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觉得婆婆在跟自己抢孩子?

瘫瘫瘫瘫瘫

为什么中国婆媳关系容易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界线感。

很多育儿专家都提倡孩子多和母亲亲密接触。婆婆的过度介入并不是好事。即便她再爱孩子,抱得再多。也不能磨灭孩子对妈妈的天生依赖。

所以,在孩子出生的初期,妈妈真的要多和孩子接触。这对他以后的心理和智力发育都有好处。

婆婆出现这些过度行为,很有可能是因为主观地只关注到自己感受,而没有客观的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


单从你举例说的奶奶带睡的这个问题,可用西尔斯育儿理论告知婆婆。告诉她,妈妈陪睡对孩子的诸多好处。比如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自信心以及独立感建立等等。

越是爱孩子,越应当站在孩子立场考虑问题。而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感受,一味的从孩子身上获得快乐。

婆婆刚接触孩子,爱不释手是本能。妈妈应该不断的强化主体意识,让婆婆意识到,妈妈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但也不必争锋相对。

在爱的前提下,适当的依据科学育儿理论,好好沟通,耐心的,有决心的,有原则的,对待养育孩子的问题,最终才能形成良好的育儿习惯。养育出健康优秀的宝宝。


爱落落

抢孩子的背后其实还是婆媳矛盾,是一场在育儿话语权上的争夺。不是你的占有欲强,这确实是很多宝妈的共同感受。生下孩子之后,很多宝妈都感觉婆婆在跟自己抢孩子。一个孩子的出生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权力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中国的家庭而言,大部分家庭的资源都会向孩子倾斜,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婆婆和媳妇抢孩子只是一个现象,这背后还是在新的家庭结构中话语权的争夺。婆婆想籍由在孩子问题上的主动,继续能在小家庭中掌控话语权。抢孩子的背后还是婆媳问题,婆婆天然的会与媳妇争夺小家庭的主导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首先,不要慌,不要怕!

你是孩子的妈妈,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在孩子的问题上,当妈的天然具有话语权。这个谁也夺不走。这个底气得有。女人柔弱,为母则刚,没什么好怕的。

有些婆媳冲突必须迎面直上,该坚持的要坚持。

婆媳相处的舒适区是经过多次交锋后,大家心照不宣接受的结果。你不亮出自己的底线,对方也不可能知道,对吧?当你觉得婆婆的做法让你不舒服了,应该让她知道。

举个例子:有一次孩子夜哭,比平时哭得厉害点,我公公婆婆强行要进卧室来看,还要抱走孩子。当时,我跟老公一个穿着薄睡衣一个就穿着一条四角裤,当时我心里就炸毛了。这生活还有没有点界限?隐私不隐私的先不说,强行把孩子抱走是几个意思?

我当时脸色也不好看,把他们打发走了,然后反锁门,以后每晚睡觉必锁门。第二天,让老公出面跟他们说不能再硬闯卧室的事。

类似的冲突有过几次之后,基本上让婆婆在孩子的问题放手了,任何和孩子有关的问题,还算比较能听得进我的意见。婆媳关系不可能一上来就是舒适区的,遇到育儿问题尤其是。看上去风平浪静的婆媳关系都是一次次交锋的结果。所以,不要怕。

想要婆婆听你的,自己要担起育儿的责任。

所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既然我们不想被干涉,那就要承担起所有的事情和责任。平时总是听到有些妈妈在抱怨:“我老公说XXXX,我婆婆说XXXX,我没办法啊!他们联合起来逼我啊!”每次听到这种话,都很无语。老公要这样,婆婆要那样,你自己呢!你的主见在哪里?

很多宝妈抱怨在家里没有话语权,说什么老公和婆婆都不听。这个话语权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平时管得少的妈妈,关键的时候又怎么能从婆婆那里夺得话语权呢?就因为你是孩子妈,就得听你的?

