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山寨貨真假難辨,怎麼才能讓這些偽劣商品遠離農村市場?

一縷清風的憂傷

農村之所以出現這麼多的山寨貨,說白了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要想使這些假冒偽劣產品遠離農村市場,要雙管齊下來治理,既要從源頭上切斷山寨源,又要從思想上提高防騙意識。



一、切斷源頭

每年的3.15晚會都會曝光一大批的問題企業,而一些假冒產品也是層出不窮,像“康帥傅”、“椰對”,乍一看還真以為是“康師傅”方便麵和“椰樹”飲料。這種利用品牌效應投機取巧矇騙消費者的行為著實可恥,自己沒有一個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品牌,於是就藉助一些大眾熟悉的品牌在名字上稍加改動進行銷售,而對於大多數農村消費者來說,可能不會過多關注個別字眼、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信息,於是就想當然的買了。


對於這類山寨品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安全監察部門等應該加強監管,發現一例查處一例,嚴懲不貸。源頭註冊登記時就應嚴格審核把關,避免借雞生蛋的事情發生;日常安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不當行為應立即停業整頓。

二、提高辨別能力

山寨貨能橫行農村市場,不外乎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購買時消費者完全不知情,只是大致看了一眼,就被矇騙選購了。這種情況的只能是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看清品牌、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如果買到山寨食品或者過期的東西,被騙錢財事小,質量不過關吃壞身體事大!


第二種情況是明明看到不是平日看到的牌子,但是為了圖便宜而買。這種情況的在農村應該不在少數,很多農村人覺得超市東西太貴,還是村裡小商店賣的便宜,而且看似差不多的東西往往能差一半價格,於是毅然決然的選擇山寨貨。在這裡要勸誡大家,尤其是做兒女的要勸誡農村的父母,一定不要為了貪圖小便宜去選那些沒有品牌保證的東西,真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咱寧願不買,也不能要山寨。

拒絕山寨,除了靠監管,完全可以靠我們自己,如果大家都不去購買,那山寨便了無生機,必死無疑。


小十六123

加大清查力度

通過村民的舉報,食品質量局的檢查,對假冒偽劣產品的廠家進行徹底的清繳封殺。在法律上對假冒偽劣產品的處罰加大。並進行全面的批評,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讓想作假的不良商家聞風止步。


管理流動商販

農村假貨出現最多的地方無非就是在流動大集上了,每當大集那天,各地的流動商販就蜂蛹而至販賣假貨。這就要求當地的食品檢查,市場管理辦公室聯合出動,到到來的流動商販進行貨物檢查,防止出現假貨。

提高村民的辨別真偽的意識


朝陽小夥要進步

我經常做打假的工作,每年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假貨,從區域分佈看,農村山寨貨多是事實,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農村人的文化程序整體偏低,辯別真假的能力差。許多地方常年只有老人和婦女在家留守,完全沒有識假的能力,山寨貨(假貨)容易在這裡生存。

二是農村人更喜歡買便宜貨,山寨貨迎合了農村人的心理。農村人吃苦慣了,不肯多花錢、亂花錢,喜歡買樣子好看價格便宜的東西,造假售假的人看準了農村人的心理特徵,針對性地為農村市場開發山寨產品,導致農村假貨氾濫。

三是農村人維權意識差。買了假貨不知道維權,也不知道怎麼維權,造假售假者有恃無恐。

四是監管部門打擊力度不夠,農村市場形成真空。尤其是一些分散偏遠的地方,執法部門根本顧及不到,導致山寨貨(假貨)橫行。

讓偽劣商品遠離農村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單純的監管能杜絕的。只要有生存的土壤和利潤空間,不法分子絕不會輕易丟掉廣闊的農村市場。

首先,要不斷提高農村的文化水平和辯別真偽的能力。各級政府部門要有針對性通過講座、文化下鄉、廣告等多種形式進行教育。其次,農村人要摒棄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性。保持艱苦樸素本色的同時,要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買不能只看價錢。第三,執法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市場的監管,經常走下來,轉一轉,看一看,及時查處假冒偽劣,給不法分子無形的震攝力。


三水河2018

農村的山寨貨真是真假難辨,怎麼才能讓這些偽劣商品遠離農村市場?

山寨貨真是讓人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入山寨坑,特別是農村地區,你們是否有跟我一樣,吃個泡麵是康帥博,喝個汽水氣是雷碧?一樣的包裝不一樣的味道,花著滿漢全席的錢吃著鹹菜的餐。內心有千萬條馬在奔騰!

我們如此痛恨怎麼杜絕呢?特別是農村地區如何做到不出現、不購買、不使用呢?

