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二胎放开后,很多四十几岁的还生二胎?

头条育儿州妈

看到了这个问题之后,我第一时间翻看了今天的门诊接诊记录,共接诊43位,42位为前来定期产检的孕妇,其中40岁以上的有两位,还有一位57岁女性来咨询关于45岁妹妹的孕前优生优育检查问题。

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现在工作在产科门诊,自2015年10月中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后(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以生二胎),在门诊40岁以上的孕妇屡见不鲜,其中生育“二孩”居多,首次妊娠的也不少见。

我没做过40岁以上就诊孕妇的统计,但平均每天都至少有两例,经常能看到二十岁左右的“大宝儿”陪着妈妈来做产检。

在2010-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的全部高危妊娠孕妇排名第一位的高危因素是不良孕产史(流产史≥2次、早产史、巨大儿史等等),而在2017年,

高龄(分娩年龄≥35岁)已居高危因素第一位。

高龄妊娠已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对于新时代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加之婚育观念的改变,导致很多女性晚婚晚育,同时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再生育年龄越来越大,导致高龄妊娠越来越多。

有人说高龄妊娠,尤其是40岁以上生二孩一定得有钱,有钱才能生得起、养得起。
有人说一定要有时间,没时间根本顾不过来
有人说一定要有家人的支持,有人帮忙带孩子
有人说一定要得到大宝的同意
有人说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

可是对于一名妇产科医生来说,对于高龄妊娠,最最关注的就是母婴安全

高龄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增加

高龄孕妇的胎儿异常风险增加

过去高剖宫产率的弊端开始显现,瘢痕子宫再妊娠容易导致凶险前置胎盘、子宫破裂、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等更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危急母婴生命… …

所以母婴安全是一切一切的前提!!!

对于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高龄产妇孕期及分娩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指导妊娠期营养和用药,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监护,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直至安全分娩。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积极鼓励适龄生育

最后说说我自己,我是一个出生在三胎之家的孩子,姐弟三人在嬉戏打闹中长大,互相照顾,现在全部成家立业,家庭氛围良好,关系融洽。

我很不愿意我的孩子是一个独生子女,所以我也一定会积极生二胎,当然,但一定要计划在35岁前

生殖是人类最为珍贵的财富,它一直默默地主宰着我们身体的变化,愿我们每一位女性都能够顺利的孕育,愿每一个家庭都平安幸福!

二胎,你生了吗?


营养海贼团

四十多岁不建议再生二胎,不管是对自己本身还是孩子都不太好。

首先四十多岁生孩子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在生育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什么情况危害不可估量。四十多岁正当壮年,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子女要抚养,是最不能有危害的年级。


其次不利于自身和孩子的健康。我今年二十多了,是我妈妈四十岁生的,从小我的身体就不是很好,我妈妈也在这之后有了一系列的不适。可能现在医学水平高,人的营养好这种情况少了。但是少了不代表没有。

再者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不利于孩子感情的深入,四十多岁最大的孩子也应该十七八岁了吧,都说三年一代沟,这亲兄弟姐妹之间有几道沟,而且现实情况是大孩子大多反对父母要二胎,所以要二胎可能会带来家庭的不和睦,所以要二胎之前一定要和大孩子商量好。


最后你会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会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可能被这个孩子拖累,我父亲今年六十,为了我这个无能的孩子还要每天工作让我上学想想我都难受。

所以四十多岁生二胎需谨慎,生孩虽易,养大不易,且生且珍惜。

(图片来自网络。)


黑宝32

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很多人都蠢蠢欲动,想要再生一个孩子。这些想生二胎的人群中,年龄不尽相同。

我身边的大多数想生二胎的人,年龄在四十岁以下,四十岁以上还生二胎的比较少。两个孩子相差年龄在十几岁以上的,父母年龄集中在三十四岁到三十六七岁。

其实,大家都知道:女性大约超过三十六岁就属于高龄产妇了,再生育的话,会有较大的风险。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高龄产妇冒险呢?