当你觉得自己在宝宝的事上没有话语权,就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真的对宝宝的喂养和教育负起责任了吗?一个平时退让畏缩决策得少的宝妈,关键时候是不可能有多少话语权的。平时多陪陪孩子,多承担育儿的责任,付出多的人在宝宝的教育问题上才有说话的份量!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王育儿顾问

很多妈妈生完宝宝后都会觉得婆婆抢孩子,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我认为小部分原因是产后激素变化以及休息时间少导致的情绪差,大部分原因是婆婆真的在抢孩子。

婆婆和妈妈不同,妈妈照顾孩子多半会顾及到女儿的休息,尽量不吵到女儿。而婆婆不一样,大部分婆婆在照看宝宝的时候不会顾及到妈妈是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休息。

月子里的宝宝其实没有很大的需求,他们主要就是吃和睡,清醒的时候也不需要有人陪着玩,所以,产妇在月子里本可以趁着那些空档时间好好休息的。而婆婆的出现就会影响产妇休息,他们往往会抱着宝宝大声的逗弄,声音之大让人无法入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说婆婆是在帮忙照顾孩子呢,明明就是把孩子当成玩具,把产妇当成了代孕妈妈and奶妈而已。

妈妈帮忙带孩子会给女儿减轻负担,大部分妈妈是为了让女儿有时间多休息的,奶瓶不舍得让女儿洗,因为担心凉水不好,孩子不舍得给女儿抱是因为担心女儿抱孩子累。婆婆就不同了,婆婆往往会以产妇抱孩子累为借口,把孩子明抢过去,而产妇在做家务的时候,婆婆就自动失明了。 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婆婆在抢孩子,请不要怀疑是不是多心了,因为,她就是在抢你的孩子!


宝宝避风港

其实也不一定是占有欲太强,婆婆也不一定是想抢走孩子,月子里是一个很特殊是时期:

1、孩子除了吃奶就是在睡觉,清醒的时间不长,吃奶的时候妈妈抱着,睡觉的时候要在床上,婆婆能抱到孩子的时间很短,对孩子还没稀罕够,能抱孩子的时候会激动得自己抢,对于一个盼了孙子十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人来说,好像还算正常。

2、新手妈妈也处于不是很稳定的阶段,刚开始这种睡劳累的状态的不适应,然后又会胡思乱想,所以在其他时候挺正常和能接受的事情,在月子里就被放大了。

月子里宝宝都是我一手照顾的,除洗澡和洗衣服外的所有事情,婆婆基本帮忙宝宝洗澡和洗衣服外,就不需要顾宝宝,然后寒冬腊月里,我家宝宝天天都洗澡。

宝宝吃奶的时候,婆婆倒不会想抱走,但很多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直到我劝她去休息或干嘛。

我现在没有和婆婆住一块,偶尔回去玩,我会在婆婆想抱孩子前,就把孩子抱给她,让她带去玩,然后我就自己玩去,全当给自己放假。

所以有觉得婆婆在跟自己抢孩子,应该只是月子里比较特殊而已,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玩久一点的时候,主动让婆婆抱,就当作休息了。


晨意微凉

不是你的占有欲太强,是大部分婆婆们的通病。简单的说有两方面原因:

1、隔辈亲:

很多女性在20岁左右的时候,都会有不要孩子,讨厌孩子的念头。但是到30来岁的时候就突然的非常喜欢小孩子。当人到中年的时候又会有一个时期非常的喜欢孩子,这也是为什么父母总是催着我们结婚生子的原因之一。

因为太溺爱孩子,我跟我亲妈也闹过矛盾,妈妈说“不是我要惯他,人到这个年龄不自觉的就是要宠她。我也知道惯着他不好,但是管不住自己呀,这就是隔辈亲。”

所以,老人抢孩子这是原因之一。

2、老人的心态

在大多数婆婆,特别是农村婆婆眼里,儿子、孙子(孙女)是自家人,媳妇就是外人,而且是个不懂事的外人。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是最懂得带小孩,最疼孩子的人,孩子也必须跟他们最亲。

很多婆婆不仅抢带孩子,还会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好的思想,比如妈妈一出门,孩子哭闹就会说“妈妈不要你了”“奶奶跟你最亲”等等。

