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来进军云服务行业了,你怎么看?

phoney86274859

首先,大家对于富士康的认知不能停留在表面,今天还在给苹果代工手机的富士康已经走向转型,五年后,或许你看到的富士康将是另外一个样子。

短短数年间,郭台铭的投资与布局几乎没有边界,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到医疗健康、AI、5G、电动汽车...

郭台铭给鸿海(富士康母公司)设立了非常多的目标:他希望夏普称霸电视业,做强手机业务;希望鸿海以“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为战略主轴,以全世界为舞台,打造科技日不落帝国。

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如能转型为科技驱动的生产型服务企业,具备和通用电气(GE)、西门子等工业巨头一样的制造+服务能力,这无疑会成为商业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幕。

然而,富士康漫长代工史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中低端员工为主的人才结构、单薄的研发基础和研发投入,是市场对其能否完成乌鸡变凤凰式的脱胎换骨的主要疑虑。


3月8日,证监会官网披露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41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富士康的首发申请获通过。而从披露招股书申报稿到过会,富士康的IPO之路仅用了36天的时间。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闪电过会,意味着独角兽企业IPO快速通道正式通车。

不过,由于部分独角兽企业可能很难满足现有的IPO标准,也将面临着诸如“同股不同权”等特型股权诸多挑战。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富士康在A股上市,带来的是转型需要的资金、人才和市场......

2017年12月6日,鸿海将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等2B类业务注入新公司。包含夏普、诺基亚等手机品牌2C类业务则留在了中国台湾上市的公司。

从富士康近三年各业务收入和利润结构来看,通信网络设备业务是其支柱,第二大业务云服务设备业绩压力巨大,毛利率只有不到5%,但通过A股上市将获得横向市场拓展机会;精密工具和机器人虽然规模很小但利润很高,将是富士康着力拓展的业务。

2017年,富士康新公司总体营收3530.8亿元人民币,其中,通信网络设备营收为2145亿元人民币,占比60.75%,云服务设备(包含传统服务器)1203.9亿元人民币,占比34.10%,精密工具与机器人收入9.66亿元,占比0.34%。

超过3500亿元年营收的体量确实巨大。

郭台铭希望借助这三大2B类业务打造全球最大的工业互联网,提供工业制造平台。


富士康主营业务中占比最大的手机代工业务显然已经不是郭台铭的目标。郭台铭的最大目标是抓住大陆云服务器设备井喷机会,由代工厂继续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深度转型,在此基础上,再抓住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新机会。

4月2日举行的2018中国(广东)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大会上说,富士康将向中小企业开放“富士康云”。

郭台铭介绍,富士康多年积累了海量的工业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富士康投资8K、5G等技术,建立富士康超高速运算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为智能工业互联网提供基础支撑。富士康要建构一个能够向全产业提供智慧应用的体系。

富士康在超高运算中心、“富士康云”等工程的配套下,已经有能力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基础支撑。郭台铭透露,未来将向中小企业全面开放“富士康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