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巨星很少來中國?

秦羲皇

因為他們到了中國就不是巨星了,沒幾個人認得。像跳舞哪個邁克爾,就是死的時候媒體鋪天蓋地的到處都是我才知道有這麼個人。因為這些歐美明星男的沒畫眼線,沒嘟嘴賣萌並且不是從韓國回來的。女的不穿熱褲,聲音不夠嗲並且也不是從韓國回來的。

他們不懂中國的套路,起步必須買粉,特別是剛下機入境時候,接機人越多越好!還有八卦新聞絕對不能停。粉絲不夠熱情也是一部分原因,08年碧昂斯來中國開演唱會,前排坐的人的票都是送的,就導致現場非常尷尬,碧姐在臺上賣力地又唱又跳,臺下沒人理,毫無氣氛。估計碧姐再也不想在中國開演唱會了吧。


現在國內的歌真怎麼樣,有些一線歌手,感覺還不如一些不知名歌手唱出來歌好聽,國外歌感覺不錯唱的很真實有很多好聽的勵志歌曲,雖然聽不懂,可是有翻譯啊看著歌詞聽幾遍就知道唱的大概什麼內容。

應該還是審批那塊比較嚴格。加之宣傳成本。回報率不高。記得好多年以前在上海看過一場林肯公園演唱會上座率8/9成。雖然不是完全聽得懂在唱什麼。音樂和文化舞蹈一樣都是共通的。還是很喜歡他們的演出。觀眾反響也很熱烈。





春日盛宴

誠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但歐美巨星卻很少來中國。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審批的問題,我國涉外的審批極其繁瑣而且成本巨大。

文化部門通常需要對演出內容、藝人以往言論以及各演出支持部門進行嚴格的審查,審批週期一般為3-6個月,這也使得中方演出商難以與歐美巨星的團隊進行項目對接。

二是成本的問題。

雖然很多歐美巨星在國內擁有極高的人氣,但演出商畢竟是生意人,首先考慮的是利益。就比如說Metallica這支對於中國搖滾樂迷來說如雷貫耳的樂隊,他們的演出需要包含樂器、音箱、鼓、擴聲等設備,還有很多隨行人員包括舞臺助理、調音師、燈光師、樂器技師、攝影攝像等等,還要安排往返的飛機、住宿,光是這些就是很大的開支了。

三是市場的問題,其實大部分的歐美大咖在內地並沒有那麼多受眾。

除了少數人人都喜歡的國外大型樂隊,其餘的很多歐美明星不足以支撐4、5場演出。除了Roger Waters、Beyonce、Metallica這些票房能拿得出手的,其餘Alicia keys、Akon、Jennifer Lopez之類都不值一提,票房兩級分化特別明顯。可以說,他們現在在內地的受眾基礎根本比不過韓國藝人。

四是音樂消費環境的問題。

儘管有些歐美明星在國內名聲不錯,但是真正願意為此買單的受眾可謂少之又少。人們很少會為了一場演唱會消費幾百甚至上千元。現在不僅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盜版市場,而且國內樂迷也沒有很好的音樂消費觀念。


巴塞電影

近兩年,在國內聽歐美流行音樂的粉絲越來越多,國內音樂市場逐漸擴大,但真正能夠進到國內的歐美巨星卻是鳳毛麟角。因而也有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這些歐美巨星不來?其實這個原因是複雜的,有多個因素決定的。


1.國內粉絲群體數量大小

沒錯,我們是有14億的人口,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當你去細數其中聆聽歐美流行音樂的粉絲比例時,你還是會發現比例絕對不是最大的。


聽歐美音樂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大的障礙便是語言。在國內接受過良好教育,英文交流流利的人口在全國人數佔比還是小的。因此有多數樂迷或音樂消費者會選擇聆聽華語音樂,因為沒有語言的障礙。而在聽歐美音樂的粉絲群體中,深度樂迷的比例又再度縮小,在這些深度樂迷中有經濟能力並且有時間成本去消費演唱會的數量也是有限的。這也就是許多在歐美市場火熱的歌手來華巡演,並不一定會有絕對滿場的上座率。


2.中國地區文化演出審批政策

在中國大陸地區,凡是舉辦商業性文化演出活動往往都需要進行文化審批,這個審批過程往往非常嚴格,不僅要審核藝人的歌曲內容,還有他們的表演形式等等都需要通過文化局審核批准。如果一旦有文化局認定的不恰當內容,這樣的申請都會被駁回。比如說:Lady Gaga,Britney Spears這些唱跳型的Diva,往往歌曲和表演中充斥著裸露,性暗示等元素,自然無法過審。而諸如Emenim, Kanye West等嘻哈歌手的歌曲中往往還會涉及到暴力,政治等敏感題材,這也會被禁止。


