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中国人口将仅剩6亿人,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你怎么看?

唯美小女子603

人大代表朱列玉要在两会上提出尽快放开三胎政策。但这个提议,远远不像前几年提出的“放开二胎政策”那样受关注,受欢迎,讽刺和质疑的成因更多。

虽然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听起来14亿人口很多,但实际上,人口出生率很低,人口老龄化厉害,未富先老。

今天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有小幅下降。

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而且,女性初婚和初育年龄也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

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这是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来,首次出现二孩出生数超过一孩出生数的情况。

也就是说,出生人口的下降,并非因为适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不够,主要是很多夫妇连一孩都没有生育。


当初提出“放开二胎”,意味着这二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实际上是一胎化)的“基本国策”已经在崩盘了。严格限制生育,这项长期为人所垢病的违反基本权利的政策,不得不走向了它的反面:“鼓励二胎”;由于效果很不明显,人口出生率仍在持续下降,不得不又想提出“放开三胎”。

问题是,一胎都不想生,何来三胎?

如果说放开二胎还有突破的积极意义,放开三胎已没有多少价值。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这个问题,我曾问过一位十一岁的男孩,他说,因为现在女生的地位高了,她们想工作,不想生孩子了呀。

这个道理,连小孩子都懂得了。女性有了选择的可能,可以选择生孩子也可以选择不生,生育就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当然,一句话说不完,不过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不愿意多生孩子的原因太多了:

一是,养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教育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大家开始学会把孩子当人,注重他们的身心全面培养,这一点,也大大提升了养育的成本和精力;

三是,女性也被当成了人,她们开始有了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与之配套的,开始有女性选择不婚不育;

四是,计划生育的强制措施,让很多人心目中形成了“人是社会的负担”这种观念,一看到别人多生小孩就嫌弃他给社会添压力了:计生种的蛊,现在忽然间想收回去,没那么容易了。

简而言之,大城市里,养育一个孩子至成年的这十八年,随便就是几百万的支出。养三个孩子多少钱?你小小的补贴够吗?难道还能每个生三胎的人发几百万不成?

人口出生率一旦下降,就再也上不去了。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不仅仅是中国。


侯虹斌

直到现在我国依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因为我国的人口红利,才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让世界震惊的成绩。但人口优势也在逐渐的退减,因为现在我国的出生率和结婚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我国的社会学者指出在2100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口将会保持在10亿人左右,但这个言论发表后就被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打脸。在报告中指出到22世纪初,中国人口将会减少到6.13亿,将会有50%以上的人口消失在历史的变革中。



这条报告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大家的热议,毕竟我们从古到今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就在于人口,但其实从现在的出生率就可以看出这个报告所言不虚。 虽然国家提出了二胎的政策,但现实是很少有人响应政策,无非就是那些体制内的想要享受更多待遇的人,这些人才会主动生二胎。甚至在二胎政策下来之后,出生率从16年的12.95%到17年的12.43%,这就意味着出生率的降低,出生人口的减少。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人们都不愿意生二胎了。



首先现在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现在的养老财政支出每年都处于巨大的亏损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原因,说的就是适龄年轻人的减少,这样一来出生率减少也就不足为奇。而现在社会的生活成本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的蚕食着年轻人的青春,这样的话有一胎的生活成本就已经很大了,再要二胎岂不是要压垮年轻一代? 当然二胎补贴3万元在农村将会有一定的效果,毕竟农村人生养孩子的成本不高。但对于那些大城市的人来说,该不生的还是不生。大家怎么看呢?


农业补贴

一,关于2100年人口仅剩六个亿的预测有些不靠谱。目前中国人口基数大,14亿多。另外,国人的孝顺、生育、家庭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应该不会导致人口的锐减。

二,现在一些国人不愿生二胎的原因,主要不是观念的问题,而是现实社会压力的问题。

一是经济条件的压力,迫于工作、收入的问题,如何做到工作与养孩子能够兼顾。二是教育孩子的压力,要把孩子教成有用有出息的人。三是心灵上的操心,为孩子的一切成长、安全操心,防止孩子伤害他人,也防止孩子被伤害。

三,给二孩家庭发补贴应该只是权宜之际,关键的问题在于解决年轻人的预期。还有,今天一些年轻人都是受到父母宠爱过来的,可能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自由自我,不太想被这些孩子的事所牵绊。


碧翰烽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绵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顽强的生育文化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可如今,这一优势似乎也出现了转变的迹象。

联合国重磅报告:中国人口将减少到6亿?

