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自杀频发是对应试转型不作为和慢作为的带血的控诉!

人生花季,最美好的年月,为何要跳楼自杀?除非是对生活已彻底绝望,对生命已彻底失望。

中小学生自杀频发是对应试转型不作为和慢作为的带血的控诉!

不出两月有十几位学生跳楼

2018年5月2日14时22分,广东陆丰市龙山中学一学生坠楼。仅仅不到两个月,仅媒体报道的全国跳楼的大中小学生跳楼就有十几例之多:

2018年3月19日,芦溪县某中学高三学生跳楼身亡;

2018年3月28日,湖北省某中学16岁学生跳楼身亡;

2018年3月29日,山西某学校初二学生坠楼身亡;

2018年3月31日,常州某中学16岁学生跳楼身亡;

2018年4月2日,山东某小学13岁学生跳楼身亡;

2018年4月3日,江油市一名高三学生跳楼;

2018年4月12日,定州某中学高一学生发生学生坠楼;

2018年4月19日,溧阳市某初中一名14岁男生跳楼身亡;

2018年4月26日,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跳楼身亡;

2018年4月25日,吉林长春第103中学两名女学生坠楼身亡。

学生自杀家庭要负主要责任

花季少年为何对生命如此绝望?他们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他们所面对的人群主要是父母亲朋、学校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最有可能引起大中小学生对生命绝望的环境只有家庭和学校,最有可能引起他们对生命彻底失望的人只有父母、老师和同学。而这些因素中起着决定性的,或者说最主要的因素是家庭和家庭中的父母。父母有怎样的教育一般就会有怎样的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思想决定着孩子的思想,父母的性格影响着孩子的性格,父母的情绪左右着孩子的情绪。当一个孩子感觉生活无趣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时父母没有及时觉察,更没有通过心理干预舒缓这种心理属于父母不为。虽然当前有的学校里“天昏地暗”的应试教育让花季少年的生活中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但也不能也无法撇开家长对自家孩子自杀事件所应负的主要责任。

学生自杀频发属应试教育转型不力

有的以应试为导向的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是“天昏地暗”的。他们整日被囚禁在教室里,不是听讲就是刷题,不是备考就是正在考试,不是表扬就是批评。在学校的整个世界里有且只有这些东西,学生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学习和生活,很难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到快乐,生命的价值。这样了无生趣的学校生活,这样单调枯燥乏味的学习有几个学生喜欢?在这样天昏地暗没日没夜的学校生活的煎熬下,一些心理脆弱和承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一些在家庭生活中也得不到一定心理抚慰的学生,他们除了自杀,还能怎么干?虽然这种导致学生自杀的学校应试教育环境难以撇开学校和教师的一点责任,但其主要的责任应该属于教育主管部门,直至guojia教育部。因为教育部这些年来对应试教育转型的不作为、慢作为才导致应试教育继续肆虐,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应试体制是学生自杀频发的深层根源

中小学生自杀表面上看主要责任在家庭教育,但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已经被教育体制,被应试教育绑架了,因此追根溯源起来,应试教育体制是学生频频自杀的最深层的根源。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虽然家庭教育可能恶劣,但若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学校教育环境,能够让孩子感受的生命的乐趣,活着的意义,这种情况下,孩子还会自杀吗?也就是说,好的学校教育还可以挽救极少数因为家庭教育环境恶劣有自杀企图的学生——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有完全属于家庭环境恶劣而自杀与学校教育丝毫不相干的例子。学生家庭环境的恶劣是因为其父母的家庭教育的严重问题造成的,这个也与过去几十年来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因为应试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有关,这是不得不让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顶层设计的部门反思的问题。

2018年3月至五月间,不到两个月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报道的中小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就有十几起,表面上应该由其家庭承担主要责任,但其背后的深层根源是当前对应试教育转型不力,guojia教育部及其下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作为和慢作为所致。

中小学生频频自杀是对应试教育转型不力和教育主管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的带血的控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