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不輸於郭嘉、荀彧的大謀士,因為幹了件缺德事,無緣當上宰相

文/格瓦拉同志

曹操帳下謀士如雲,其中能力最卓絕、難分伯仲者共有五人,即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和賈詡。在這五大謀士當中,程昱與賈詡都活到曹魏建國後,但只有賈詡當上宰相,而程昱雖然功勳卓著,但始終無緣相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因還要從程昱做得一件缺德事說起。

能力不輸於郭嘉、荀彧的大謀士,因為幹了件缺德事,無緣當上宰相

程昱是曹操的大謀士,能力卓絕

程昱本名程立,因曾經夢到自己在泰山捧日,所以才更名為程昱。程昱個人形象非常好,是個標準的帥哥,不僅身材高大,而且還留著一把瀟灑帥氣的鬍鬚(“長八尺三寸,美鬚髯。”見《三國志·卷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很是招人喜歡。程昱不僅長得帥,而且足智多謀,未“出山”之前,便曾用計謀擊退黃巾軍將領王度,保得家鄉父老的平安,一時被贊為神人。

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擔任兗州牧,隨即徵辟程昱為壽張令。從此,程昱作為曹操的謀士,開始為其出謀獻策、征戰四方。在陳宮、張邈背叛曹操,迎接呂布為兗州牧後,各郡縣紛紛投敵,唯有東阿、範縣、鄄城替曹操堅守,為他保留了最後的根據地。而三城之所以能抵抗住呂布大軍的進攻,程昱功不可沒。

能力不輸於郭嘉、荀彧的大謀士,因為幹了件缺德事,無緣當上宰相

虧得程昱的勸諫,曹操才避免許多戰略錯誤

程昱追隨曹操幾近三十載,屢屢在轉折關頭為其出謀劃策,幫他趟過很多條“暗流”,躲過不少的“火坑”,建言之功極多,與荀彧、郭嘉、荀攸一起,都是曹操最可信賴的謀士。以程昱的功勞,在朝中出任宰相職務(即三公)本不在話下,然而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實現這個目標,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能力不輸於郭嘉、荀彧的大謀士,因為幹了件缺德事,無緣當上宰相

程昱的智謀不輸於郭嘉、荀彧等人

按照正史的說法,程昱之所以得不到三公職位,原因有二:一是因為他為人剛愎暴戾,跟同僚很難相處(“昱性剛戾,與人多迕。”引文同上);二是因為他年紀過於老邁,恐怕不能順利地履職。所以朝廷議論數年,終究沒有封他做三公。等到曹丕稱帝后,鑑於程昱勞苦功勞,便打算拜他為三公,然而正在就此事徵詢意見時,程昱便病死,讓曹丕深感惋惜(“方欲以為公,會薨,帝為流涕。”引文同上)。

以上都是正史的說法,但是《魏晉世語》卻認為程昱之所以至死都當不上宰相,源於早年間做過的一件缺德事,讓他的聲譽大損。原來,曹操在與呂布爭奪兗州期間,當地發生了大饑荒,連年的糧食歉收讓百姓、士兵嚴重吃不飽飯,穀物一斛竟賣到五十萬錢,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人食人”的慘劇(“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見《三國志·卷一·魏武帝紀》)。

能力不輸於郭嘉、荀彧的大謀士,因為幹了件缺德事,無緣當上宰相

呂布奪取兗州,害的曹操幾乎沒有落腳之地

大饑荒迫使曹操忍痛減員,遣散新招募的士兵,但依舊難以養活剩下的軍隊。士兵吃不飽就沒有戰鬥力,而沒有戰鬥力還怎樣跟呂布對抗?曹操一籌莫展,程昱趕緊過來幫忙。程昱為籌集軍糧,於是在老家東阿縣強奪糧食,為軍隊好不容易湊足三天的糧食,讓曹操非常高興。但事後大家得知,這些糧食質地並不“純正”裡面夾雜著不少的人肉。

真相被揭露後,一時輿論大譁,很多同僚都斥責程昱的兇殘、噁心。可曹操明白程昱這樣做的苦衷,所以對他並沒有進行責罰,一如往常般地信任他。但無論如何,程昱的聲望算是大打折扣,在升遷時總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這也是他畢生沒有當上宰相的關鍵原因(“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見《三國志·卷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注引《魏晉世語》)。

能力不輸於郭嘉、荀彧的大謀士,因為幹了件缺德事,無緣當上宰相

程昱死後,魏文帝曹丕非常悲傷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安鄉侯、衛尉程昱病逝,享年八十歲,曹丕獲悉後流涕不止,並追贈他為車騎將軍,諡曰肅侯。程昱雖然生前沒能當上宰相,但死後卻進入曹操廟庭從祀,也算是名垂後世、流芳千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