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覺得婆婆在跟自己搶孩子?

癱癱癱癱癱

為什麼中國婆媳關係容易出現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界線感。

很多育兒專家都提倡孩子多和母親親密接觸。婆婆的過度介入並不是好事。即便她再愛孩子,抱得再多。也不能磨滅孩子對媽媽的天生依賴。

所以,在孩子出生的初期,媽媽真的要多和孩子接觸。這對他以後的心理和智力發育都有好處。

婆婆出現這些過度行為,很有可能是因為主觀地只關注到自己感受,而沒有客觀的分析孩子的具體情況。


單從你舉例說的奶奶帶睡的這個問題,可用西爾斯育兒理論告知婆婆。告訴她,媽媽陪睡對孩子的諸多好處。比如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自信心以及獨立感建立等等。

越是愛孩子,越應當站在孩子立場考慮問題。而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感受,一味的從孩子身上獲得快樂。

婆婆剛接觸孩子,愛不釋手是本能。媽媽應該不斷的強化主體意識,讓婆婆意識到,媽媽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但也不必爭鋒相對。

在愛的前提下,適當的依據科學育兒理論,好好溝通,耐心的,有決心的,有原則的,對待養育孩子的問題,最終才能形成良好的育兒習慣。養育出健康優秀的寶寶。


愛落落

搶孩子的背後其實還是婆媳矛盾,是一場在育兒話語權上的爭奪。不是你的佔有慾強,這確實是很多寶媽的共同感受。生下孩子之後,很多寶媽都感覺婆婆在跟自己搶孩子。一個孩子的出生意味著一個家庭的權力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對於中國的家庭而言,大部分家庭的資源都會向孩子傾斜,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婆婆和媳婦搶孩子只是一個現象,這背後還是在新的家庭結構中話語權的爭奪。婆婆想籍由在孩子問題上的主動,繼續能在小家庭中掌控話語權。搶孩子的背後還是婆媳問題,婆婆天然的會與媳婦爭奪小家庭的主導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首先,不要慌,不要怕!

你是孩子的媽媽,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在孩子的問題上,當媽的天然具有話語權。這個誰也奪不走。這個底氣得有。女人柔弱,為母則剛,沒什麼好怕的。

有些婆媳衝突必須迎面直上,該堅持的要堅持。

婆媳相處的舒適區是經過多次交鋒後,大家心照不宣接受的結果。你不亮出自己的底線,對方也不可能知道,對吧?當你覺得婆婆的做法讓你不舒服了,應該讓她知道。

舉個例子:有一次孩子夜哭,比平時哭得厲害點,我公公婆婆強行要進臥室來看,還要抱走孩子。當時,我跟老公一個穿著薄睡衣一個就穿著一條四角褲,當時我心裡就炸毛了。這生活還有沒有點界限?隱私不隱私的先不說,強行把孩子抱走是幾個意思?

我當時臉色也不好看,把他們打發走了,然後反鎖門,以後每晚睡覺必鎖門。第二天,讓老公出面跟他們說不能再硬闖臥室的事。

類似的衝突有過幾次之後,基本上讓婆婆在孩子的問題放手了,任何和孩子有關的問題,還算比較能聽得進我的意見。婆媳關係不可能一上來就是舒適區的,遇到育兒問題尤其是。看上去風平浪靜的婆媳關係都是一次次交鋒的結果。所以,不要怕。

想要婆婆聽你的,自己要擔起育兒的責任。

所有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對等的,既然我們不想被幹涉,那就要承擔起所有的事情和責任。平時總是聽到有些媽媽在抱怨:“我老公說XXXX,我婆婆說XXXX,我沒辦法啊!他們聯合起來逼我啊!”每次聽到這種話,都很無語。老公要這樣,婆婆要那樣,你自己呢!你的主見在哪裡?

很多寶媽抱怨在家裡沒有話語權,說什麼老公和婆婆都不聽。這個話語權從來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平時管得少的媽媽,關鍵的時候又怎麼能從婆婆那裡奪得話語權呢?就因為你是孩子媽,就得聽你的?