有这种心态的时候,需要让老公去跟婆婆沟通,前提是要让老公跟自己达成统一战线“孩子是我的,孩子的人生我负责,如何带孩子我说了算”

另外,新妈妈刚有小宝宝,自己也是疼爱的不得了,突然有人横插一杠子心里难免也是会不舒服的。这个时候老公的角色最重要的,需要让老公在中间调和一下。

希望对你有帮助。


80后虎妈虎爸

归根结底,问题在于一是血缘,二是观念,三是想为主还是为辅。

血缘

在婆婆家,自己倒像是跟婆婆抢孩子一样。因为婆婆会觉得这是她家,你是外人。

拿我来说,以前说我奶水不行,动不动就说够呛,然后就要喂奶粉。为此没少跟她为这个闹矛盾,幸好我坚持了下来。后来见我好了,也说孩子吃不饱。妈妈会疼闺女,婆婆只疼孙子。这就是血缘。

如果互相沟通两句还算好,如果她不说话呢?并不是觉得你说的对,而是剥夺了她做主的权利。不跟你理论,下次我行我素。说是忍,有时候也不尽然。开始你会觉得婆婆是聪明人,其实是精明。妈妈不会拐弯抹角,不会记仇。婆婆就要掂量一下,她对你的好,和你对她的反对意见,她都会记得。

观念

一般情况下,育儿观念不会一样。就举个小例子。

“奶奶”抱抱,拍拍睡觉,是我们常见的现象吧!

先不说光抱着累不累,孩子舒服不舒服,就说如果孩子大了,不走路光想让你抱着,你咋办?不光一哭就要抱,而且想要抱孩子还得找一些借口。爷爷会直接表达出来,奶奶就会让人觉得她做什么都是为孙子好。

为主还是为辅

其实结婚的时候,婆婆就抢儿子,有了孙子开始抢孙子。可以说抢,也可以说是占有欲。区别在于在婆婆家住,还是婆婆来家里帮忙。

她带过儿子,孙子该怎么带,由谁来带,她肯定是想说了算。除了喂奶不能代替,其他都想自己办。甚至都想自己喂奶粉或者赶紧添辅食,媳妇再去上班的话,一个人在家看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如果婆婆是那种比较强势的人,总是想抢在你前面做。其实不是帮你分担,而是为了她自己。久而久之,你去做点什么,倒成了抢她活一样。明明你是主要的,你为宝宝做点什么是天经地义的,起码小的时候妈妈管宝宝是谁也说不了什么的。

说到底,这种现象很普遍,也很正常。我们摆好心态,有空的时候尽量自己带孩子。还有一点,能不住一起就别住。


汭汭妈妈

根据题主描述,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抢孩子带的情况很多家庭都会有。一个情况是因为长辈可能认为自己疼爱的儿子被别人“抢”走了,她需要一个小宝宝来弥补“心灵上”的空虚。



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明确自己的意思:孩子应该由父母带,便于培养亲子感情。如果有需要,会请长辈来抱一抱,看一看。而不是无时无刻地把孩子带走。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有人帮忙带孩子你还觉得委屈吗?傻子一个。我个人的看法和题主一样,孩子应该与父母更亲近,孩子应该让父母带。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孩子是自己生的,干嘛要把孩子争着带走。作为长辈,你可以在我带累的时候来帮忙照看。



这样的事,除了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愿,你也要与自己丈夫表示自己的看法,并希望他与自己多看护宝宝。

当然,现在孩子还小,自己带着不太累,再大一些,孩子学走步的时候,会走的时候到处晃,那会可是蛮累的,那会儿你可能需要别人来帮忙你分担一会儿照料孩子。如果你不希望关系弄僵,我个人认为你和长辈讨论这个问题时可以以聊天的方式进行。