我觉得:

原因之一,是觉得一个孩子太少,太孤单。因为国家突然放开了二胎政策,大家本来都觉得一个孩子太少了,以前是政策不允许生二胎,现在终于可以生了,那就算冒一次险吧,也想要两个孩子有个伴,将来不孤单。

原因之二,是想要儿女双全。大多数人都是希望自己可以儿女双全的,你看那些有儿子的,希望能再有一个女儿;同样,那些有女儿的,又希望自己还有一个儿子。这样的心理,使得很多人去冒险生二胎。当然,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由不得人,我身边那些朋友,同事,有儿女双全,如愿以偿的;有生了两个女儿的;还有生了两个儿子的。其中一对夫妻,第一个孩子是个儿子,接着第二胎是对双胞胎,都是儿子,这算是比较少见的了。

原因之三,有一小部分家长,生第一个孩子时自己很年轻,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培养孩子,希望在第二个孩子身上弥补以前的遗憾,把孩子培养的更好。

二胎放开这一政策,对于将近四十的我们来讲,无论生与不生都是痛。生吧,自己年龄大了,身体,精力都不尽如人意;不生吧,一个孩子终究是有点遗憾。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想生二胎的人,一定不要犹豫,要趁早。孕产妇年龄越大,生育风险越高。既然决定要生,何不趁早?


远方的诗2018

二胎放开,很多40几岁的还生二胎,你怎么看?

我们知道,卵巢是产生卵子的生殖内分泌器官,是“卵子”的仓库。至女性初潮时,卵巢中卵泡的数量将达30-50万个,每个月将会有一批卵泡发育,其中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并排除卵子,其余的将自行退化,女性的一生,真正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库存”少了或“仓库”小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就会逐渐下降了,特别是到了35岁以后,生育能力减退的速度更是明显加快,到了40岁以后就呈直线下降了。

那么,如何才能评估自己的卵巢是否还有生育二胎的条件呢?

妇科超声 (阴道超声是首选)

  由于腹部超声需要在憋尿的情况下进行,对卵巢内的小卵泡分辨率有限,故评估卵巢时,还是首选阴道超声。而对于无性生活的女性(如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则可以选择肛门超声。评估卵巢功能时,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期均可以行阴超,但最能准确反映卵巢“库存”的是在月经来潮的第三天左右。

  在B超下,我们可以看到卵巢里有很多的小卵泡,这些小卵泡就是卵子住的“小小房子”,在医学上称之为“窦卵泡”,窦卵泡的多少能很好地反映出“库存”的量。但又由于超声有一定的主观性及经验性,再加上不同医生的技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有时评估的结果也会存在有一些差异。

  基础性激素检测(即常说的性激素五项或六项)

  和女性的“大姨妈”一样,性激素也是呈周期性变化的,不同的时间,检测性激素的意义是不同的,用来评估卵巢“年龄”的话,我们一般选择在在月经的第2-5天来检测。而对于月经稀发或已经闭经3-6个月、B超提示卵泡小于1cm者,则可直接检测。

  性激素五项或六项,顾名思义,就是含有5种或6种激素,分别为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雄激素(T)、泌乳素(PRL),而能反应卵巢年龄的是前面三项,其他几项则是反映女性体内的其他内分泌状况,但对于不孕或者备孕女性来说,通常一起检测这几种激素情况。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发现,有如人类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让生殖界乃至妇产科界的医生都兴奋不已,因为这个激素能更灵敏及更准确地反应卵巢的储备功能。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心也有陆续开展该项激素的检查。AMH可以在FSH、E2及B超检查尚未发生变化时就反映出开始衰退的卵巢功能,而且其检测时机比较方便,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候均可检测。

  AMH通常具有年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参考值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18-29岁AMH的参考值为2.0-2.5ng/ml;29-37岁约为2.0ng/ml左右 ,>37岁会更低,绝经后将检测不到AMH。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AMH11.8ng/ml,则可能与多囊卵巢有关。


金豆摄影

国家给了好政策,想生二胎的就多起来了。尤其是70后,四十几岁还生二胎,而且还挺多的。对于这个年龄生二胎,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我个人认为,生二胎是个人的事,身体好,有能力养,有特别强的生二胎愿望,都可以生。那是自己的权力。不要管别人怎么的看法和想法,跟从你自己内心的想法,抓住这个最后的机遇,了却自己的心愿。



我今年四十二岁, 闺女十二岁了,也特别想要二胎,结果不如愿,先后怀了两次孕,都是胎停,现在放弃的生二胎的想法,觉得这是一辈子的遗憾,我主要是身体原因。

作为70后,我谈谈我个人的想法: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长大了连个做伴的人都没有,遇个事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就想要二胎。

给四十几还生二胎的女人几条建议:

三,可以用中药调理,对身体没有伤害。 保险一点,可以去做试管。


铁衣姐姐

如果是我,我可能不会。但是现在的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科技也越来越发达,很多家庭都在为生与不生二胎而烦恼。而生育本就是件关乎“生命,家庭,感情”的大事,不妨多多考虑,然后再决定是否生二胎。


首先得考虑自身因素。

当女人四十岁的时候,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体内的营养素会开始流失,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走向衰退,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也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雌激素不仅可以刺激人类乳腺导管的生长,也能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及乳汁生成,并且适量的雌激素为胚泡着床所必需。所以说,四十岁是女人生命历程当中的一道坎!

