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與蘇南的經濟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關心糧食和蔬菜

蘇南跟蘇北經濟差距之所以這麼大,我認為有5大原因,分別是歷史積澱,政策偏向,交通因素,城市輻射,以及外資利用。

下面我們就根據這五方面來一一分析一下。


一、歷史積澱

蘇南在歷史上一直是魚米之鄉,是中國的經濟重地,歷史上當蘇州已經是一個很富饒城市的時候,當時上海還只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特別是歷史上蘇南輕工業非常發達,這種歷史的積累不僅讓蘇南擁有比較好的工商業基礎,更重要的是商業意識比較強,。

與蘇南相比,蘇北在歷史上戰亂相對比較多,商業環境也沒有蘇南好,所以工業及商業基礎相對比較薄弱。



二、政策偏向

江蘇在過去幾十年,政策方面一直是向蘇南傾斜。

一方面是政治傾斜,像蘇州、南京、無錫的市委書記,一般都是江蘇省委的常委,而且江蘇省委當中很多高官都是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這幾個城市當中升上去的,這就讓這些城市有更多的政治資源。

另一方面是稅收政策的傾向,蘇南為了引進更多的投資,有很多工業園區多實行低稅率,而蘇北能享受到低稅率的政策就相對比較少。

再一方面就是金融政策的傾向,蘇南地區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獲得了很多國家低息貸款,這些低息貸款對於促進蘇南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而蘇北大多都是享受不到這種政策的。

還有一個就是土地政策的傾向,國家對耕地的限制比較嚴,不能隨便拿土地來開發,一般每個省都有建設用地的指標和耕地面積紅線。像在江蘇省內,蘇北很多土地都是用於耕地保護,而用於工業建設的土地指標,更多偏向於蘇南。

三、交通因素

交通方面蘇南地區水陸空都非常發達,特別是水路跟高速公路密度非常大,這種便利的交通對於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與蘇南形成對比的是,蘇北的交通前幾年是相對比較落後的,只是最近幾年交通才慢慢發展起來。

對於交通等方面的差距,我們不過多解釋,大家可以看下下面這個圖就知道了。



四、城市輻射。

城市輻射也可以說是地理位置好吧,最近幾十年蘇南的快速發展,與上海的輻射分不開,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城市,是我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像上海這種級別的城市及輻射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上海的輻射之下,長三角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集群,各城市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配置。

與蘇楠相反的是,蘇北缺乏大城市的輻射,也沒有形成城市群,幾個城市之間都是單打獨鬥,所以力量很單薄。

五、外資利用

在外資利用方面,蘇南一直處於全國前列,特別是像蘇州這種外資企業比較多的城市,外資的投資對於城市經濟的發展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像蘇州就有很多新加坡工業園區,臺灣工業園區等,大量的外資投資直接拉動了自己城市的經濟發展。

相反,蘇北利用外資的能力是相對比較弱的,我們可以看一下2015年江蘇13個城市利用外資的情況。



從這個表當中我們可以看出,蘇北的5個城市,徐州,連雲港,淮安,鹽城,宿遷,在2015年前11個月利用的外資總共是38.72億美元,佔整個江蘇的18.3%;而光蘇州一個城市利用外資的總額就比整個蘇北多出17億美元。

當然,蘇南與蘇北之間的巨大經濟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就不一一的給大家詳細去解釋了。

儘管目前蘇北跟蘇南之間的經濟差距比較大,但這種差距只是相對於內部來說,蘇北跟蘇南差距大,並不代表蘇北就很差勁,實際上從全國範圍來看,蘇北的經濟實力還是比較強的,蘇北五個城市,GDP全部進入全國一百強,就連整個江蘇省GDP最後一名宿遷,都排在全國第90位。

所以說,蘇北經濟弱,那只是相對於蘇南來說,從整體來說蘇北的實力也不差。


貸款教授

一 政策的傾斜與區域定位不同

都說要致富先修路,就拿江南江北鐵路來對比,蘇南五市(蘇錫常鎮寧)之間有3條鐵路線: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城際,而且準備另建一條沿江城際鐵路;而江北三市(揚泰通)之間只有一條斷頭的寧啟鐵路,而且是單線運行的有木有,速度可以說是蝸牛。這樣的話江南的雙向6條線和江北1條線(6線中幾乎每一條都比江北那條強,很多都是高鐵,動車),以這樣劣勢的條件江北三市的GDP幾乎接近蘇南五市的三分之一也沒多大丟人的。

再貼一張2016年江蘇省政府剛出的《江蘇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裡面的圖:看看江北大片的限制開發區域,為了全省的糧食保障,你懂得!

