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如果要說臨沂有哪些地方戲曲,沒有不知道柳琴戲的。

小時候,每逢過年,村裡就有來唱“大戲”的,所謂“大戲”就是柳琴戲。那個時候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貧乏,電視沒有現在那麼普及,更不要說電腦和手機了。只要聽說哪個村子來了唱柳琴戲的,村裡無論男女老少,都絡繹不絕的前去看戲。遠遠的看見用簡易桌椅搭起的舞臺上,藝人們個個穿花著綠,臉上圖紅擦粉,來自四面八方的鄉親們摩肩接踵,人頭攢動,把戲臺圍得水洩不通。忽然一聲鼓樂喧天,人群立馬鴉雀無聲,只聽見藝人唱起拉魂腔,唱到情動處,好多人低下頭,用衣角擦拭著淚水。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那個時候的人們聽得如醉如痴,這些都是兒時的記憶了。這就是流行於我們家鄉臨沂的地方戲--柳琴戲。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農村柳琴戲

柳琴戲也叫拉魂腔,清乾隆年間起源於臨沂蘭山郯城一帶,流行於魯蘇豫皖,距今約二百多年了。是山東影響比較大的戲曲劇種。

咱們臨沂這個地方的老百姓祖輩以種地為業,但是在乾隆年間經常鬧天災,糧食歉收,於是,人們迫不得已背井離鄉,以一家多口或夫妻倆結伴,走鄉串裡"唱門子"乞討到處乞討,部分有才藝的人就用抱著柳琴,拿著快板,拉起長腔,唱唱,用“唱門子”的辦法代替“叫門子”,這就是“拉魂腔”的初級形態。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民間柳琴戲藝人

這種以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與柳子戲,五音戲,山東花鼓互相移植而來,唱的節目被稱為"篇子"。篇子多反映農村酸甜苦辣的生活。原始的柳琴有快板的味道,是兩根弦的,簡單而直接,上門乞討者,要在對方認清自己,並關門之前,撥動對方心絃,獲得同情,並驅使對方身體下意識的施捨,這門技藝博大精深,甚至有刀法至高境界迎風一刀斬的意味,其內涵神髓就在於一口唱腔,也許這唱腔被精練到一個字,一個音,但是這一腔的內涵,由一個字發出來,卻包含著眾多情素,讓人神迷,讓人體悟不盡,大道至簡之理。我們臨沂有句俗語:拉魂腔一來,跑掉了繡花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九十九。可見人們對柳琴戲的迷戀。因為柳琴戲用的是我們臨沂的方言,唱到我們的心窩裡,幾乎人人都能哼兩句。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臨沂柳琴戲演出

清朝咸豐年間,柳琴戲有了專業藝人和班社雛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戲"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戲"。這種戲也叫"對子戲"。對子戲鼎盛時期,柳琴戲班社中出現瞭如"爛山芋"、"金不換"、"一千兩"等職業女藝人。她們出演的旦角兩腮抹淺紅,用黑色煙色描眉畫鬢,抹口紅。其所用的服裝道具也多有變換。在長時間的職業演藝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纏綿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清末民初,柳琴戲已經形成了七八個藝人,甚至十多個藝人組成的職業班社,俗稱"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十人成大班。"其演出形式也由原來單一的"唱對子"和打地攤演出的"跑坡",發展成為為廟會會主唱的"會戲"、為富人家做壽或辦喜事的"堂戲",以及請神敬鬼、燒香還願的"願戲"等多種形式。隨著班社人員的增多,一些大型劇班開始出現,腳色行當也逐步完善。柳琴戲開始進入舞臺演出時期。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觀眾在看柳琴戲

約在民國九年(1920年)前後,一些柳琴戲班社開始由農村進入集鎮或城市演出。由於臨沂地交通便利,形成好多有名的戲班。當時臨沂城內分佈有同興戲院、群樂戲院、民眾戲院、和平戲院等十多家戲院,每日多達十臺左右的戲競相上演。柳琴戲成為市民娛樂生活的主要內容。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臨沂柳琴戲陳列館

1949年之後,在政府的扶植下,柳琴戲得到了迅速繁榮。臨沂地區柳琴劇團於1953年成立,臨沂作為柳琴戲的發源地,在建國後有過輝煌的發展歷程。曾生產過具有較大影響的優秀劇目,湧現出了眾多柳琴戲知名演員,如創作排演的《姊妹易嫁》、《臥龍求鳳》、《彩石峪》、《沂蒙霜葉紅》以及著名的柳琴演員張金蘭、李春生等。這些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都曾轟動省內外。《姊妹易嫁》還被省呂劇團移植拍成電影。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柳琴戲

1958年又擴建為山東省柳琴劇團。從20世紀60年代起,柳琴劇團響應黨的號召,上山下鄉,為群眾送戲上門,每年在基層演出都在300場以上。"文革"時期,柳琴戲歷經磨難,各專業劇團被迫解散。

改革開放以後,臨沂重建立了山東省臨沂地區柳琴劇團。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喝面葉》、《小書房》、《張郎與丁香》等。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大燕和小燕》已攝製成影片 。《大燕和小燕》參加當年10月的省專業劇團創作劇目會演,反響強烈。此劇後被全國各劇種30多個戲曲專業團體移植。1979年元月,該劇被文化部選調赴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柳琴戲的唱腔迴響在大江南北,作為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柳琴戲第一次被全國矚目。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柳琴戲

關於柳琴戲的起源,在我們臨沂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動聽的故事:大約在二百年前,山東臨沂一帶,有一對窮兄弟,名字叫武大團、武二團,他們經常在外討飯謀生,一天,兄弟倆飢寒交加、夜宿城外破廟中,想起討飯時所受的侮辱與苦楚,兄弟倆不禁相對淚下,痛哭起來,忽然他們抬起頭來,正好看到威風凜凜的四大金剛的塑像,其中的一個金剛正用手指彈著琵琶,兄弟倆頓時靈機一動,商量到:我們不妨也來做一個琵琶,唱著討飯,不比挨戶乞討要好的多嗎?於是,兄弟倆就地取材,用柳木仿照金剛手中的琵琶做了一個土琵琶,從此以後,兄弟倆就懷抱土琵琶,彈唱著家鄉淒涼的小調,繼續著他們的乞討生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演唱形式竟然在民間流傳起來,並逐步發展成為富有特色的"柳琴戲"。特別是在山東南部、江蘇北部等地區,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後來,武大團和武二團兄弟倆,還被柳琴戲的藝人們尊稱為祖師爺。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柳琴戲《鍘美案》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緻,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演唱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創造,自由地變化。"怡心調"是本劇種的最大特點。此外,在唱腔的落音處,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襯詞拖後腔,也是其獨特風格。節奏大多是有板無眼的1/4擊拍,除了大部份是後半拍起唱處,還有連續切分的變節奏,給人以歡快、活潑、跳躍之感。由於唱腔旋律與地方語言有著密切的關係,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經常出現,再加上頻繁的轉調,使人聽起來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諧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柳琴戲演奏藝人

可喜的是2006年以來,臨沂市高度重視柳琴戲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工作,整合市柳琴劇團、市歌舞團、蒙山沂水大劇院的力量,實現資源共享,組建副縣級事業單位--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

柳琴戲原來起源於乞討,說一說我們臨沂地方戲——柳琴戲的歷史

臨沂柳琴戲名家張金蘭老師

2006年,柳琴戲作為地方劇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柳琴戲作為魯南地區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更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深受群眾喜愛,眾多的傳統劇目和現代戲,內容健康,通俗易懂,具有寓教於樂的作用,我們有責任把它繼承好,傳承好。

作者 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