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照片调色时,如何应用色温?

摄影圈子

我们拍摄的时候,特别是在室内、或者日出日落弱光情况下,通常都会遇到白平衡不准的问题,照出来的片子,怎么看颜色都不好看。白平衡,画面颜色的基础。如果不能设定一个合适的白平衡,画面的色彩肯定差强人意。

比如这张图片,RAW格式拍摄,自动白平衡。用Photoshop ACR打开,画面偏蓝。

我们采用RAW格式拍摄,在拍摄的时候完全可以采用自动白平衡,后期很容易解决白平衡不准的问题。

RAW阶段调整白平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白平衡的预设,在菜单中选择和拍摄现场最接近的场景。预设的不一定合理,所以我一般不用这个功能。

第二种,手动来调整色温和色调。

调整色温:蓝色和黄色之间的平衡。滑块向左,冷调,颜色发蓝;向右,暖调,颜色发黄。

调整色调:绿色和洋红之间的平衡。滑块向左,偏绿;向右,偏洋红。

拉动过程中,可以看到效果。我来调整到这个位置,整体颜色很符合我心中的感觉。

第三种,利用白平衡工具来选取。首先选择白平衡工具,然后在画面中选取你认为应该是“浅灰色”的地方。比如这张图片中,远山雪的位置,接近“浅灰色”。我用白平衡工具来点击。

软件自动给出了色温和色调的数值:

在风光摄影中,我觉得白平衡更是一种创意工具,帮助我们展现心中色彩基调。如果是人像、景物、美食、珠宝等题材的拍摄,我们就要借助色彩管理工具,来形成精准的白平衡,精准的色彩。

色彩管理,是一个体系,从RAW阶段颜色、显示器到打印输出,这个有机会我们仔细说说。

回到本次案例,针对这张图片,我更喜欢第二种手动调整出来的白平衡色彩。在它基础上,继续微调调增局部颜色和局部曝光,最终作品如下:

再看看我们当时拍的RAW格式原片,是不是差异巨大?

确定合适的白平衡,是后期颜色调整的基础,我们要把这个基础打扎实。


网际飞侠

一幅好看的摄影作品,其色彩必然是动人耐看的,这就关乎色温的控制,不同色温产生不同氛围,色温可以控制氛围、饱和度、通透度;但是,调色是最难的,而且很难说固定的方式。就是说基本都是实践慢慢来的。但是步骤上,第一步绝对都是校色,简单来说就是任何片子都是先校准颜色,然后再去调色的。色温基本不会去动的,应为很难处理。色调的动的有,但是难度比较大。一般都是上图层滤镜,然后调节这个图层的颜色来处理的。

一来,处理的不好随便删除,二来,对于原来的画面整体上过度自然。灰度在调色那里基本不用的,我菜,反正基本看不出啥区别,不过磨皮的时候到经常用到,不过现在基本片子都不磨皮了,皮肤再好也不是真的有啥用。就是说你最快的方式就是上全色滤镜,(这个颜色自己慢慢选,当你选择准确后记录下来,一个用到了直接这个颜色代码进去就是了,这个也是为何片子都要先校色再调色的原因)


下面我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

1、控制色彩的气氛。不同色温产生不同氛围。

2、控制画面的饱和度。暖色温会增加暖色的饱和度降低冷色的饱和度;冷色温能增加冷色的饱和度降低暖色的饱和度。例如下图,我增加了暖色温,后面的云彩就变得饱和,这是一个很实用的技巧。

3、控制画面的通透度。和控制饱和度有关系,适当的色彩饱和与搭配,能更突出画面的质感与细节。比如一张图片你已经把色温拉到了色彩溢出,那么细节肯定也不复存在了,这张照片就毫无细节了。就像为什么闪光灯的色温必须是5500k一样,因为这样的色温最能还原最通透真实的皮肤。

希望对您有用。


摄影树洞

看你调色的目的是什么?是还原真实还是创作。还原和创作的调色方法是不一样的。还原需要用工具,人眼和显示器都不可靠,你得学会用灰卡。创作么就简单了,你想怎么调就怎么调。但最好有个专业显示器,显示器不准么都是乱搞。如果是在相机上调色温必须是顶级相机,因为中低端相机的显示屏却是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