當你覺得自己在寶寶的事上沒有話語權,就該反思一下自己,平時真的對寶寶的餵養和教育負起責任了嗎?一個平時退讓畏縮決策得少的寶媽,關鍵時候是不可能有多少話語權的。平時多陪陪孩子,多承擔育兒的責任,付出多的人在寶寶的教育問題上才有說話的份量!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很多媽媽生完寶寶後都會覺得婆婆搶孩子,以我的個人經歷來說,我認為小部分原因是產後激素變化以及休息時間少導致的情緒差,大部分原因是婆婆真的在搶孩子。

婆婆和媽媽不同,媽媽照顧孩子多半會顧及到女兒的休息,儘量不吵到女兒。而婆婆不一樣,大部分婆婆在照看寶寶的時候不會顧及到媽媽是否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休息。

月子裡的寶寶其實沒有很大的需求,他們主要就是吃和睡,清醒的時候也不需要有人陪著玩,所以,產婦在月子裡本可以趁著那些空檔時間好好休息的。而婆婆的出現就會影響產婦休息,他們往往會抱著寶寶大聲的逗弄,聲音之大讓人無法入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說婆婆是在幫忙照顧孩子呢,明明就是把孩子當成玩具,把產婦當成了代孕媽媽and奶媽而已。

媽媽幫忙帶孩子會給女兒減輕負擔,大部分媽媽是為了讓女兒有時間多休息的,奶瓶不捨得讓女兒洗,因為擔心涼水不好,孩子不捨得給女兒抱是因為擔心女兒抱孩子累。婆婆就不同了,婆婆往往會以產婦抱孩子累為藉口,把孩子明搶過去,而產婦在做家務的時候,婆婆就自動失明瞭。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婆婆在搶孩子,請不要懷疑是不是多心了,因為,她就是在搶你的孩子!


寶寶避風港

其實也不一定是佔有慾太強,婆婆也不一定是想搶走孩子,月子裡是一個很特殊是時期:

1、孩子除了吃奶就是在睡覺,清醒的時間不長,吃奶的時候媽媽抱著,睡覺的時候要在床上,婆婆能抱到孩子的時間很短,對孩子還沒稀罕夠,能抱孩子的時候會激動得自己搶,對於一個盼了孫子十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人來說,好像還算正常。

2、新手媽媽也處於不是很穩定的階段,剛開始這種睡勞累的狀態的不適應,然後又會胡思亂想,所以在其他時候挺正常和能接受的事情,在月子裡就被放大了。

月子裡寶寶都是我一手照顧的,除洗澡和洗衣服外的所有事情,婆婆基本幫忙寶寶洗澡和洗衣服外,就不需要顧寶寶,然後寒冬臘月裡,我家寶寶天天都洗澡。

寶寶吃奶的時候,婆婆倒不會想抱走,但很多時候她就在旁邊看著,直到我勸她去休息或幹嘛。

我現在沒有和婆婆住一塊,偶爾回去玩,我會在婆婆想抱孩子前,就把孩子抱給她,讓她帶去玩,然後我就自己玩去,全當給自己放假。

所以有覺得婆婆在跟自己搶孩子,應該只是月子裡比較特殊而已,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玩久一點的時候,主動讓婆婆抱,就當作休息了。


晨意微涼

不是你的佔有慾太強,是大部分婆婆們的通病。簡單的說有兩方面原因:

1、隔輩親:

很多女性在20歲左右的時候,都會有不要孩子,討厭孩子的念頭。但是到30來歲的時候就突然的非常喜歡小孩子。當人到中年的時候又會有一個時期非常的喜歡孩子,這也是為什麼父母總是催著我們結婚生子的原因之一。

因為太溺愛孩子,我跟我親媽也鬧過矛盾,媽媽說“不是我要慣他,人到這個年齡不自覺的就是要寵她。我也知道慣著他不好,但是管不住自己呀,這就是隔輩親。”

所以,老人搶孩子這是原因之一。

2、老人的心態

在大多數婆婆,特別是農村婆婆眼裡,兒子、孫子(孫女)是自家人,媳婦就是外人,而且是個不懂事的外人。在他們心裡只有自己是最懂得帶小孩,最疼孩子的人,孩子也必須跟他們最親。

