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山寨货真假难辨,怎么才能让这些伪劣商品远离农村市场?

一缕清风的忧伤

农村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山寨货,说白了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要想使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远离农村市场,要双管齐下来治理,既要从源头上切断山寨源,又要从思想上提高防骗意识。



一、切断源头

每年的3.15晚会都会曝光一大批的问题企业,而一些假冒产品也是层出不穷,像“康帅傅”、“椰对”,乍一看还真以为是“康师傅”方便面和“椰树”饮料。这种利用品牌效应投机取巧蒙骗消费者的行为着实可耻,自己没有一个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于是就借助一些大众熟悉的品牌在名字上稍加改动进行销售,而对于大多数农村消费者来说,可能不会过多关注个别字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于是就想当然的买了。


对于这类山寨品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安全监察部门等应该加强监管,发现一例查处一例,严惩不贷。源头注册登记时就应严格审核把关,避免借鸡生蛋的事情发生;日常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不当行为应立即停业整顿。

二、提高辨别能力

山寨货能横行农村市场,不外乎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购买时消费者完全不知情,只是大致看了一眼,就被蒙骗选购了。这种情况的只能是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看清品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如果买到山寨食品或者过期的东西,被骗钱财事小,质量不过关吃坏身体事大!


第二种情况是明明看到不是平日看到的牌子,但是为了图便宜而买。这种情况的在农村应该不在少数,很多农村人觉得超市东西太贵,还是村里小商店卖的便宜,而且看似差不多的东西往往能差一半价格,于是毅然决然的选择山寨货。在这里要劝诫大家,尤其是做儿女的要劝诫农村的父母,一定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去选那些没有品牌保证的东西,真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咱宁愿不买,也不能要山寨。

拒绝山寨,除了靠监管,完全可以靠我们自己,如果大家都不去购买,那山寨便了无生机,必死无疑。


小十六123

加大清查力度

通过村民的举报,食品质量局的检查,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进行彻底的清缴封杀。在法律上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加大。并进行全面的批评,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想作假的不良商家闻风止步。


管理流动商贩

农村假货出现最多的地方无非就是在流动大集上了,每当大集那天,各地的流动商贩就蜂蛹而至贩卖假货。这就要求当地的食品检查,市场管理办公室联合出动,到到来的流动商贩进行货物检查,防止出现假货。

提高村民的辨别真伪的意识


朝阳小伙要进步

我经常做打假的工作,每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假货,从区域分布看,农村山寨货多是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农村人的文化程序整体偏低,辩别真假的能力差。许多地方常年只有老人和妇女在家留守,完全没有识假的能力,山寨货(假货)容易在这里生存。

二是农村人更喜欢买便宜货,山寨货迎合了农村人的心理。农村人吃苦惯了,不肯多花钱、乱花钱,喜欢买样子好看价格便宜的东西,造假售假的人看准了农村人的心理特征,针对性地为农村市场开发山寨产品,导致农村假货泛滥。

三是农村人维权意识差。买了假货不知道维权,也不知道怎么维权,造假售假者有恃无恐。

四是监管部门打击力度不够,农村市场形成真空。尤其是一些分散偏远的地方,执法部门根本顾及不到,导致山寨货(假货)横行。

让伪劣商品远离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单纯的监管能杜绝的。只要有生存的土壤和利润空间,不法分子绝不会轻易丢掉广阔的农村市场。

首先,要不断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和辩别真伪的能力。各级政府部门要有针对性通过讲座、文化下乡、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其次,农村人要摒弃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性。保持艰苦朴素本色的同时,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买不能只看价钱。第三,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经常走下来,转一转,看一看,及时查处假冒伪劣,给不法分子无形的震摄力。


三水河2018

农村的山寨货真是真假难辨,怎么才能让这些伪劣商品远离农村市场?

山寨货真是让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入山寨坑,特别是农村地区,你们是否有跟我一样,吃个泡面是康帅博,喝个汽水气是雷碧?一样的包装不一样的味道,花着满汉全席的钱吃着咸菜的餐。内心有千万条马在奔腾!

我们如此痛恨怎么杜绝呢?特别是农村地区如何做到不出现、不购买、不使用呢?

不出现:从商品源头打击山寨,抓一个严惩一个,加大力度监督,一旦出现追究到底!

