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有斑塊後需要服降脂藥嗎?

菩提籽9

提到動脈粥樣硬化,人們往往與心血管疾病聯繫起來,其實動脈粥硬化是全身血管的疾病,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檢查中有一項現在很多體檢套餐中都含有的項目——頸動脈超聲。如果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但是血脂不高,應該怎麼辦呢?

李藥師談健康,點擊右上方紅色按鈕“+關注”,更多健康話題與你分享!

發現頸動脈斑塊,怎麼辦?要不要放支架?

頸動脈斑塊有明顯的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圍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表明,頸動脈內膜中層每增加0.1mm,心梗的發生幾率就增加10%以上,卒中風險增加13%以上,對於軟斑塊(不穩定的斑塊,一般超聲顯示低迴聲),更容易脫落引起腦卒中,因此,雖然不必過分擔憂,但控制穩定斑塊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穩定斑塊?

1. 控制血壓:對於頸動脈有斑塊同時還有高血壓的朋友,應儘量控制血壓的平穩,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是降壓的目標,選擇一天服用一次的長效降壓藥物是最佳選擇。

2.調整飲食:調整飲食結構,健康飲食,低鹽低脂飲食,減少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多吃穀物和豆類食品。

3.服用藥物:對於沒有內出血風險的朋友,建議長期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建議劑量75~162mg/天)腸溶製劑進行血栓的預防和斑塊的穩定,對於合併高血脂的朋友,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降脂,對於血脂不高的情況,可以先不服他汀類藥物,或者服用低劑量的他汀類藥物(如正常劑量減半),用以穩定斑塊。服用他汀類藥物要注意這類藥物的肝毒性,定期檢查肝功能。

4.適度運動,不建議進行太過劇烈的健身運動,但每週進行三到四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穩定斑塊還是很有幫助的。

5.戒菸限酒、控制體重:吸菸的危害就不多說了,應及早戒除,不論對自己還是周圍的人,百利無害;飲酒建議男性每日攝入酒精不超過20g,女性減半;肥胖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如果可能,應儘量將BMI控制在24以內。


李藥師談健康

是不是發現頸動脈斑塊就得吃他汀?這個問題一直是臨床上較多被問到的問題。其實臨床上一發現頸動脈斑塊就吃他汀這種做法並不可取,也是不對的。這種情況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棍子打倒一大片。有些情況下需要吃,有些情況下不需要吃。今天我們就具體來說一說。

舉個例子來說,一箇中年男性,如果體檢發現頸動脈內膜增厚,同時患者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這時候這種情況下我們並不建議積極服用他汀類藥物。這些年我們的醫生知識越來越進步,在這方面某些情況下做的有點激進了,我就見過臨床上給內膜增厚患者吃他汀類藥物的情況,有些情況下實在不應該。

大家可以參照自己的超聲報告看看是否達到了吃藥的狀態。如果需要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切不可自行吃藥或者停藥。因為他汀類藥物口服一段時間後需要定期複查,他汀類藥物長期口服需要定期複查轉氨酶和肌酸激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張之瀛大夫

動脈有斑塊是需要降脂的,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血脂與動脈斑塊的關係

高血脂即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含量過多,所謂脂肪類物質,主要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膽固醇是人體中用來製造細胞(尤其是腦細胞)、荷爾蒙、激素、膽汁及維生素D等不可或缺的物質,甘油三脂則是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這兩樣物質如果含量過高,就會損傷血管內皮,並在血管內皮受損處沉積下來,形成動脈硬化斑塊的脂質核。因此,調節血脂,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含量可以預防血管內壁上出現斑塊。

當了解到高血脂在斑塊發生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後,人們就決定使用調節血脂來阻礙斑塊形成,切斷斑塊的“糧道”。

如何降血脂,清理動脈斑塊

1、藥物調理。調節血脂藥物的代表是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其主要作用就是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含量,從而有效阻止斑塊形成。但近幾年國外媒體紛紛報道,指出他汀類藥物在降脂的同時,可以引起肌肉無力痠疼、胃腸道症狀、皮疹等毒副反應,部分藥物甚至可引發肝功能受損、肌肉劇烈疼痛等嚴重毒副作用,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隨後也發出緊急通知,命令部分毒副反應嚴重的他汀類藥物退出市場。

2、食療調理。在"藥食同源"、"食藥同治"理論指導下,利用藥食同源的食物進行降血脂、清理血管斑塊,更安全也更理想。這類食物有:蕎麥、桑葉、枸杞、槐米、菊花、決明子。

簡單介紹其中幾種食物:

1、蕎麥。蕎麥富含蘆丁、亞油酸,具有降低我們人體血脂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和預防腦血管出血等多種作用。

2、桑葉。桑葉中含有強化毛細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黃酮類成分,所以在改善高血脂症的同時,又有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溢血的作用。

3、槐米。槐米中含有豐富的蘆丁等抗氧化成分,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促進細胞增生和防止血細胞凝聚。

這些食物需要長期持續服用效果才佳,因為食物的調理作用緩慢,想要直接吸收、快速調理的,可以吃這些食物的發酵液,如蕎麥桑葉複合菌,發酵後的的藥用成分更純,含量更高,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不但能降血脂,防治動脈斑塊,還能降血壓、血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快樂就好215994714



你知道嗎?斑塊一旦脫落,隨著血流流動,是很危險的情況,斑塊流到腦血管,造成腦血管堵塞,誘發腦梗;斑塊流到心肺血管,堵塞血管,造成心梗或者肺栓塞等。




杏仁健康

我的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可關注我以前的解答!歡迎你提問!


用戶67622665063古春

血脂與動脈硬化的關係:

一、總膽固醇(TC)

  高膽固醇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間的關係由以下研究證實: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數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發病越多越早,血清膽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險性可減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認LDL屬於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時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增加。

  其證據來自:(1)流行病學研究結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者易患冠心病;(3)干預性試驗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動脈粥樣硬化減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於0.9mmol/L(35mg/dl)屬於過低,流行病學資料發現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則冠心病危險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飲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後以乳糜微粒循環於血中餐後大約12小時後從血中消除,血TG恢復至原有水平,TG以極低密度脂蛋白循環於血中,極低密度脂蛋白如轉變為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則致動脈粥樣硬化能力增高。


順益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