很多婆婆不僅搶帶孩子,還會給孩子灌輸一些不好的思想,比如媽媽一出門,孩子哭鬧就會說“媽媽不要你了”“奶奶跟你最親”等等。

有這種心態的時候,需要讓老公去跟婆婆溝通,前提是要讓老公跟自己達成統一戰線“孩子是我的,孩子的人生我負責,如何帶孩子我說了算”

另外,新媽媽剛有小寶寶,自己也是疼愛的不得了,突然有人橫插一槓子心裡難免也是會不舒服的。這個時候老公的角色最重要的,需要讓老公在中間調和一下。

希望對你有幫助。


80後虎媽虎爸

歸根結底,問題在於一是血緣,二是觀念,三是想為主還是為輔。

血緣

在婆婆家,自己倒像是跟婆婆搶孩子一樣。因為婆婆會覺得這是她家,你是外人。

拿我來說,以前說我奶水不行,動不動就說夠嗆,然後就要餵奶粉。為此沒少跟她為這個鬧矛盾,幸好我堅持了下來。後來見我好了,也說孩子吃不飽。媽媽會疼閨女,婆婆只疼孫子。這就是血緣。

如果互相溝通兩句還算好,如果她不說話呢?並不是覺得你說的對,而是剝奪了她做主的權利。不跟你理論,下次我行我素。說是忍,有時候也不盡然。開始你會覺得婆婆是聰明人,其實是精明。媽媽不會拐彎抹角,不會記仇。婆婆就要掂量一下,她對你的好,和你對她的反對意見,她都會記得。

觀念

一般情況下,育兒觀念不會一樣。就舉個小例子。

“奶奶”抱抱,拍拍睡覺,是我們常見的現象吧!

先不說光抱著累不累,孩子舒服不舒服,就說如果孩子大了,不走路光想讓你抱著,你咋辦?不光一哭就要抱,而且想要抱孩子還得找一些藉口。爺爺會直接表達出來,奶奶就會讓人覺得她做什麼都是為孫子好。

為主還是為輔

其實結婚的時候,婆婆就搶兒子,有了孫子開始搶孫子。可以說搶,也可以說是佔有慾。區別在於在婆婆家住,還是婆婆來家裡幫忙。

她帶過兒子,孫子該怎麼帶,由誰來帶,她肯定是想說了算。除了餵奶不能代替,其他都想自己辦。甚至都想自己餵奶粉或者趕緊添輔食,媳婦再去上班的話,一個人在家看孩子,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如果婆婆是那種比較強勢的人,總是想搶在你前面做。其實不是幫你分擔,而是為了她自己。久而久之,你去做點什麼,倒成了搶她活一樣。明明你是主要的,你為寶寶做點什麼是天經地義的,起碼小的時候媽媽管寶寶是誰也說不了什麼的。

說到底,這種現象很普遍,也很正常。我們擺好心態,有空的時候儘量自己帶孩子。還有一點,能不住一起就別住。


汭汭媽媽

根據題主描述,我覺得這個問題確實需要解決。

搶孩子帶的情況很多家庭都會有。一個情況是因為長輩可能認為自己疼愛的兒子被別人“搶”走了,她需要一個小寶寶來彌補“心靈上”的空虛。



關於這個問題,你可以明確自己的意思:孩子應該由父母帶,便於培養親子感情。如果有需要,會請長輩來抱一抱,看一看。而不是無時無刻地把孩子帶走。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有人幫忙帶孩子你還覺得委屈嗎?傻子一個。我個人的看法和題主一樣,孩子應該與父母更親近,孩子應該讓父母帶。因為這是人之常情,孩子是自己生的,幹嘛要把孩子爭著帶走。作為長輩,你可以在我帶累的時候來幫忙照看。



這樣的事,除了明確表示自己的意願,你也要與自己丈夫表示自己的看法,並希望他與自己多看護寶寶。

當然,現在孩子還小,自己帶著不太累,再大一些,孩子學走步的時候,會走的時候到處晃,那會可是蠻累的,那會兒你可能需要別人來幫忙你分擔一會兒照料孩子。如果你不希望關係弄僵,我個人認為你和長輩討論這個問題時可以以聊天的方式進行。