如果想预备二胎,身体一定要保养得很好才行!


适当的考虑第一个孩子的想法。

四十多岁生二胎的话,生的早的话,老大也有十几二十岁了,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相差甚远,孩子是否接受这也是需要考虑的,毕竟对孩子来讲,孩子从小到大受到父母的照顾和爱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用分享出去的,始终都是家里的唯一,而二胎,孩子的家庭地位会变化,父母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孕育一个生命,经济条件是必须要考虑的。

这个阶段应该是大部分家庭支出最多的时候,老大可能在备高考,年龄大点的孩子,可能刚走进社会工作相对来说不稳定,还有家里的老人也是需要照顾的。如果经济条件还算充裕,可以考虑。


生二胎是否真的做好了思想准备。

比如夫妻之间是否和谐和睦,对于二胎的教育问题双方的想法是否一致,婴儿要怎样照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一定要深思熟虑。

妈妈们的心态一定要比一胎的时候还要乐观才行,毕竟和之前已经很不同了,你的精力还那么充足吗?可以为了二胎宝宝,再回到忙忙碌碌的阶段吗?毕竟长辈们年事已高,是被照顾的一方了,怎样照顾好小宝宝又能侍奉好长辈,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果都准备好了,那就生吧!


掏心妈妈

现身说法,我就是四十岁生的二胎,孩子同学家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是这两年才出生的,那次去开家长会还看到几个妈妈大着肚子。

首先,从身体状况来说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四十几岁身体条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么差。我个人感觉孕期是很轻松的,照样出差、上班、做家务,什么也没耽误。孩子出生后恢复的比一胎时还快。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我的文章,有一篇《大龄二胎孕期的感觉,产后的恢复情况,亲身经历打消朋友的顾虑》专门写过我的感受。

从经济条件来说

四十几岁基本工作稳定,小有积蓄,房子车子都不是问题,有能力扶养第二个孩子,所以敢生,生的起。普遍比一胎时条件要好得多,经济顾虑很小。

从大孩子角度考虑

其实绝大多数大孩子都是喜欢小孩子的,希望父母再给生一个,不像报道中多见的那样对二胎坚决排斥。我家孩子就特别喜欢小孩,羡慕之情有加,极力劝我们生二胎。二宝出生后,大宝对他呵护备至,看到两个人亲密的样子倍感温馨。

从祖辈考虑

祖辈基本六七十岁,身体也不是很糟糕,看几年孩子完全没问题。他们那一代一个两个孩子的居多,没有养够孩子。他们那时养孩子成本低花精力少,认为养孩子没那么累,所以希望再有个孙子孙女。

所以,从四个方面看,四十岁的人生二胎和二三十岁的也没有区别啊,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


凝妈悟语

先亮明观点,我是主张能生绝对是要生的。

我说说我家的情况吧。老大将近18岁,老二七岁。我生老大的时候就30多岁。在老大三岁多的时候,我们移民海外,虽然没有政策上的限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是没有更早的要老二。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孩子的爸,他希望能够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女儿身上。但是我恰恰相反,有一种生命似乎不完整的感觉。好在,在生孩子这个事情上,女的还是比较能够起主导的。😄😄

所以我在怀老二的时候已经是40出头了。当然我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好,但是到助产士那里做检查建档的时候,他也是有种种的担心。担心孩子会是唐氏综合症的高发人群,也担心妈妈会有孕期糖尿病高血压之类的。好在我和宝宝还都比较争气。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的家庭医生说她接的年龄最大的一个孕妇是47岁。

首先说儿子,他很健康,也很聪明,活泼好动,好动到有六块腹肌。🤣🤣

至于姐姐和弟弟的关系,那真的是超级好。弟弟还是小baby的时候,姐姐就照顾弟弟,朋友们都说弟弟有两个妈妈。现在弟弟跟着姐姐学钢琴学游泳,省了不少钱呢。

星期六姐姐去上班,下班回来的时候天下雨。弟弟拿着小雨伞在车道前边等着,告诉说怕姐姐淋湿了。看着他们两个在小伞下的身影,真的是好感动好暖心。

对于整个家来说,有时候我就讲如果只有我们三个大人大眼小眼儿的真的是很无聊,有了弟弟真的是气氛活跃了很多。

至于妈妈戴个墨镜把眼角的皱纹遮一遮。领着孩子出去,人家以为还30出头呢。🤣🤣🤣🤣🤣


做老师的二孩儿妈妈

如今社会,四十岁生二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在四十岁的年龄,生命中又有了一个小生命,每个日子都是雀跃的。