二長江分兩岸,水運歷史作用大

習慣上,把長江以南的五個城市,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稱為蘇南。把江蘇最北邊的四個城市,徐州、淮安、宿遷、連雲港叫做蘇北。南通、泰州、揚州、鹽城叫為蘇中。可以發現長江對於整個江蘇省的劃分位置的重要,長江歷史上都是運河,為沿線百姓謀福利,得益於歷史原因,蘇南發展整體富裕。

三 區域位置佔優勢,蘇南與蘇北相鄰的省經濟差距大。

蘇南緊靠上海,上海的金融地位舉足輕重,改革開放後上海更是以迅猛的速度發展,作為上海的後花園,蘇州與南京會有更多優質產品流入上海,蘇南與上海就有更多的往來,促進了當地交通大發展與就業,也吸引了外來人口。蘇北靠著山東,背後的大哥經濟不好,蘇北整體就比較尷尬。


肖傑說

蘇北地區,不管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一直都是一個尷尬的存在,這個和蘇北地區的地理屬性有很大關係。

其實蘇南和蘇北是完全不一樣的,蘇南屬於長江流域,蘇北則屬於淮河流域。和江蘇同樣的還有安徽,分皖南皖北,皖北屬淮河流域,皖南屬長江流域。所以皖北和蘇北應該放在一起看。那麼可能有人會問了,豫南也有很大一片屬於淮河流域,那為什麼豫南呈現的情況和皖北、蘇北不一樣呢?

關鍵原因有兩個,一是相較於長江流域南北多山,淮河流域中下游(加上黃河中下游,除山東外,豫南在淮河上游,影響沒那麼大)都是平地,這造成一個後果就是淮河流域因為自身的原因和黃河的影響,水患頻仍,所以歷史上治黃治淮一直都是各朝各代的大事,主席還在建國後題過一定好治理好淮河的詞。水患同時還會帶來土壤鹽鹼化(程度不同,像蘭考那種屬於非常嚴重的了)使土地產出不高。還有就是因為無山,尤其是沿海無山,使蘇北地區無良港(現在知道亞歐大陸橋的起點連雲港為何不在一帶一路中了吧?),無法進行海外貿易,被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甚至福建地區所壓制。

另外一個原因,我們都知道有個說法叫得中原者得天下,但這個中原和地理上的中原不同,地理上的中原就是以河南為主的地區,說法中的中原則包括從鄭州到徐州,從黃河到淮河之間的大平原地區都算在內。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還有一句話,守江必守淮。相較於河南地區的平原,皖北和蘇北地區有一個特點就是河汊縱橫(所以臺兒莊大捷是有地理基礎的,放到開封鄭州,就只能決黃河的口人為製造水網),這對北方的騎兵或機械化部隊行軍作戰形成了天然的障礙,因此這一帶更容易成為南北軍政平衡線,河南地區的平衡線則要南移至大別山北麓和襄陽地區。總是戰亂四起的地方,經濟要想富庶到如長期和平的地區,顯然是不可能的。

蘇北皖北也不是沒有機會,比如京杭大運河,但水患影響下維護成本很高。待到沿海航運興起後,大運河的地位就大大下降了。


成孝良

蘇北蘇南的造成今天的差距的原因很多,總結一下:

1.歷史原因,中國歷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將中國的經濟中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而蘇北地區大部分處在江淮之間,按道理來說這個地區的發展應該很好才對呀。但是中國古代太多次的南北對質是以長江為界。長江在古代是天塹很難打過去,江北到淮河就經常是主戰場。


比如五代十國時期,後周與南唐的邊界是以淮河為界,後周太祖郭威時期攻打南唐,長江到淮河之間遍地戰火,很多城市都遭受屠城,人民流離失所,怎麼能安心發展。而江南地區經常是作為國家首都來建設的,比如南京,蘇州都做過國都,那他們的建設肯定走在全國前列,也能夠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彙集。

