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内什么水平?

葉月527

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合肥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一组来自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就可以证明,2016年,合肥IC设计业增长了872.46%,居全国增长速度之首,2017年,合肥IC设计业增长了83.83%,增速位居全国第二。集成电路企业数几年里增长了8倍,产值增加6倍。合肥市现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29余家,其中设计企业102家,制造企业3家,封测企业8家,设备和材料企业16家,初步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呈规模不断壮大、龙头企业不断聚集,助力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据了解,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力晶科技,国(境)内外设计业龙头联发科技、群联电子、兆易创新、君正科技、灿芯科技等企业已先后落户合肥,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有5家。2017年,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完成产值235.6亿元、同比增长31.03%,复合增长率全国第一。
合肥市将围绕完善“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全力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位,全力打造“中国IC之都”。


土土街

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晚,但是现在已经处在全国领先的水平,发展异常迅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合肥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果最好的城市之一。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合肥集成电路产业近年的发展。2016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增势喜人。2017年,总投资高达128亿元的晶合集成项目落户合肥,打通了合肥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并让合肥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专注于面板驱动芯片的制造商。同年,总投资35亿元的芯片封测“双子”项目落户合肥,并计划设立中国大陆最大的半导体显示芯片封测公司总部和封装COF卷带生产基地,这让龙头产业不断集聚。截止到目前,合肥市已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29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全产业链的城市。

而合肥市更是拥有地理位置、人才资源上的区域优势,集成电路的发展还有更大的可能。2018年的4月15日,“国家集成电路重大专项走进安徽”活动在合肥市举行,肯定了合肥在集成电路产业中取得的成果,并规划了未来的发展。合肥将通过自主创新以及不断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将集成电路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产业,成为“中国IC之都”。


安徽网

这跟国家集成电路重大专项走进安徽和“珠峰论坛”活动将在合肥举行有关,目前会议已经结束。合肥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跃升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后起之秀”。数量上已经达到了129家企业。

合肥作为科技城市,依托于一大批高校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都在加大,科技型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充。从合肥这两年的发展来看,一大批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合肥,像联想,京东方这样的大型企业已经把合肥作为研发和生产基地;

目前,全市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29家,其中设计企业102家,制造企业3家,封测企业8家,设备和材料企业16家,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2017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完成产值235.6亿元、同比增长31.03%,税收21.2亿元、同比增长11.58%,投资72.5亿元、同比增长39.42%。

合肥以科技而著称,作为科技之城,合肥将更多的关注点都聚焦在科技研发水平和人才培养之上,与高校进行合作,为行业注入更多的科技人才。提升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合肥生活通

我所知道的,合肥集成电路这块相当不错了,而且合肥最大的优势是产业链完整,而且国产化水平高。

做芯片设计的有联发科,兆易创新,北京君正,杰发等,联发科是巨头,兆易创新是存储芯片的国内领军,君正有完全国内自主研发的mips架构CPU。

合肥有两个12寸晶元厂,晶合和长鑫,晶合做led驱动芯片,长鑫做国产RAM。尤其长鑫,有可能会生产出第一块国产的内存芯片(当然福建晋华的进展也不错)。

合肥在建有通富的芯片封测生产线。在芯片封测领域也有一席之地。

合肥芯硕,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芯片光刻机生产企业。

如此看来,合肥在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芯片设备,各个领域都不错,很多填补了国产空白。

合肥曾经在家电、LED屏幕等高科技领域(这些领域或许现在已经不再是高科技了,但当时是)引领全国。也相信合肥能在集成电路行业继续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做出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