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与苏南的经济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关心粮食和蔬菜

苏南跟苏北经济差距之所以这么大,我认为有5大原因,分别是历史积淀,政策偏向,交通因素,城市辐射,以及外资利用。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五方面来一一分析一下。


一、历史积淀

苏南在历史上一直是鱼米之乡,是中国的经济重地,历史上当苏州已经是一个很富饶城市的时候,当时上海还只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特别是历史上苏南轻工业非常发达,这种历史的积累不仅让苏南拥有比较好的工商业基础,更重要的是商业意识比较强,。

与苏南相比,苏北在历史上战乱相对比较多,商业环境也没有苏南好,所以工业及商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二、政策偏向

江苏在过去几十年,政策方面一直是向苏南倾斜。

一方面是政治倾斜,像苏州、南京、无锡的市委书记,一般都是江苏省委的常委,而且江苏省委当中很多高官都是从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这几个城市当中升上去的,这就让这些城市有更多的政治资源。

另一方面是税收政策的倾向,苏南为了引进更多的投资,有很多工业园区多实行低税率,而苏北能享受到低税率的政策就相对比较少。

再一方面就是金融政策的倾向,苏南地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获得了很多国家低息贷款,这些低息贷款对于促进苏南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苏北大多都是享受不到这种政策的。

还有一个就是土地政策的倾向,国家对耕地的限制比较严,不能随便拿土地来开发,一般每个省都有建设用地的指标和耕地面积红线。像在江苏省内,苏北很多土地都是用于耕地保护,而用于工业建设的土地指标,更多偏向于苏南。

三、交通因素

交通方面苏南地区水陆空都非常发达,特别是水路跟高速公路密度非常大,这种便利的交通对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苏南形成对比的是,苏北的交通前几年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只是最近几年交通才慢慢发展起来。

对于交通等方面的差距,我们不过多解释,大家可以看下下面这个图就知道了。



四、城市辐射。

城市辐射也可以说是地理位置好吧,最近几十年苏南的快速发展,与上海的辐射分不开,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像上海这种级别的城市及辐射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上海的辐射之下,长三角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集群,各城市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配置。

与苏楠相反的是,苏北缺乏大城市的辐射,也没有形成城市群,几个城市之间都是单打独斗,所以力量很单薄。

五、外资利用

在外资利用方面,苏南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像苏州这种外资企业比较多的城市,外资的投资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像苏州就有很多新加坡工业园区,台湾工业园区等,大量的外资投资直接拉动了自己城市的经济发展。

相反,苏北利用外资的能力是相对比较弱的,我们可以看一下2015年江苏13个城市利用外资的情况。



从这个表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北的5个城市,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在2015年前11个月利用的外资总共是38.72亿美元,占整个江苏的18.3%;而光苏州一个城市利用外资的总额就比整个苏北多出17亿美元。

当然,苏南与苏北之间的巨大经济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就不一一的给大家详细去解释了。

尽管目前苏北跟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大,但这种差距只是相对于内部来说,苏北跟苏南差距大,并不代表苏北就很差劲,实际上从全国范围来看,苏北的经济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苏北五个城市,GDP全部进入全国一百强,就连整个江苏省GDP最后一名宿迁,都排在全国第90位。

所以说,苏北经济弱,那只是相对于苏南来说,从整体来说苏北的实力也不差。


贷款教授

一 政策的倾斜与区域定位不同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就拿江南江北铁路来对比,苏南五市(苏锡常镇宁)之间有3条铁路线: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而且准备另建一条沿江城际铁路;而江北三市(扬泰通)之间只有一条断头的宁启铁路,而且是单线运行的有木有,速度可以说是蜗牛。这样的话江南的双向6条线和江北1条线(6线中几乎每一条都比江北那条强,很多都是高铁,动车),以这样劣势的条件江北三市的GDP几乎接近苏南五市的三分之一也没多大丢人的。

再贴一张2016年江苏省政府刚出的《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里面的图:看看江北大片的限制开发区域,为了全省的粮食保障,你懂得!

二长江分两岸,水运历史作用大

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的五个城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称为苏南。把江苏最北边的四个城市,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叫做苏北。南通、泰州、扬州、盐城叫为苏中。可以发现长江对于整个江苏省的划分位置的重要,长江历史上都是运河,为沿线百姓谋福利,得益于历史原因,苏南发展整体富裕。

三 区域位置占优势,苏南与苏北相邻的省经济差距大。

苏南紧靠上海,上海的金融地位举足轻重,改革开放后上海更是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作为上海的后花园,苏州与南京会有更多优质产品流入上海,苏南与上海就有更多的往来,促进了当地交通大发展与就业,也吸引了外来人口。苏北靠着山东,背后的大哥经济不好,苏北整体就比较尴尬。


肖杰说

苏北地区,不管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一直都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这个和苏北地区的地理属性有很大关系。

其实苏南和苏北是完全不一样的,苏南属于长江流域,苏北则属于淮河流域。和江苏同样的还有安徽,分皖南皖北,皖北属淮河流域,皖南属长江流域。所以皖北和苏北应该放在一起看。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了,豫南也有很大一片属于淮河流域,那为什么豫南呈现的情况和皖北、苏北不一样呢?