3.來華演出的成本與回報率問題

作為全球一線歌手,不論是黴黴還是比伯,他們的單場演出費用都相當高,折算成人民幣可能單場藝人出廠成本就有靠近甚至超過千萬。再加上演唱會現場搭建,製作和前期宣傳費用。最終的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在國內能夠承擔這樣高昂成本的娛樂公司是有限的。而一旦選擇舉辦演出後,所有的成本就需要通過演出冠名贊助和門票銷售回收。能夠成功收回成本,獲得利潤對於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不容易的。


另外從藝人的角度考慮,中國的人口數目巨大,但音樂產業規模還遠未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因此選擇一個時間來華演出,能夠為自己賺取多少費用,甚至能夠幫助自己銷售多少唱片,對個人品牌有多少的樹立和搭建都是藝人的經濟團隊需要考量的目標。


Edwin歐美音樂瘋

1、我國演出審批極其繁瑣,成本巨大,涉外審批更甚。文化部門動輒3-6個月的審批週期、對演出內容(歌詞)、藝人以往言論(臺*獨藏*獨)的嚴苛審查、行政成本高昂的各演出支持部門(場館公安消防工商稅務),使得中方演出商難以與國際一線巨星團隊進行項目對接。


2、我國對於國際巨星而言是個幾乎沒有直接唱片銷售收入的混亂市場。流行歌曲由於語言的限制,受眾僅限於部分中高端人群,而缺乏大眾群體影響力。所以即便歌星從商演本身可以得到一些直接收益,但完全刺激不了唱片銷售以及其他衍生業務。資源的利用率太低,對於歌星寶貴的時間而言,是種極大的浪費


就一吃瓜群眾

一個是審批麻煩。我們的演出市場審批人很有可能是個大媽她會翻看這個歌手以前的視頻,如果有過罵人的鏡頭對不起批不了。另一個歐美歌手來中國開唱都是被第三方演出方代理。第三方怕場子租大了人來不全就賠了。前期投入太多,歐美歌迷零散不像日韓idol。歐美歌手來中國有時差需要有一天或者兩天調整狀態。你知道這些明星是按天算錢的。來一趟中國需要準備的太多。並且她們之間沒有幾個會中文的,也不願意學習中文。所有基本沒有像南朝鮮棒子們來中國開演唱會的感覺那麼聽你們演出方的話。


kisangggg

1,中國人聽英語歌的多,聽懂英語歌的少,為之花錢看演唱會的少,因為中國人除了在國外留過學的,真正懂英語的很少。

2歐美音樂多是拜金資本主義,國家怕青少年學壞,所以很少讓到中國來演出。


藝術家涼秋

我想可能是音樂風格很難讓大多數中國人接受,也有大多數中國人只會跟風。



皇帝的鼻菸壺。


永恆之火的守護者

你以比伯舉例,我敢說,如果他來中國辦音樂會,底褲都給他虧掉。更何況中國有幾個人會專門去聽這種歌唱會,雖然音樂是無國界的,但語言不通造成的影響以前已經有過經驗教訓的,不是他們背後的公司不想來,而是當前還沒有找到賺錢的可能


笑若H浮雲

這個和冷戰思維有關係,歐美大牌都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認為社會主義國家貧窮落後專制四維封閉,以來中國為恥,別說歐美大牌了,試想中國某大牌開巡迴演唱會選擇什麼國家,會去日本韓國還是去朝鮮,一個道理,那些來中國撈錢的明星都是為了錢舍面子來的,心裡還是各種不喜歡,回去繼續說我們壞話,這樣的事情很多。什麼時候中國融入世界主流或者主導世界的時候,別人才會心服口服吧。


iam3cr

作為一個從業者來說,不是不想做國外藝人!拋開資金問題,這個是硬指標,達不到其他都免談!藝人的政治態度就很敏感!去年就出現過某大牌樂隊開演前一週被叫停的事件,原因自不必贅述。還有就是,牌兒小了怕上座率不行,贊助不好拉;牌兒大了怕太火爆,有關部門以安全為由給你叫停!總之國內有實力又有膽量做國外藝人的公司少之又少,完全符合國內條件的藝人也不多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