2.自然環境的影響,歷史上多次發生黃河奪淮,淮河經過數百年侵擾,水系發生重大變化。淮河在建國前都是一個不安分的存在,經常洪水氾濫,豫東,皖北,蘇北都很受影響。經常災民遍地,到處逃難。辛苦種的糧食都被洪水沖走了,吃不飽的饑民談什麼發展。建國後才大力治理淮河和洪澤湖,現在基本沒有洪水氾濫的威脅了。而蘇南地區少有自然災害,而且水資源豐富卻沒有水災影響。



3.政策的影響,上海這個直轄市一直作為中國的一個對外窗口存在著,他的發展肯定要走在前列。蘇南地區靠近這個聚寶盆,自然發展受到他的積極影響。還有一個政策上的傾斜,還有比如經過蘇南每個城市的京滬高鐵早在11年就通車了,長江以北出了徐州,其他城市目前沒有一寸高鐵。我們再來看下14年出了《江蘇整體功能區規劃》
為了保證糧食供應,蘇北大部分都是不能動的農產品生產區。現在社會工業發展的價值相對農業來說肯定要高的多了。

4.蘇南的人民真的很勤勞,七八十歲還要出去打工掙錢的很多,而且他們的家庭條件並不是不好才出去的,而是為了工作掙錢。這也是蘇南地區的工業形式允許的,畢竟蘇南大部分都是輕工業,老年人可從事的工作很多,比如給小公司做個飯,服裝廠疊個衣服等等。當然這裡不是說蘇北人不勤勞,主要蘇北地區缺少這些能夠從事的工作,畢竟土地並不需要太多人伺候了。


嘉哥在行動

作為一個江蘇人,對於這個話題還是有自己的一些真實,為什麼蘇北和蘇南經濟差距那麼大,我就來給大家談談我的想法,分下面這幾個方面。



1.地勢因素

蘇南地區平原地區面積佔有一大半,擁有廣闊的太湖平原,水網密集,自古以來水運較為發達。蘇北地區水運在宋朝時候逐步衰弱,由於宋朝時候充掘開黃河,企圖“以水當兵”,導致昔日繁華的兩淮地區毀於一旦。後期大運河堵塞,在清朝沒有趕上發展的潮流。



2.交通因素

蘇南地區有三條鐵路線,分別是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還有目前籌劃的北沿江鐵路,而蘇北只有一條寧啟鐵路,鐵路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地區的發展,各類資源類大多數都是靠鐵路完成。

3.地理位置因素

蘇南的地理位置是最重要原因,臨近上海經濟輻射區,特別是在經濟產業的佈局上,我們所知道的蘇州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主要受益上海的發展,還有蘇南有南京的優秀的經濟底子配合。而蘇北地區靠近山東和安徽,受限程度較大。



4.國家政策因素

國家的很多發展政策大多數都是放在蘇南,出口加工區,試驗區,外資政策鼓勵。蘇北雖然很多政策鼓勵也有,但是大多數集中的還是一些落後產能,一些大型重工業為主,我在蘇南很明顯感覺到,以前的蘇南很多重汙染的企業全部轉移到蘇北。

上面說了這四點因素強調了蘇南比蘇北強,可是也有一種重要的問題就是,其實拿蘇北的GDP在全國比的話,其實一點都不差,比如鹽城在全國排名在50以前,徐州的GDP總值超過蘇南的常州和鎮江。

所以在這個方面說不能說蘇北不好,只能說蘇南太強。


道破天際

蘇北和蘇南一直是我們江蘇熱議的話題,也是江蘇內在矛盾重點所在,蘇北蘇南之間的爭議都讓全國人民看起了笑話。

蘇北蘇南經濟的差距,應該歸結於很多方面,文化,交通,政策,飲食,地理位置等等。

政策


江蘇的農地紅線,讓蘇中、蘇北來保。而蘇南可以將大量的土地用於工業與商業開發。

國家給予江蘇的很多重大項目和試點,均放在蘇南,導致了經濟進一步的拉大。

文化


由於一些特定歷史原因,江蘇在文化,飲食,語音方面基本可以一分為三。蘇錫常為代表的狹義蘇南是核心吳語區,講的是吳儂軟語,地緣上與上海、浙江更顯親近。揚州、南京、淮安等地的方言則是江淮官話。方言特色上倒是更傾向於安徽地區。 至於最北部的徐州、連雲港等地,則講的是北方方言。