前段时间,联合国人口署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预计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到94-102亿,相比2017年的76亿增长近30%。但其中,中国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数预测值为6.13亿,相对于2017年的14.095亿,中国人口将消失50%以上

乍眼看,这与我们平时的认知大相径庭(中华民族历来人口众多),甚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绝不可能

。其实,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是指数变化的,而人们的直觉往往是线性的,在看待人口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高估短期效应,低估长期效应。“中国人口在不到百年时间内将减少一半”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

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比世界正常人口更替生育率2.1整整低一倍。而最新公布的人口数据依然不太乐观——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上年减少63万人,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低于2016年的12.95‰,两大指标双双出现下降。

人口危机——中华民族面临的一道坎儿?

出生率下降会导致中国人口迅速老化和劳动力短缺,最直接的体现是养老金体系入不敷出。老年人增多会推高养老金支出;而适龄劳动者的减少,又会降低养老金收入。最终,国家可能不得不提高工作者的保费、减少老人福利,或者让人们的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

社会老龄化危机的同时,消费和生产也将同步缩减,社会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也将削弱。最坏的情况是,人口颓势无法逆转,中国的GDP和人均GDP可能将不断萎缩;到本世纪末,中国最终将丧失综合性产业优势,国力全面衰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面临挑战。

如何破局?经济学家:给二胎家庭奖励三万

对于这个局面,经济学家马光远是这样看的:中国不但要彻底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全面二胎计划,还要有更有力的鼓励措施。比如在生育医疗等方面加大报销力度、尽早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生二孩的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等等;在北京等有条件的大城市,还可以考虑给生二孩的家庭奖励3万元!

从生养成本和现金奖励上着手,的确能够调动那些不愿生、生不起和养不起的人们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真的足够吗?在房价收入比最高的是深圳,普通人不吃不喝买一套标准大小的房子需要40.7年、北京要33.4年、上海要31.8年……光上了天的房价就可能让育龄妇女们对“生娃”望而却步,降低全社会的养育成本任重而道远,并非区区3万块钱能够解决的,你觉得呢?


金十数据

一、问题背景:

自2016年以来,一些人口学者对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减少到1980年的水平,也就是10亿人。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口和统计学者黄文政称,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很难维持到10亿水平,即使立即大力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到2100年也难以超过8亿,更大可能是低至6亿。

而且,人口萎缩不会到2100年就停止,在此之后将进一步快速萎缩,除非生育率恢复到2.2,即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生育2.2个孩子。

二、实施二孩政策后的人口出生情况

自2016年元旦,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显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 ‰,而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 ‰。

相比2016年,2017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未能保持前一年出生人口数量和人口出生率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2017年全年,二孩数量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可见适龄夫妇对生二孩的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那为什么我国人口出生数不升反降呢?

这根本原因是一孩数量的大幅锐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2017年,我国一孩数量为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

一孩数量减少,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

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也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使得2017年我国一孩数量出现下降的原因。

三、国民人口的萎缩对社会的影响

据一些学者的分析,长时间的人口出生率不足,新生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是,中国未来人口将呈现严重少子化叠加快速老龄化,以及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状态,将导致劳动力总量下降。

二是新生人口的下降,导致消费需求减弱,教育、儿童玩具、妇幼医疗等行业将迎来严重的客源危机。

三是新生人口的下降,使得人口竞争趋弱,创新和竞争的驱动力减弱,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四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大,养老压力也随之加大。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及人口结构过快少子化和老龄化,势必导致中国经济的下行。

四、采取有效提高生育意愿的措施

虽然国家已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近两年也有很多适龄夫妇响应国家的号召生育了二孩,但不可否认,我国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夫妇,不愿意生育二胎。

人们不愿意再生育的原因主要包括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

而且,人们长时间受计划生育观念的影响,导致生育观念的转变,加上国家城市化所导致养育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提升,以及个人享乐意识的提高,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生育二胎的意愿。

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这并不能从根源上提高适龄夫妇生育二胎的意愿。

现阶段,我国尚处在低生的率阶段,应在“全面二孩”政策推动的基础上,积极宣传生育观念。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保障,减轻养育和生活成本压力,降低人们的生育顾虑,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人们再生育的意愿,进而有效促进新生人口的增加。


