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民办同步招生,“落选就被统筹”家长的焦虑点是否成真?

曾维浪

有必要先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教育部为什么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同步招生?

长期以来,对于民办学校,各地在招生政策普遍允许其自主招生,并且在招生时间的安排上要先于公办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落选民办学校的孩子能继续参与公办学校的划片招生,不致于因落选民办学校而无学可上。

这种政策在实施之初曾有效地保障了参与择校的那部分学生的权益,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但与此同时,也为一些民办学校的“掐尖”招生打开了方便之门,虽然有关部门也禁止民办学校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选拔,但在优质生源的诱惑下,许多民办学校还是或明或暗地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在招生中进行了以“掐尖”为目的的选拔,从而获得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质生源。

显然,民办学校的这种“掐尖”式招生,对公办学校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可以说极大地损害了公办学校的招生权益:凭什么划到我这儿的生源先得让你民办学校筛选一遍呢?但由于前些年各地的高中招生普遍没有推行“统配”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只能通过牺牲公办学校招生权益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这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不一样了。经过近

几年的大力推进,各地都已有计划地在高中招生方式上完成了由“统招”到“统招+统配(所占比例不低于50%)”的转变,而且,在统配名额的分配上对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视同仁。这种情况下,再放任民办学校提前掐尖招生,只会加剧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招生权益上的不平等,不利于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这正是教育部要求各地大力推行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的原因所在。

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同步招生”,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

实际上,家长根本不必为“同步招生”的实施而焦虑。以前学生争着抢着上民办学校,不就是因为民办学校的升学率高、孩子考上重点高中的机率更大吗?现在既然各重点高中都至少要把一半的招生名额拿出来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按各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来分),那么,只要你的孩子优秀,上公办学校将来同样可以升入重点高中(达不到统招线可以占统配名额),而且上公办学校的代价要远低于上民办学校,你又何必非让孩子上民办学校不可呢?

“落选被统筹”的焦虑是产生在“非民办学校不上”的择校冲动之上的,如果家长们都搞懂了“统配”、“同步招生”等政策的实质,放弃了择校的冲动,焦虑又从何而来呢?


我爱语文

写在前面的话:公办、民办同步招生,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是,实际落实得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前门门槛高,后门没人帮开…]

2018年注定教育均衡发展又向前迈进一小步。为什么说是一小步呢?因为民办与公办小学同步招生后,就给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站在招生的起点线上竞争。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这样更能体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可是,现阶段公办和民办学校在竞争中,到底是民办学校输给了公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输给了民办学校?暂时还未有定论,大家都偏向认为公办学校总体实力还是比较强。

城市优质中小学教育不公平现象更严重

至于“招生掐尖”在城里的学校估计比较常见,乡下的学校招生名额估计还不够,不存在“招生掐尖”的行为。毕竟,乡下的民办学校几乎没有,何来“掐尖”之说?可见,教育的不均衡在城市里的学校更严重。乡下教育不缺教育均衡的的事实,缺的是“钱”和“优质的管理”。 言归正传,说乡下教育完全是均衡的也是不可能的,乡下公办中小学之间也有“掐尖”的行为,而且还比较常见。

什么样才不算是“招生掐尖”?

举一下本地的例子说明。本地乡镇学校从县城到乡镇一共有1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高中。每年小学毕业考试后,县城2所初中就开始第一轮招生。 比如说,县城名气最高的初中,在各乡镇小学招收一定数量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按照考试成绩录取的话,考生只有考上“语数英”三科总分共272分以上的分数才能就读。其他名气较差的初中也设定了一定的分数线才有机会进去就读。那么,这种现象算不算是“招生掐尖”的行为?

招生掐尖”的行为现象说明了什么?

“招生掐尖”现象发生得越普遍,越说明我国的教育还不够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依然很艰难。如何解决“招生掐尖”的行为现象,我觉得这个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对待。

一,取消县城等各优质中学的“招生TQ”

县城等其他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学一般有着较高的“招生TQ”。这些中学的“招生TQ”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教育的不公平。举个例子,如果说县城某优质中学在各大乡镇录取的分数线是272分,可是到最后分数线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的学生也机会进去就读,那么就可以很肯定的判断这里面有很大的猫腻。相信,只要某个家长在县城里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孩子想进这样的优质中学也很容易。在此,就不再做深入探讨。

二,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向“教育公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要想让“教育均衡发展”向“教育公平发展”方面进步,就要加大教育经费的公平投入。不能让乡下中小学校园环境差就算了,就连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都变得越来越差。从而造成,城乡学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发生。应该重点把经费投入乡村学校,让老师们在乡下教书有尊严,有体面。让乡下学生在乡下读书觉得比在城市还好。这就需要加快投入,加快“教育均衡”向“教育公平”方面发展。

三,取消中小学毕业考试成绩排名录取的方式

如果上面两条都需要不到,那么就只能从第三条建议去施行。如果做到所有中小学都不组织进行毕业升学考试,也不用考生成绩排名老师,大家都不知道考生的成绩,只能抽签招生。只是按照学生的学籍信息等划分片区招生,这样就可以解决“招生掐尖”的现象发生。但是,如果这样施行以后,又怎么能体现出因材施教呢?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只能减少禁止住“掐尖”行为,并不能禁止“掐尖”的行为,而那些落选的学生被“分流”也就很正常,大家觉得呢?


孖无悔观教育

日前,教育部颁发的了一则通知,“要将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家有小学生的家长都知道,一般来说,民办学校面试在前。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在民办学校招生季到来之即,带着孩子四处面试,之后再去对口的公办小学报名。我就曾经经历过这个,在一个周末要跑好几个学校,搞得大人孩子疲惫不堪。但是想着让孩子多一点选择的机会,所以辛苦一下也没有怨言。

将来公办民办同步招生了,家长也不得不同步选择,因为机会只有一次。这样,一方面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另一方面,给家长的压力也更大了,毕竟孩子读书是家里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万一没有选择正确,可能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我觉得“落选就被统筹”应该是一种结果。因为好的公办小学本来对生源就有要求。比如我知道的要求落户三年以上或者是父母在房产证上有名字等等。如果同步招生了,公办小学肯定会优先招收那些在本校报名的孩子。等到民办学校的录取名单出来,公办学校也已经满员,那么落选的孩子自然等着教育局统筹安排了。


西雅图的武昌鱼

同步是不可能的,民办的掐尖可以提前再提前,只要家长愿意首选民办,公办依然只能招到被筛过一遍的孩子。关键是考虑中考,重点高中的指标到校理论上会降低家长选择民办的积极性,但是现实民办依然是首选。因为做为家长,自己的孩子因为优秀被民办选中,不会放着好学校不上非要上稍差的公办,纵然指标到校后民办的竞争更激烈了,但孩子上学这个问题,只能是往前赶,迎难而上,激发孩子的斗志,而结果往往即使落选最好的高中,但民办整体还是在前,基本大部分还是考上排名前几的高中,而公办能考上最好的高中仍然凤毛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