蘇南蘇北飲食上鮮明的分為了蘇錫菜系與淮揚菜系,前者講究用料,製作精細、口味鮮甜;後者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口味平和清鮮。

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蘇南的鐵路,高鐵,高速公路已經遠遠的把蘇北甩在了後面。使蘇北失去了經濟發展的優先性。


隨著對蘇北慢慢的崛起,政策上的越來越重視,這個差距會慢慢的減小,也希望蘇北蘇南之間相處的更和諧,共同為江蘇明天譜寫更華麗的篇章!


平凡and遠方

蘇北和蘇南差距是很大,這也是很多人說蘇北窮的原因,蘇北相比蘇南是很窮,那是在省內,出了江蘇省,蘇北可不差,蘇北歷史上也是很繁華的,沒有多少工業的古代,蘇北是天下糧倉。一馬平川,真的是可以收一年吃三年,那時蘇南水患不斷,日子真的不好過,歷史上黃河的一次決口,改變了蘇南蘇北的經濟,蘇北的歷史基本被全部掩埋!尤其改革開放以後,蘇北還在糾結姓資還是姓社的時候,蘇南已經放開大步發展了,鄉鎮企業的崛起吸引大批外資的入住,把蘇南和蘇北的距離拉的越來越遠,江蘇為經濟強省,但蘇北除徐州外無鐵路無高鐵,高速公路也只有京滬線路過,不過現在已經好了,蘇北的高鐵網馬上建城,京滬二線也馬上好了,江蘇十三市二小時生活圈很快會形成,勤勞的江蘇人們會創造一個更加美麗繁華的世界!


雪兔2670

蘇南蘇北有差距必須承認,隔一條百十米寬的長江自然條件,自然生態並無太大的變化,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思想上,理念上,文化上!蘇北人能吃苦是共識,為什麼能吃苦還不富?蘇南人在文化上已遙遙領先,蘇南人有文化愛學習是為了經濟發展趕超先進,蘇北人拚命讀書是為了跳農門,去當官,蘇北人在各地當官的人數大大超過了蘇南人,蘇錫常有幾個在徐淮鹽做官的?這就是觀念上的落後!蘇北人小農經濟思想,出人頭地意識,升官發財傳統,小富即安習俗,制約著人的發展理念,為什麼蘇北出了那麼多幹部卻發展不了經濟?為什麼蘇北人跳出蘇北卻能做大事當大官?轉變觀念,提高文化層次,打破傳統的陋習還需要下功夫,花氣力!

蘇南相較蘇北,主要地理位置的優勢,背靠上海,交通,物流,航空航運成本,綜合方方面面,人家投資當然越近越好,不可能選擇更遠的江北,這是主要原因


巖巖144922117

1⃣️地理位置

蘇北包括江蘇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即鹽城,南通,楊州,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泰州8個省轄市。

蘇南包括長江以南的所有地區,即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5市。

蘇南屬於江南地區,中國歷史上最富庶的地區,根基深厚,發展比蘇北要容易的多。


2⃣️交通差異

致富先修路,蘇南五市之間有3條鐵路線: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城際,而且準備另建一條沿江城際鐵路。

江北三市之間只有一條斷頭的寧啟鐵路,而且是單線運行的有木有,速度可以說是蝸牛🐌。

3⃣️經濟差異

蘇南的經濟的內生動力和外部推力較強,投資,消費和淨出口三大需求對經濟的支撐均高於蘇北。

蘇北一直以農業,漁業為主導產業,工業基礎相對薄弱。


小七的溫暖

蘇南蘇北因長江而分,經濟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也因江而分。

由於地理原因,長江下游呈現北岸泥沙淤積,而南岸則多是優良深港的情勢,這在改革開放之時,對於招商引資尤為重要,吸引了很多臺灣,新加坡的公司來蘇南投資建廠。

另外蘇南地區在改革開放之時,鄉鎮企業遍地開花,而蘇北依舊以農業為主,所以國家政策便傾向於把蘇南建設成為工業化基地,而蘇北則是重要的糧副產品基地。

由此看來,蘇南,蘇北出現較大的經濟差便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