1.四十岁,人到中年,家庭和事业都比较稳定,经济也比较稳定,不需要再为了娃娃的奶粉钱发愁。二三十岁的时候,我们年轻不懂事。很多孩子可能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到来的。四十岁,对什么事情都可以不惑了,因此更明白二胎的意义在哪里。



2.有了一胎的生养经验,二胎会少走弯路,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教育问题。一胎的时候我们懵懵懂懂,很多事情都是稀里糊涂过来的,从喂奶,到换尿布,到怎么教育孩子,未曾学习太多,二胎的时候这些都是可以从容应对的。


3. 可以给大宝作伴。一个孩子确实孤独,读书,游戏,打闹,如果是自家的两个孩子在一起,那是多幸福的画面。很久以后,大宝还有一个跟她有血缘关系的人陪她更久一些。

4.现在社会生活条件好了,四十岁的女人保养的都还很年轻,无论是身体还是容颜。虽然在医学上,四十岁被称作高龄产妇,但是实际中,只要平时身体没问题,大部分产妇的状况还是不错的生出的宝宝也很健康。

所以,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和身体允许,大多数家庭还是会选择要二胎的。

我是J妈,硕士,翻译+教育行业十多年的经验,现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关注我的朋友,会在五月免费得到我录制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视频课程,同时组建学习打卡团,让我们共同前行。

J妈学堂

我也45岁,孩子刚上高中,不过没有计划生二胎,但是我身边也有与我同龄、孩子上高中的朋友生二胎的。我觉得四十几岁生二胎完全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的状况不同,选择不同,外人是没有办法对此进行任何评价的。

不过,二胎政策放开后,我也被问起过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所以,我想说说个人对于生不生二胎的看法。

经济条件

我认为能不能生二胎,经济条件是第一位的。我身边两位四十几岁生二胎的妈妈都是全职主妇,家里经济条件好,先生收入高,一个人工作便能够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1、对于四十多岁的女人来说,身体条件再好,也不能跟年轻时相比,现在的工作大多很辛苦,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还要再怀孕生二胎,照顾小宝宝,体力精力可能都跟不上,非常疲劳,也影响到身体健康。

2、生二胎产假结束之后上班,看孩子的问题难以解决。年轻时生孩子,上班以后或许会有父母公婆帮忙照看,但对于四十多岁的中年妈妈,家中父母公婆多已年过七十,能照顾好自己就很不错,不可能期望他们帮忙照看孩子。那么,在妈妈上班以后,唯一的选择就是请保姆,保姆靠不靠得住且不说,费用也很高。

因此,生不生二胎,经济条件是基本的条件和保障。

个人身体状况

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能不能二胎还得看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但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很大,导致许多四十几岁的女人身体并不够健康,即使没有什么实症的疾病,也会有着各种各样亚健康的症状,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也已开始衰退,能不能保证生下健康的宝宝,宝宝出生以后自己能不能承担很好地养育宝宝的责任,最好做做检查,慎重考虑。

我现在就感觉自己身体状况不好,家务或运动多一点就浑身各种疲劳疼痛,早上睡不醒,休息不过来。想想生二胎以后,身体不但得不到调养,还会更加劳累,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能不能好好地把宝宝抚养成人都觉得担忧。

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这也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方面。带孩子是很辛苦的事,生下宝宝以后,有很多年的时间都要奉献给孩子,尤其是妈妈,几乎完全失去自己的生活,二十几岁生宝宝,还有得期盼,四十岁孩子长大了,自己就可以放松一下,享受自己的生活。

可对于四十几岁的妈妈,尤其是已经养育过一个孩子的妈妈来说,就不同了。好容易盼到孩子长大,自己能稍获自由,再生一个孩子,又是十几年的辛劳,十几年之后,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且不说身体状况怎么样,就算身体好,或许又需要帮忙照顾老大的子女了。

尤其对于职业女性来说,平时工作辛苦,压力大,特别盼望着退休以后能自在愉快地生活,可是,若在四十几岁生下二胎,等到正常55岁退休,孩子还在上小学,想想生活真的是很悲摧。

以上是我认为在是否生二胎这个问题上应该考虑的方面。当然,如果经济条件许可,身体健康,又把养育儿女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快乐满足,夫妻双方意见一致,想生就生,不必在意别人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