最後祝福你們開心快樂。


暖心秋媽

別老用矛盾、競爭的思維想事情

很多時候,隔閡和嫌隙是因為我們覺得雙方在競爭。正如這位媽媽說的那樣,婆婆總是在跟自己“搶”孩子,婆婆老是要抱,於是媽媽就總是不給,本能的要保護自己對孩子的擁有。不自覺的去想各種辦法拒絕,甚至會說“我不累,您歇會吧。”

各種不給抱之後,就發現婆婆居然用搶的了。甚至吃奶的時候都要搶走。

逼急了,強硬的拒絕就是不給抱,結果婆婆去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找自己兒子訴苦去了。不用說,肯定是講自己一片好心,想幫忙,也喜歡大孫子,結果來這裡還不讓抱,你說委屈不委屈。

可以想象,再後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日深,家庭氣氛日冷,要麼分,要麼鬧。不得安生。

換個角度看呢?

親孫子,婆婆是老公的媽,孩子的奶奶。親必定是真親。

老公上學,工作基本是跟媽媽沒有什麼親近的時間,娶了媳婦,估計也忘了孃的。有個小寶寶在眼前,老人是非常喜歡的,會勾起兒子小時候的回憶。所以想抱想親近,自然的事情。

老人年紀大了,過來幫忙,自然是要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其實,這不是老人天經地義要做的,應該體會老人的心情。

如果,我們沒有戒心,讓老人多親近一會,慢慢的自然也會緩解老人急切的心情。

反而越是攔著,越是想要。這跟我們一樣,越是阻止的事情,越是渴望得到機會。

至於育兒上的分歧,要包容和溝通

老人跟年輕人想法不同,育兒的方式有分歧。

第一件事不是求全責備,要先肯定老人的功勞和貢獻,心平氣和的從為孩子好的角度去溝通。

如同從育兒主導權的角度去理論,得不償失,老人是聽不進去的。

祝福大家家庭和睦,相互賞識,和氣而福至。


老爸的修行


_sye

中國人普遍受數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女人,特別容易因為這些小事束縛自己,壓抑自己的天性。試問家貓家狗家雞,哪一種生物不是在剛有寶寶的時候最具攻擊性的?平時跟你再親,你動它一個娃試試?它們沒有辦法三代同堂,只有人類要面對這種情況。

所以也只有女人,迫於無奈,總是要忍著巨大的痛苦心理,勸自己調整心態,去度過人生中最敏感最脆弱的時期。甚至會自我懷疑這種心態是不是不正常……引發只有人類才獨有的“產後抑鬱症”。

男人也總是無法理解女人為何心胸如此狹隘。夾在中間,苦不堪言。造成一代又一代的惡性循環。看了許多答案,心態不好的媽媽會仇恨化這層關係,心態好一點的憋著自己去理解老人。這樣對大家有什麼好處?

寶寶在新生階段也是非常需要和母親在一起的!誰考慮過他/她們的感受呢!所以。我。提。議。應該反過來,全人類都要去理解包容這種天性。女人自己首先要正視自己這種護崽情結,理智而果斷地提出自己與寶寶與親密接觸的需求,拒絕奶奶外婆的過度干涉。

老公要充分理解妻子的這種思慮,在中間做好思想過渡。任何時候都要站出來,避免引發矛盾衝突的可能性。婆婆身為過來人,再疼愛新生兒都應該適當退讓,讓新媽媽的這一天性有釋放的空間。過了這娃娃新鮮出爐的幾個月後,誰愛抱誰抱,不是很好嗎?

主,聽我一聲勸吧!就讓她奶奶照顧吧!孩子都是白眼狼啊!別人對她再好都是扯!在她眼裡,只有她媽是天使,是女神,是聖母瑪利亞!你看看我,一下班就被女兒纏著,飯都沒空吃,無論她幹啥,都要媽媽做!只要有媽在,別人都是要搶走她的潛在威脅!

奶奶對她再好也沒用,餵飯都要搶過勺子來塞我手裡,讓我喂!看繪本也要我講!畫畫要我看著!我現在創下歷史最低體重了都!

我上班期間就是奶奶的甜心,就是奶奶的小尾巴,就是奶奶的小馬甲。我一出現……哎,不說了,全是淚我多希望她能跟她奶奶好一點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