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苦的一首詩,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唐代宗大曆二年(公元767年)秋,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但地方軍閥相互爭奪地盤,紛爭不斷,百姓不勝其擾。

大詩人杜甫打算去嚴武那裡充當幕僚,依託嚴武,暫且容身。可惜沒多久嚴武就病逝了,杜甫只好離開經營五六年的成都草堂,從水路南下去夔門,可卻因病纏身,在雲安耽誤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當時,要不是當地官員照顧,詩人在雲安都很難久留。這三年,他身體非常不好,生活依然很困苦。

史上最悲苦的一首詩,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在這種形勢下,他只得繼續“漂泊西南天地間”,在“何日是歸年”的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事苦難,家道艱辛,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個人又壯志未酬,垂垂老矣,體弱多病,一切都像濃雲似的壓在心頭。為了排遣心中鬱悶,也為了登高望遠寄託追思,老人抱病登臺。

那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憑欄遠望,百感交集,平生種種映入眼前,隨著滾滾江水激盪奔湧。無邊落木猶如往事畫面沙沙飄落,一瞬既是一生。蕭瑟的秋江景色,觸發了身世飄零的萬千感慨,滲入了老病孤愁的感傷。這一切似乎就像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電影落幕,一個個昔日的場景和畫面不斷跳閃,最終還是定格在了繁霜已鬢、濁酒難捧。詩人用一生的故事寫出了這首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史上最悲苦的一首詩,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這首詩就是五十六歲的老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秋江景色傾訴著老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催人淚下,動人心絃。詩的前四句寫登高見聞,詩人勾畫出一幅金秋肅殺、萬物內斂的圖景。

夔州峽谷以風大聞名,以猿多著稱。首聯登上高處,感受獵獵秋風,空谷猿鳴。極目遠眺,江水洲渚顏色分明,不住迴旋的鳥群點綴其間,圖畫精美動人,極具視覺衝擊力。這畫面是慘淡的,更映照出詩人內心的淒涼,特別是“猿嘯哀”和“鳥飛回”這兩個細節,跟詩人的傷感聯繫相呼應,似乎就是千千萬萬個流離失所者的寫照。

頷聯寫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無邊”、“不盡”再加上落葉的“蕭蕭”之聲,長江的“滾滾”之勢,其狀物之功,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詩人激盪不已的心情和無邊惆悵隨著落葉和江水一發不可收拾。葉落意味著一年將盡,容易引起人們韶光易逝的感覺。或許,這又加重了詩人的愁思,多年飄泊無依的生涯何時才是盡頭……

史上最悲苦的一首詩,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長江不盡,亙古如斯。古來先賢,多少才華四溢的俊才都已消逝,杜老的羈旅愁思與孤獨之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連綿不盡,奔湧不絕,情與景交融更添悲傷之情,無限惆悵綿綿迴響,令人感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