不够买:农村地区的居民也要做到拒绝购买山寨,不要贪图便宜,发现有山寨产品,取证然后像有关部门举报。

不使用:如果农村地区的朋友不小心买到山寨产品,要拒绝使用,向商家退货并且举办,要学会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想山寨货不流入农村,必须要官民结合,群众就是监督员。

更好内容请关注农公社!


农公社

农村的山寨货真假难辨,怎么才能让这些伪劣商品远离农村市场,对于这样的问题,农村农民工万岁只能说,伪劣商品想远离农村这个大舞台。一半句说不清,特别这些山寨假货在农村销路之广,老农民明明知道是假货,购买的人挺多。这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意挨。我举个例子你们看看实际情况。

特别在我们这一带农村,就拿老人抽的香烟来说,另售价10元一包的香烟,你要买假的香烟10元一条,也就是说1元一包,你说这些农村老人钱没钱,退休金没退休金,从小学会的唯一手艺又改不了,断烟又断不了怎么办,只有卖假烟抽,当然是经济实惠啦。占80%的老人都抽假烟,一个字穷,两个字特穷。等农民富了,假冒伪劣商品,自然远离农村市场。

我个人以为农村假货不断,与正品售出价格过高有关,物价上涨过快,造成假货泛滥。假货1元都有利润,难道正品两元不能供应消费者,偏偏还卖10元,这个问题当然是我个人的看法。

话归正题,要想彻底杜绝假货流入市场,只有从源头抓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泡根问低,绝不姑息。一年不是一个3.15这一天,而是在这一年365天中,天天3.15,这才是根本,谢谢!


农村农民话三农

在农村,尤其是在村上的小卖部,这类管理很难达到直面监管。再者是现在很多村子大多是没有见过世面的老人和小孩,所以村上的消费能力还是比较低。面对这类群体小卖部进货的时就会考虑低价,而不是品质,因为价格高就卖不出去!


再有就是这类小商品的进货渠道,这类村上的小商品大都在乡镇一级的批发商进货,货源渠道就最多只能保证货源质量,关于货品的品质、品牌就不能保证了,本人就曾买到过康帅傅的水,没办法,你不买,就没得喝……



还有就是孩子的需求,我们这边农村地区普遍经济困难,孩子们很多都是父母打工的留守儿童,缺乏监管,尤其在零食上,需求大,有一点点经济支配力,但是自制力、判断力一般,所以针对这类人群也就有商家推出了一些产品,质量吗,可想而知,品质就不提了……

简单的一些见闻,希望对大家了解事实有帮助,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夏白衣

农村的山寨货这么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农村需求比较大,这些山寨货都有相同的特点,包装精美,跟真品的包装极为相似,价格便宜,只有那些真品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价钱,农村人买这些东西要干吗?其实就是为了送礼,没有几个人是自己吃自己喝的,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难道你认为农村人分不出真假吗?只是为了面子,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要想假冒伪劣商品远离农村,根本还是要从思想上剔除送礼攀比好面子的陋习,逢年过节的,每家每户都要走亲戚,走亲戚就必须带礼物,为了不让自己丢面子,又不想花太多钱,就买了包装和知名品牌极为相似的山寨货,以为自己就有面子了,殊不知这就是害人害己的行为,而且最终的受害者,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啊。

亲朋好友之间多走动,本来就是为了联系感情的,礼物只是一个辅助,带多带少其实就是个象征意义,真心没必要攀比,带着心意问个好就行了。



阿萌有推荐


夙夜90

这个事情不好办,因为现在我们农村的年轻人购物都会去比较大的商场或者超市。而在农村集市上消费的大多是有岁数的爷爷奶奶大爷大妈。通常他们都是低收入人群平常省吃俭用惯了,而假冒伪劣产品却披着低价的外衣混淆视听。让他们觉得同样的物品能花很少的钱买到。想要杜绝还是要从根源查起杜绝货源。


hi嗨友仔

农村地处偏僻,对于山寨货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伪劣商品大多都很便宜。冲着这两点,不良商家丢掉诚信,见利忘义,这才出现了山寨货。对此,我认为建议乡政府大力宣传此事,提高农村老百姓的警惕性,莫贪小便宜以及由此带来的危险性;同时抵制伪劣商品、远离农村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