不出現:從商品源頭打擊山寨,抓一個嚴懲一個,加大力度監督,一旦出現追究到底!

不夠買:農村地區的居民也要做到拒絕購買山寨,不要貪圖便宜,發現有山寨產品,取證然後像有關部門舉報。

不使用:如果農村地區的朋友不小心買到山寨產品,要拒絕使用,向商家退貨並且舉辦,要學會拿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要想山寨貨不流入農村,必須要官民結合,群眾就是監督員。

更好內容請關注農公社!


農公社

農村的山寨貨真假難辨,怎麼才能讓這些偽劣商品遠離農村市場,對於這樣的問題,農村農民工萬歲只能說,偽劣商品想遠離農村這個大舞臺。一半句說不清,特別這些山寨假貨在農村銷路之廣,老農民明明知道是假貨,購買的人挺多。這叫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意挨。我舉個例子你們看看實際情況。

特別在我們這一帶農村,就拿老人抽的香菸來說,另售價10元一包的香菸,你要買假的香菸10元一條,也就是說1元一包,你說這些農村老人錢沒錢,退休金沒退休金,從小學會的唯一手藝又改不了,斷煙又斷不了怎麼辦,只有賣假煙抽,當然是經濟實惠啦。佔80%的老人都抽假煙,一個字窮,兩個字特窮。等農民富了,假冒偽劣商品,自然遠離農村市場。

我個人以為農村假貨不斷,與正品售出價格過高有關,物價上漲過快,造成假貨氾濫。假貨1元都有利潤,難道正品兩元不能供應消費者,偏偏還賣10元,這個問題當然是我個人的看法。

話歸正題,要想徹底杜絕假貨流入市場,只有從源頭抓起,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泡根問低,絕不姑息。一年不是一個3.15這一天,而是在這一年365天中,天天3.15,這才是根本,謝謝!


農村農民話三農

在農村,尤其是在村上的小賣部,這類管理很難達到直面監管。再者是現在很多村子大多是沒有見過世面的老人和小孩,所以村上的消費能力還是比較低。面對這類群體小賣部進貨的時就會考慮低價,而不是品質,因為價格高就賣不出去!


再有就是這類小商品的進貨渠道,這類村上的小商品大都在鄉鎮一級的批發商進貨,貨源渠道就最多隻能保證貨源質量,關於貨品的品質、品牌就不能保證了,本人就曾買到過康帥傅的水,沒辦法,你不買,就沒得喝……



還有就是孩子的需求,我們這邊農村地區普遍經濟困難,孩子們很多都是父母打工的留守兒童,缺乏監管,尤其在零食上,需求大,有一點點經濟支配力,但是自制力、判斷力一般,所以針對這類人群也就有商家推出了一些產品,質量嗎,可想而知,品質就不提了……

簡單的一些見聞,希望對大家瞭解事實有幫助,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夏白衣

農村的山寨貨這麼多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農村需求比較大,這些山寨貨都有相同的特點,包裝精美,跟真品的包裝極為相似,價格便宜,只有那些真品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價錢,農村人買這些東西要幹嗎?其實就是為了送禮,沒有幾個人是自己吃自己喝的,在如今這個信息發達的社會,難道你認為農村人分不出真假嗎?只是為了面子,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要想假冒偽劣商品遠離農村,根本還是要從思想上剔除送禮攀比好面子的陋習,逢年過節的,每家每戶都要走親戚,走親戚就必須帶禮物,為了不讓自己丟面子,又不想花太多錢,就買了包裝和知名品牌極為相似的山寨貨,以為自己就有面子了,殊不知這就是害人害己的行為,而且最終的受害者,還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啊。

親朋好友之間多走動,本來就是為了聯繫感情的,禮物只是一個輔助,帶多帶少其實就是個象徵意義,真心沒必要攀比,帶著心意問個好就行了。



阿萌有推薦


夙夜90

這個事情不好辦,因為現在我們農村的年輕人購物都會去比較大的商場或者超市。而在農村集市上消費的大多是有歲數的爺爺奶奶大爺大媽。通常他們都是低收入人群平常省吃儉用慣了,而假冒偽劣產品卻披著低價的外衣混淆視聽。讓他們覺得同樣的物品能花很少的錢買到。想要杜絕還是要從根源查起杜絕貨源。


hi嗨友仔

農村地處偏僻,對於山寨貨缺乏辨別真假的能力,;偽劣商品大多都很便宜。衝著這兩點,不良商家丟掉誠信,見利忘義,這才出現了山寨貨。對此,我認為建議鄉政府大力宣傳此事,提高農村老百姓的警惕性,莫貪小便宜以及由此帶來的危險性;同時抵制偽劣商品、遠離農村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