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有斑块后需要服降脂药吗?

菩提籽9

提到动脉粥样硬化,人们往往与心血管疾病联系起来,其实动脉粥硬化是全身血管的疾病,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检查中有一项现在很多体检套餐中都含有的项目——颈动脉超声。如果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但是血脂不高,应该怎么办呢?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健康话题与你分享!

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要不要放支架?

颈动脉斑块有明显的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每增加0.1mm,心梗的发生几率就增加10%以上,卒中风险增加13%以上,对于软斑块(不稳定的斑块,一般超声显示低回声),更容易脱落引起脑卒中,因此,虽然不必过分担忧,但控制稳定斑块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稳定斑块?

1. 控制血压:对于颈动脉有斑块同时还有高血压的朋友,应尽量控制血压的平稳,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是降压的目标,选择一天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是最佳选择。

2.调整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减少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吃谷物和豆类食品。

3.服用药物:对于没有内出血风险的朋友,建议长期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建议剂量75~162mg/天)肠溶制剂进行血栓的预防和斑块的稳定,对于合并高血脂的朋友,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降脂,对于血脂不高的情况,可以先不服他汀类药物,或者服用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如正常剂量减半),用以稳定斑块。服用他汀类药物要注意这类药物的肝毒性,定期检查肝功能。

4.适度运动,不建议进行太过剧烈的健身运动,但每周进行三到四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稳定斑块还是很有帮助的。

5.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吸烟的危害就不多说了,应及早戒除,不论对自己还是周围的人,百利无害;饮酒建议男性每日摄入酒精不超过20g,女性减半;肥胖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如果可能,应尽量将BMI控制在24以内。


李药师谈健康

是不是发现颈动脉斑块就得吃他汀?这个问题一直是临床上较多被问到的问题。其实临床上一发现颈动脉斑块就吃他汀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也是不对的。这种情况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棍子打倒一大片。有些情况下需要吃,有些情况下不需要吃。今天我们就具体来说一说。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中年男性,如果体检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同时患者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这时候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建议积极服用他汀类药物。这些年我们的医生知识越来越进步,在这方面某些情况下做的有点激进了,我就见过临床上给内膜增厚患者吃他汀类药物的情况,有些情况下实在不应该。

大家可以参照自己的超声报告看看是否达到了吃药的状态。如果需要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吃药或者停药。因为他汀类药物口服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期复查,他汀类药物长期口服需要定期复查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张之瀛大夫

动脉有斑块是需要降脂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血脂与动脉斑块的关系

高血脂即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含量过多,所谓脂肪类物质,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是人体中用来制造细胞(尤其是脑细胞)、荷尔蒙、激素、胆汁及维生素D等不可或缺的物质,甘油三脂则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两样物质如果含量过高,就会损伤血管内皮,并在血管内皮受损处沉积下来,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因此,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可以预防血管内壁上出现斑块。

当了解到高血脂在斑块发生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后,人们就决定使用调节血脂来阻碍斑块形成,切断斑块的“粮道”。

如何降血脂,清理动脉斑块

1、药物调理。调节血脂药物的代表是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其主要作用就是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从而有效阻止斑块形成。但近几年国外媒体纷纷报道,指出他汀类药物在降脂的同时,可以引起肌肉无力酸疼、胃肠道症状、皮疹等毒副反应,部分药物甚至可引发肝功能受损、肌肉剧烈疼痛等严重毒副作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随后也发出紧急通知,命令部分毒副反应严重的他汀类药物退出市场。

2、食疗调理。在"药食同源"、"食药同治"理论指导下,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降血脂、清理血管斑块,更安全也更理想。这类食物有:荞麦、桑叶、枸杞、槐米、菊花、决明子。

简单介绍其中几种食物:

1、荞麦。荞麦富含芦丁、亚油酸,具有降低我们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等多种作用。

2、桑叶。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改善高血脂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

3、槐米。槐米中含有丰富的芦丁等抗氧化成分,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凝聚。

这些食物需要长期持续服用效果才佳,因为食物的调理作用缓慢,想要直接吸收、快速调理的,可以吃这些食物的发酵液,如荞麦桑叶复合菌,发酵后的的药用成分更纯,含量更高,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不但能降血脂,防治动脉斑块,还能降血压、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快乐就好215994714



你知道吗?斑块一旦脱落,随着血流流动,是很危险的情况,斑块流到脑血管,造成脑血管堵塞,诱发脑梗;斑块流到心肺血管,堵塞血管,造成心梗或者肺栓塞等。




杏仁健康

我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可关注我以前的解答!欢迎你提问!


用户67622665063古春

血脂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


顺益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