幸生

现实社会中,适龄夫妻不愿生育二胎,有的是因为各种现实无助无奈之痛不敢生,有的是因为不想生。

我认为不仅应该补贴,而且应该建立保障体系,分区域分类补贴,树立起生育二胎于家庭有大利的观念。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专家建议二胎补贴的目的是为了鼓励生育,看看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影响人们生育二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生活在城市的多数普通家庭的年轻父母压力大。

2.孩子上幼儿园前没人照看孩子。

3.公立幼儿园难进,私立幼儿园动辄一年几万的收费,承担不起

4.生育观念的转变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在适龄夫妻中已经淡化,如果培养教育不好孩子就不如少生。

要达到鼓励人们生育二胎的目的。

国家就要从这些制约因素着手,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

1.建设公益机构,为1到6岁孩子提供生活学习的放心场所,实行义务教育,解决现实社会,身在职场的年轻父母,分不开身的难题。

同事小云,看到自己上幼儿园的的姑娘回家孤单的,想生个二胎,父母年龄大了帮不上忙,没人照看孩子不取生。

2.现在农村里年轻人很少,在不同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毕竟占少数,多数普通的年轻人,要养房子,养车子,养孩子,生活压力很大。

在太原生活的小王说,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生下就得负责,生活成本教育成本大,生得起养不起。

35岁的小李说,自己一个女同志,在职场中拼搏不容易,生孩子影响工作,担心生孩子会失去工作进阶机会。

生育二胎给予补贴,思路不错,但是补贴的额度,应该因为不同的城市分类核定。

3.转变生育观念。

新中国刚成立时,鼓励生育,那时候生孩子多的妈妈,是英雄妈妈,现在50岁左右的人,兄弟姐妹多数在五六个。

后来计划生育,口号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偷偷摸摸生二胎的,都受到了经济处罚,违反计划生育不能评先进,有的甚至开除公职。

现在特别是城市里人们的生育观念变了,生的孩子多,大人孩子都受罪。

部分人不想生二胎,更有部分人青睐丁克族。

这就需要让人们看到生育二胎有利的地方,让人们看到生育二胎,对两个孩子健康成长都有益。

对于年龄相差不大的两个孩子来说,两个孩子经常在家里能一起玩,孩子们自己相互沟通交流的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孤僻,容易融进团队中,对于两个孩子健康成长都有利。

对于年龄相差大的两个孩子来说,虽然小时候不能作伴,但是都成人后,那种一母同胞的感觉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特别在父母年老,或者离世后,那种亲情的依靠是非常让人踏实的。

有个事能有商量的人,不孤单。

朋友王静家有两个孩子,孩子相差三岁,他说“教育两个孩子其实挺轻松的,孩子们自己就玩在一起,都是孩子的方式,一起玩一起学习,不用大人刻意去陪伴。

比如:叫开饭了,两个孩子就都洗了手跑过来,帮忙拿筷子放碗,从三岁起,吃饭就都不用喂。

到规定做作业时间,就一起开始做作业了。省心省事,就是多花点钱。

2100年中国人口将仅剩6亿,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我看如果能消除现实生活中适龄夫妻的痛点。

有适当的补贴,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步转变为想要生育二胎,才能达到生育率稳定,中国人口稳定的目的。

自己想要生育二胎,或者想让子女生育二胎,又或者不想生育二胎的,您是怎么看的?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有书共读



近几年来,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的放缓。这是因为:

第一,生养孩子的成本无法承受。现在,孩子从生到养,成本要高达一二百万,让年轻的夫妇负担不起。

孩子出生,要找保姆,每年工资三四万元。到了幼儿园,除了接送外,学杂费、生活费加起来,在一个三线城市下来也要三四万。九年义务教育虽然不掏钱,可是补习班、兴趣班等下来每年二三万也是必不可少的。再到高中、大学读下来,再加上吃的,一共下来就得五六十万。

毕业后,就要结婚,买房子是必选项。按现在的一万元一平计算,房子就得一百多万再加上买车、彩礼、结婚摆酒席,下来也得一百多万。与上学前合起来,养一个孩子就得不到二百万,这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如果你生两个儿子,三百多万的花销,还有谁能负担的起。

