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的悲剧人生(一)

“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但是《春秋》自开篇始就充满了诸多的荒唐事,弑兄杀父、勾心斗角、夺人妻女、言而无信等等不绝于书,所谓的“春秋大义”也在此显得黯淡无光,有气无力了。

《春秋》以鲁国的视角观世界,以鲁国的纪元为线轴,自然少不了许多在鲁国发生的乱七八糟的荒唐事儿,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春秋》纪元第一位君主鲁隐公的人生。

要说鲁隐公,先得从他的父亲惠公说起,惠公的正妻叫孟子,是宋国人,因为早死无后。但是她的堂妹声子却有一儿子,就是隐公。略通中国古文化的应该都知道,早时候君侯娶妻是很有讲究的,咱们大概的了解一下。

在我国西周、春秋时期,女子出嫁必须以自己的妹妹或堂妹陪嫁,比如说当时规定天子娶后,除了王后本国出两名王族姊妹陪嫁外,还必须有3个诸侯国送女嬖之,而且每个国家必须有3个女子,共计12人;诸侯娶夫人,必须有两个诸侯国送3女子陪嫁,共计9人。此称之为“嬖婚制度”。当时之所以实行如此的陪嫁制度,一方面是因当时社会的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强化和保证嫡夫人在夫家的地位。假使嫡夫人因生理缺陷未能生育或未能生育儿子,那么她在夫家的地位势必受到威胁,这时她陪嫁过来的姊妹则有很大几率来弥补这种缺陷,确保嫡夫人在无儿子的情况下,使自己的血脉在夫家延续下去。

而本文的主人公息(或称息姑)就属这种情况,他的大姨孟子(惠公正妻)无后,母亲声子作为侧室,却有自己的儿子-公子息。本来声子是想凭着这个儿子转正的,不曾想等到儿子都该成家立业了,还是没混到。好在儿子息姑长的一表人才,且知书达礼,颇受惠公喜欢。眼看儿子一天天长大成人了,惠公就想着给他张罗个媳妇,他想既然自己的媳妇是宋国人,不如让儿子也与宋国结亲,两国关系岂不是更加牢固,于是公子息就和宋武公的女儿仲子定了这门亲事。

哪料到鲁惠公是个十足的好色之徒。等仲子嫁到鲁国,以常例拜自己的公公时,他看到国色天香的儿媳妇,居然一时冲动,自己给收了房。想想在古代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也不过如此罢了,历史上的楚平王、唐玄宗不都是如此货色吗!通常情况下,碰上这样的国君,国家都会发生动乱,鲁国作为始作俑者,自然也难逃一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