最后祝福你们开心快乐。


暖心秋妈

别老用矛盾、竞争的思维想事情

很多时候,隔阂和嫌隙是因为我们觉得双方在竞争。正如这位妈妈说的那样,婆婆总是在跟自己“抢”孩子,婆婆老是要抱,于是妈妈就总是不给,本能的要保护自己对孩子的拥有。不自觉的去想各种办法拒绝,甚至会说“我不累,您歇会吧。”

各种不给抱之后,就发现婆婆居然用抢的了。甚至吃奶的时候都要抢走。

逼急了,强硬的拒绝就是不给抱,结果婆婆去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找自己儿子诉苦去了。不用说,肯定是讲自己一片好心,想帮忙,也喜欢大孙子,结果来这里还不让抱,你说委屈不委屈。

可以想象,再后来,婆媳之间的矛盾日深,家庭气氛日冷,要么分,要么闹。不得安生。

换个角度看呢?

亲孙子,婆婆是老公的妈,孩子的奶奶。亲必定是真亲。

老公上学,工作基本是跟妈妈没有什么亲近的时间,娶了媳妇,估计也忘了娘的。有个小宝宝在眼前,老人是非常喜欢的,会勾起儿子小时候的回忆。所以想抱想亲近,自然的事情。

老人年纪大了,过来帮忙,自然是要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其实,这不是老人天经地义要做的,应该体会老人的心情。

如果,我们没有戒心,让老人多亲近一会,慢慢的自然也会缓解老人急切的心情。

反而越是拦着,越是想要。这跟我们一样,越是阻止的事情,越是渴望得到机会。

至于育儿上的分歧,要包容和沟通

老人跟年轻人想法不同,育儿的方式有分歧。

第一件事不是求全责备,要先肯定老人的功劳和贡献,心平气和的从为孩子好的角度去沟通。

如同从育儿主导权的角度去理论,得不偿失,老人是听不进去的。

祝福大家家庭和睦,相互赏识,和气而福至。


老爸的修行


_sye

中国人普遍受数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女人,特别容易因为这些小事束缚自己,压抑自己的天性。试问家猫家狗家鸡,哪一种生物不是在刚有宝宝的时候最具攻击性的?平时跟你再亲,你动它一个娃试试?它们没有办法三代同堂,只有人类要面对这种情况。

所以也只有女人,迫于无奈,总是要忍着巨大的痛苦心理,劝自己调整心态,去度过人生中最敏感最脆弱的时期。甚至会自我怀疑这种心态是不是不正常……引发只有人类才独有的“产后抑郁症”。

男人也总是无法理解女人为何心胸如此狭隘。夹在中间,苦不堪言。造成一代又一代的恶性循环。看了许多答案,心态不好的妈妈会仇恨化这层关系,心态好一点的憋着自己去理解老人。这样对大家有什么好处?

宝宝在新生阶段也是非常需要和母亲在一起的!谁考虑过他/她们的感受呢!所以。我。提。议。应该反过来,全人类都要去理解包容这种天性。女人自己首先要正视自己这种护崽情结,理智而果断地提出自己与宝宝与亲密接触的需求,拒绝奶奶外婆的过度干涉。

老公要充分理解妻子的这种思虑,在中间做好思想过渡。任何时候都要站出来,避免引发矛盾冲突的可能性。婆婆身为过来人,再疼爱新生儿都应该适当退让,让新妈妈的这一天性有释放的空间。过了这娃娃新鲜出炉的几个月后,谁爱抱谁抱,不是很好吗?

主,听我一声劝吧!就让她奶奶照顾吧!孩子都是白眼狼啊!别人对她再好都是扯!在她眼里,只有她妈是天使,是女神,是圣母玛利亚!你看看我,一下班就被女儿缠着,饭都没空吃,无论她干啥,都要妈妈做!只要有妈在,别人都是要抢走她的潜在威胁!

奶奶对她再好也没用,喂饭都要抢过勺子来塞我手里,让我喂!看绘本也要我讲!画画要我看着!我现在创下历史最低体重了都!

我上班期间就是奶奶的甜心,就是奶奶的小尾巴,就是奶奶的小马甲。我一出现……哎,不说了,全是泪我多希望她能跟她奶奶好一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