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幼儿急疹呢?

夢醒時分-月兒moon

几乎每个宝宝都会患幼儿急疹,大部分出现在7月龄之后,2岁之内。这个病可能是宝宝患的第一个疾病,表现是高热+皮疹,这两者都会让家长惊恐万分,觉得孩子患了大病,其实,真的不是多大点事,家长们放心好啦。
那为什么这个病这么猖獗的,导致几乎所有孩子都有?这是因为这个病是由于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引起的,而这个病毒在我国,基本上每个成人体内都会存在,哈,好可怕吧?
这个病毒感染完一次后,基本就不会导致再次出现症状了,但是会不定期的分泌到体液里面,最常见的就是唾液。
而小朋友们在日常和大人的交流中,多少会吃到大人的唾液,虽然不是直接亲孩子嘴巴,但是偶尔打喷嚏、咳嗽,这些唾液就会喷到家里的地上、桌子上、玩具上,孩子们在地上爬,摸玩具后吃手,那就可能就把唾液吃到最里面,导致孩子感染啦。
孩子们感染这种病毒后,就会表现出幼儿急疹的表现,所以,大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亲孩子,打喷嚏、咳嗽,一定要捂住嘴巴,从而减少幼儿急疹的发病。
幼儿急疹的表现就是热退疹出,先发热3-5天,发热可能会一下子出现,骤然升到39摄氏度,之后发热好转,过几个小时,再次发热,如此循环,3-5天后,孩子发热一下子就没有了,但是从颈部和躯干开始出现皮疹,在1天左右蔓延到面部和四肢。
出现幼儿急疹后,退热处理就行了,疹子不用管,对孩子没有啥损伤,等1-2天会自行消退,不痛不痒的,不影响饮食、洗澡、外出游玩。

儿科医生孔令凯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

幼儿急疹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高热3-5 天后,热退疹出。皮疹为不规则、较小的斑丘疹,直径约2~3毫米,周围红晕,多是分散性的,后逐渐融合。皮疹初出现于颈部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持续1-2 天消退恢复正常,不会留疤。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病后可以获得持久性免疫力。极少、极少的孩子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孩子多在6~1 8个月时发生幼儿急疹,绝大多数在1岁以内,3岁后少见。这是因为宝宝在出生时从妈妈那里获得了一些抗体,6个月后,这些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的免疫功能还未健全,这时候就容易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

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原体是疱疹病毒,是由呼吸道飞沫传播的。大家可能都知道,患有幼儿急疹的小朋友一定要隔离开,他们会是幼儿急疹的传染源。其实,感染了疱疹病毒的成人是更重要的传染源。成人感染这种疱疹病毒时通常没有症状,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病毒感染(这种我们称之隐性感染);在与宝宝亲密接触时,病毒就可能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宝宝引起宝宝感染。


胡利华

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本病的传播可能通过空气飞沫途径,亦可能是肠道传播。多数为6-12个月婴儿,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得病后要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2次得病。


小苹果儿科医生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第六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传染性疾病,表现为突发高热,3天后热退疹出,短期内迅速消退。目前认为人疱疹病毒6型HHV-6是本病的病原体,该病毒具有广泛的嗜细胞性,可以侵犯外周血淋巴细胞、唾液腺、神经系统等。该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季多见。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多认为是病毒血症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造成皮肤损伤。

得了幼儿急疹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潜伏期为8-15天,平均10左右,起病一般急骤,多无前驱症状即出现高热,数小时内体温高达39℃,持续3-5天后体温骤然降低,热退后出疹。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约2-3mm。压之可褪色,皮疹刚开始于颈部和躯干,迅速波及耳后、臀部及四肢近端,1天内出齐。皮疹呈散在分布,很少融合,以躯干、臀部为主,四肢远端稀疏。1-2天后消退,消退后无明显的色素沉着,发热时可以伴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等,也可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等,1岁以内婴儿高热时可伴有惊厥。本病多呈良性自限性经过。


中华医学科普

幼儿免疫力低下,一般六个月以内的婴儿是不会得幼儿急疹的,六个月后,从母体带出的抗体减少,母乳能吸收的也减少。感染HHV-6或7后,幼儿自身的免疫力不足以抵抗病毒的侵入,会有发热的现象,及时做好物理退热的措施,如果发热高于38.5度,服用布洛芬进行退烧。烧退后会有红色斑丘疹出现,持续几天后消退。发病期间要多饮水,皮肤做好护肤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