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随卦第十七

易经的智慧随卦第十七

随卦:亨通,有利于做大事,没有灾祸。

初九:人的官职随着时间而变化,吉利。出门广交朋友定能成功。六二:依附小人,就会失掉刚正的大丈夫。

六三:依附刚正的大丈夫,失去了小人,随从于人,求而有所得。利于守居正道。

九四:追随而有所收获,有凶险。若在正道之中保持诚信,行为光明磊落,又有什么灾害呢?

九五:保持诚信于美善之道中,可获吉利。

上六:不以精诚感化,只以拘禁,强求其跟随,并使其随从且系属于己君王因兴师讨逆,祭祀于西山。

易经的智慧随卦第十七

随卦赏析

“随”在汉语词汇、成语乃至俗语中的应用都很广,如跟随、追随、尾随、紧随、随人、随意、随时、随众、随从、随军、随机应变、随风使舵、随遇而安、随时随地、随风倒、随大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这些随之义、随之谚与其易理中的定位关系很大,对理解随德也很有帮助。从随的卦象是震下兑上看,也确有战战兢兢、和颜悦色、跟风随上的样子

1487年,孝宗朱佑樘即位后,致力于“更新庶政,大开言路”,因为孝宗知道至忠至诚地为天下百姓办事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戴,不平凡的身世使他始终想到百姓的疾苦。孝宗即位伊始,一些奸佞相继被惩处或罢免,同时他任人唯贤,笼络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如王恕、马文升、刘大夏、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他们为孝宗励精图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群臣之中,孝宗最信任的是王恕,也因为有了王怒,孝宗才如虎添翼,雄风大振。王想也对新君的知人善任感激不尽,在职期间,除了仍能上疏抨击时弊之外,他还先后向孝宗引荐了包括刘大夏在内的许多人才。其中马文升是一位文才武略兼备的大臣,弘治二年(1489年),他由左都御史升任兵部尚书,并提督+二营团。马文升到职以后,大力整军,罢免了三十余名不称职的将校。有人伺机行刺马文升,孝宗立即下令锦衣卫缉捕,并特拨骑士十二人,时时跟随保卫马文升。

孝宗一直把重用忠良之士作为治理朝政的保证,对于内阁大臣们的奏请和意见,孝宗初时尽管大多能听从,有时也并非全都认可,但后来他看到这些人确实在用心辅佐,遂对其信任程度大为加强。凡阁臣们的奏请,无所不纳,与他们的关系极为融洽。这使其在位期间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

孝宗在减轻百姓负担上也做了许多好事。他对每年奏报上来的因灾免赋要求,几乎无一例外地支持。不仅免除灾区税赋,还通过钱粮赈济拯救受灾的百姓。为了整治黄河以及江南的水患,孝宗令刘大夏坐镇山东阳谷。刘大夏不负使命,历时两年,完成了多项水利工程,终于制伏了水害。奉旨到江南治理水害的工部侍郎徐贯,也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与此同时,孝宗继续虚心纳谏,鼓励广开言路的风气,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勤于政事。弘治十年(1497年)二月,孝宗在后苑游玩的时间过长,侍讲学士王鏊反复规劝,孝宗当时没有接受,而是对诱导他玩乐的太监说:“言官指出这一缺点完全正确,是一片诚挚之情,完全是为我着想啊!”自此之后,太监也收敛了诱导皇帝玩乐的言行,孝宗不再到后苑游猎寻欢。后来,王鏊升任礼部尚书。为了引导大臣们踊跃进言,孝宗还经常提起这件事情,让人们知无不言。为打消言官的顾虑,他还明确要求阁臣们:“传我的话给诸位言官,不必顾虑。”为了巩固统治,孝宗如此虚心,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建议,孝宗纷纷采纳,并积极实施。在明王朝历代君主中是不多见的。就这样,一大批贤良聚扰在孝宗周围,形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统治核心。

孝宗的亲贤远佞、勤政爱民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是明代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他也因此而跻身于历史上中兴帝王的行列,被誉为“中兴之令主”。作为一个皇帝,他没有贪图享受,而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治理国家、安定百姓之上,这在历代君王中也是少见的。

如今,虽然没有皇帝这一特殊的阶层,但领导者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商业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个人的力量已经逐步显得弱小和微薄,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最大限度地抵御市场风险,也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从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团队,包括企业,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有彼此之间密切的配合。无数的个人精神,凝聚成一种团队精神,这样的团队才能兴旺发达,所建树的事业才会基业长青。

易经的智慧随卦第十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