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起源開封



在全國範圍內,首屈一指的第一大地方劇種,非豫劇莫屬。在近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深受百姓喜愛,還被西方國家稱為“中國歌劇”“東方詠歎調”;產生了許多豫劇陳素真、常香玉、馬金鳳等大師、名師、名旦。據統計,全國範圍內的豫劇劇團有1600多個,從業者達10多萬人。

豫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起源開封

豫劇起源於古都開封及周邊地區。宋代《東京夢華錄》裡記載,當時,開封勾欄瓦舍(相當於現代的戲院)遍佈全城。明代中後期,吸收秦腔等藝術形式得以進一步發展。清朝時期,梆子戲(豫劇)在河南尤其開封地區非常流行,並逐步形成了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以漯河為中心的沙河調四大唱腔。

豫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起源開封

民國時期,開封、鄭州、洛陽、商丘等地陸續出現演唱河南綁子的茶社、戲園、戲院,深受百姓的喜愛,也為喜歡戲曲的觀眾提供了欣賞的場所。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時,成立河南曲藝訓練班,對演員開始有了系統培養訓練,被譽為“河南綁子改革第一聲”。隨後,河南綁子進入了大繁榮時期。1934年、1935年,被後人稱為“現代豫劇之父”的樊粹庭創辦豫聲劇院,豫聲戲劇學社,開始對豫劇進行唱腔等方面的改革、劇目的整理等,使一向被稱為粗俗的河南綁子面目一新,也吸引了知識分子的關注。

豫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起源開封

抗日戰爭時期,樊粹庭和陳素真等綁子演員們護身於抗戰中,為抗戰鼓與呼,為抗戰進行義演募捐,編寫抗戰劇目《滌恥血》、《伉儷箭》、《克敵榮歸》,激發全民抗戰的熱情,被稱為愛國之模範。解放戰爭期間,如常香玉、崔蘭田等大師分別成立自己的劇社,到全國各地演出,使河南綁子有了向其他戲曲流派學習交流的機會。

豫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起源開封

新中國成立後,河南綁子正式改名為豫劇,全國各地紛紛成立豫劇劇團,新編曲目、劇目也大量湧現,豫劇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光。從民國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展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有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六大豫劇名旦;還有張岫雲的張派,徐豔琴的徐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蘭的王派,安金鳳的安派等旦角五個流派;趙義庭、王素君、王希玲和劉法印等小生四大流派;唐玉成、唐喜成、劉忠河、劉新民和李樹建等鬚生五大流派;李斯忠的李派、吳心平的吳派等黑臉兩大流派;牛得草的牛派、高興旺的高派等丑角兩大流派;王二順的王派等武生流派。


豫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起源開封

豫劇是中國第一大戲劇劇種,位列“戲劇三鼎甲”之榜眼位置,僅次於京劇。對於喜愛豫劇的戲迷們來說,提及豫劇唱段可說如數家珍。傳統劇目中有《春秋配》、《梵王宮》、《三上轎》、《黃鶴樓》、《三拂袖》、《滌恥血》、《桃花庵》、《對花槍》、《天地配》、《鍘美案》、《龍鳳令》、《玉虎墜》、《十面埋伏》、《南陽關》、《金囍記》、《賀后罵殿》、《對繡鞋》、《天國盛會》、《秦雪梅》、《三上關》、《女貞花》、《劈山救母》、《抬花轎》、《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五世請纓》、《七品芝麻官》、《打金枝》、《三哭殿》、《大祭樁》、《劉墉下南京》、《五女拜壽》、《冥夢淚》、《大登殿》、《白蛇傳》、《程嬰救孤》、《清風亭》、(《玉簪記》等。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香魂女》、《焦裕祿》等。而且多部還拍成了戲曲藝術片,曾在全國放映。2006年,豫劇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