第二,养儿防老已成历史。现在的人,大都有养老金,老了后,花费绰绰有余。就是都去住养老院,也能承受的起。再加上孩子的工作压力大,靠他们伺候也是没有可能的了。养老靠自己,那就不必要生那么多,一辈子受紧了。

第三,现在的孩子,独处惯了,你想要二胎,他们都不会同意。如果你拂了他们的意,指不定会给你来一着什么,让你无法招架呢。

孩子少了,人口下降了,这不能不引起国家的重视。现在专家呼吁,补贴三万元,鼓励人们生育二胎,我看效果不会太明显。因为人们都知道,现在得到三万元,可是以后不知要付出多少个三万元呢。


民谚民俗民间故事

201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1.2,世界平均是2.5。

总和生育率是衡量生育水平的常用指标之一。指的是女人在生育期生育孩子的数量。2.1是一个标准,意思是,正常一个发展中国家,每个女子生育2.1孩子才能保证人口维持的状态。中国从90年代初,已经跌倒了世界水平之下2.1以下了。

而人口负增长是指新增人口数量少于死亡人口数量。换种说法就是增长和减少人口之差为负数。

中国官方预计,本世纪中叶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将超过60岁;而总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14亿的顶峰,而后人口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最近7年中国16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大约4000万,而且这一趋势并没有随着二胎的放开而改变,2017年劳动力人口又减少了548万。一个国家的强衰不是国土,也不是资源,而是人口。如今全球许多发达国家都陷入“人口危机”例如欧洲,日本等。

2011-2016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

假定按照1.4的总和生育率来算,一代人(25年左右)出生人数将萎缩36%,两代人就萎缩60%,这样算下去很可怕。也就是说如果10亿的标准来算,两代人就极少了几乎6亿,可见这个速度可怕之处。这样计算的话,人口持续负增长,到2100年确实会减少很多人口。

2005-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

我认为中国对于每个生二胎的家庭补贴三万是不可行的,从现在到2100年有82年,在这期间中国人口每年都在进行人口的繁衍,所以补贴的金额讲是呈现指数增长的。

人们是否愿意生?

我认为专家呼吁二胎是正确的,关键就是现在的人是否愿意生?

1.以前的人只要一个人工作,可以养活一家子人,而现在夫妻双方都工作,也只能养好一个孩子,如果再生二胎,别说物质上无法有足额保障,就是精力上也根本照顾不过来。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来说,多生孩子是累赘,因为现在高房价,高消费等,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可以养儿防老!

2.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个人想不想生。即使,每个孩子一套房,再发给你几十几百万抚养金,给你五年年假。还是有人不想生,不是说全部人不想,但是肯定很少。

对此,你怎么看?



遇到么

881

荷声茹梦

7天前 · 汽车问答达人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它关乎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

回想并不遥远的过去,我们的计划生育那可是一个基本国策,多少家庭因为要多生一个孩子而遭受到有关部门的严厉惩罚:“喝药不夺瓶,上吊不解绳。宁愿不要命,超生绝不能!!”这才几年时光,如今的我们这些领导都还健在吧,那些说得头头是道的专家们都怎么不发一言了呢?一对夫妻一个孩,利国利民利未来。这不是当年的口号吗?

如今呢?唉,历史就是这样无情,狠狠地抽了谁的耳光?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失独家庭的无助……今天又有了这样的残酷报告——


荷声茹梦

6亿人口又怎么样?全世界除了印度超过6亿人口,还有别的国家吗?

去工业化终将要到来,血汗代工厂、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都要迁出去。迁到东南亚、印度等国。这是现在开始的一个趋势。

所以,中国不需要维持十几亿的人口,维持这么多人口,将来也是失业的多,还加剧社会矛盾。

而且,为什么二胎补贴三万呢?为什么不放开三胎?

农村和城市,谁不想生二胎?毫无疑问是城市里的人。那么二胎补贴三万,就很好理解了,为城里人催生,同时还是限制农村人生三胎。所以,这样的政策透露着差别对待的意思。

我感觉是不可取。维持目前的生育政策就好。

城市里人口不足,正好农村人口进行补充,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城市里待遇越来越高。这是符合趋势的。农村将来要进行土地集约化耕种,正好也是不需要太多人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