如下,將薏米放入鐵鍋內,不放油,用小火,待到薏米局部變成金黃色,嚐嚐熟了就行了。整個過程大概20分鐘。注意炒制過程中要不停翻炒,不然很容易炒糊。


手機用戶66223729092

薏仁米確實對祛除溼氣有作用,但是需要分清楚水煮的和炒熟的作用是略微不同的,水煮的薏仁米偏向於對滋潤皮膚和利水排水的多一些,而炒的微黃的薏仁米則對健脾祛溼的效果更好一些,所以身體溼氣重我還是推薦用微火把薏仁米炒制微黃然後放涼,然後泡水喝或煮湯喝。


順其斐然


身體有溼氣的時候大家首先會想到說,煮薏米紅豆粥,卻不知道方法不對,白費不說,身體還會出現其他症狀!因為薏米有寒性,正確的方法是把薏米進行炒制,去除寒性後才能做到祛溼利尿,還不傷脾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