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仲春四月,万物勃发;可惜,在诗人舒婷的眼里,这充满生机的绿色却被笼罩在了黄昏下面。舒婷诗作《四月的黄昏》是一首爱情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昏"一词本身就极富感情色彩,让人的思绪如柳絮般轻且浅自由的飘飞,"四月的黄昏"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四月的黄昏

四月的黄昏里

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在天空游移

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

又何必苦苦寻觅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请

轻轻,轻轻,温柔地

四月的黄昏

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也许有一个约会

至今尚未如期

也许有一次热恋

而不能相许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让泪水

流啊,流啊,默默地

——舒 婷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四月的黄昏》这首诗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笼罩着忧伤的美丽意象。

仲春四月,万物勃发,天地间那纯净的绿色像一支震人心灵的交响曲,唱响了生命的旋律,显示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可惜的是,这充满生机的绿色却被笼罩在了黄昏下面。夕阳给这鲜亮的绿色世界抹上了一层昏黄,显出一种迟暮之感。明亮而活鲜的绿与昏沉而暮气的黄在这里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构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显示出了相当强烈的艺术张力。

这幅画面正是诗人的心迹展示。这个生机与迟暮相交织的黄昏,唤醒了诗人心中那潜藏多年的梦,与她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梦中的世界总是美好的,但现实的生活又让她有着一丝无奈与悲伤。四月的黄昏,这个既有生命力又给人迟暮之感的意象恰如其分地表达她的心声。她既有着希望与喜悦,又带着一丝迷茫与隐痛。在这种情感支配下,她担心美梦成空,好景不再,这就使得她想歌唱又不敢高声,想哭泣又只好默默流泪。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舒婷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曾获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庄重文文学奖。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重温经典诗歌丨舒婷:四月的黄昏

狄菲菲

配音演员、译制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国家一级演员。1987年7月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