关键原因有两个,一是相较于长江流域南北多山,淮河流域中下游(加上黄河中下游,除山东外,豫南在淮河上游,影响没那么大)都是平地,这造成一个后果就是淮河流域因为自身的原因和黄河的影响,水患频仍,所以历史上治黄治淮一直都是各朝各代的大事,主席还在建国后题过一定好治理好淮河的词。水患同时还会带来土壤盐碱化(程度不同,像兰考那种属于非常严重的了)使土地产出不高。还有就是因为无山,尤其是沿海无山,使苏北地区无良港(现在知道亚欧大陆桥的起点连云港为何不在一带一路中了吧?),无法进行海外贸易,被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甚至福建地区所压制。

另外一个原因,我们都知道有个说法叫得中原者得天下,但这个中原和地理上的中原不同,地理上的中原就是以河南为主的地区,说法中的中原则包括从郑州到徐州,从黄河到淮河之间的大平原地区都算在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还有一句话,守江必守淮。相较于河南地区的平原,皖北和苏北地区有一个特点就是河汊纵横(所以台儿庄大捷是有地理基础的,放到开封郑州,就只能决黄河的口人为制造水网),这对北方的骑兵或机械化部队行军作战形成了天然的障碍,因此这一带更容易成为南北军政平衡线,河南地区的平衡线则要南移至大别山北麓和襄阳地区。总是战乱四起的地方,经济要想富庶到如长期和平的地区,显然是不可能的。

苏北皖北也不是没有机会,比如京杭大运河,但水患影响下维护成本很高。待到沿海航运兴起后,大运河的地位就大大下降了。


成孝良

苏北苏南的造成今天的差距的原因很多,总结一下:

1.历史原因,中国历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将中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而苏北地区大部分处在江淮之间,按道理来说这个地区的发展应该很好才对呀。但是中国古代太多次的南北对质是以长江为界。长江在古代是天堑很难打过去,江北到淮河就经常是主战场。


比如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与南唐的边界是以淮河为界,后周太祖郭威时期攻打南唐,长江到淮河之间遍地战火,很多城市都遭受屠城,人民流离失所,怎么能安心发展。而江南地区经常是作为国家首都来建设的,比如南京,苏州都做过国都,那他们的建设肯定走在全国前列,也能够吸引各方面的人才汇集。

2.自然环境的影响,历史上多次发生黄河夺淮,淮河经过数百年侵扰,水系发生重大变化。淮河在建国前都是一个不安分的存在,经常洪水泛滥,豫东,皖北,苏北都很受影响。经常灾民遍地,到处逃难。辛苦种的粮食都被洪水冲走了,吃不饱的饥民谈什么发展。建国后才大力治理淮河和洪泽湖,现在基本没有洪水泛滥的威胁了。而苏南地区少有自然灾害,而且水资源丰富却没有水灾影响。



3.政策的影响,上海这个直辖市一直作为中国的一个对外窗口存在着,他的发展肯定要走在前列。苏南地区靠近这个聚宝盆,自然发展受到他的积极影响。还有一个政策上的倾斜,还有比如经过苏南每个城市的京沪高铁早在11年就通车了,长江以北出了徐州,其他城市目前没有一寸高铁。我们再来看下14年出了《江苏整体功能区规划》
为了保证粮食供应,苏北大部分都是不能动的农产品生产区。现在社会工业发展的价值相对农业来说肯定要高的多了。

4.苏南的人民真的很勤劳,七八十岁还要出去打工挣钱的很多,而且他们的家庭条件并不是不好才出去的,而是为了工作挣钱。这也是苏南地区的工业形式允许的,毕竟苏南大部分都是轻工业,老年人可从事的工作很多,比如给小公司做个饭,服装厂叠个衣服等等。当然这里不是说苏北人不勤劳,主要苏北地区缺少这些能够从事的工作,毕竟土地并不需要太多人伺候了。


嘉哥在行动

作为一个江苏人,对于这个话题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真实,为什么苏北和苏南经济差距那么大,我就来给大家谈谈我的想法,分下面这几个方面。



1.地势因素

苏南地区平原地区面积占有一大半,拥有广阔的太湖平原,水网密集,自古以来水运较为发达。苏北地区水运在宋朝时候逐步衰弱,由于宋朝时候充掘开黄河,企图“以水当兵”,导致昔日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后期大运河堵塞,在清朝没有赶上发展的潮流。



2.交通因素

苏南地区有三条铁路线,分别是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还有目前筹划的北沿江铁路,而苏北只有一条宁启铁路,铁路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地区的发展,各类资源类大多数都是靠铁路完成。

3.地理位置因素

苏南的地理位置是最重要原因,临近上海经济辐射区,特别是在经济产业的布局上,我们所知道的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受益上海的发展,还有苏南有南京的优秀的经济底子配合。而苏北地区靠近山东和安徽,受限程度较大。



4.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的很多发展政策大多数都是放在苏南,出口加工区,试验区,外资政策鼓励。苏北虽然很多政策鼓励也有,但是大多数集中的还是一些落后产能,一些大型重工业为主,我在苏南很明显感觉到,以前的苏南很多重污染的企业全部转移到苏北。

上面说了这四点因素强调了苏南比苏北强,可是也有一种重要的问题就是,其实拿苏北的GDP在全国比的话,其实一点都不差,比如盐城在全国排名在50以前,徐州的GDP总值超过苏南的常州和镇江。

所以在这个方面说不能说苏北不好,只能说苏南太强。


道破天际

苏北和苏南一直是我们江苏热议的话题,也是江苏内在矛盾重点所在,苏北苏南之间的争议都让全国人民看起了笑话。

苏北苏南经济的差距,应该归结于很多方面,文化,交通,政策,饮食,地理位置等等。

政策


江苏的农地红线,让苏中、苏北来保。而苏南可以将大量的土地用于工业与商业开发。

国家给予江苏的很多重大项目和试点,均放在苏南,导致了经济进一步的拉大。

文化


由于一些特定历史原因,江苏在文化,饮食,语音方面基本可以一分为三。苏锡常为代表的狭义苏南是核心吴语区,讲的是吴侬软语,地缘上与上海、浙江更显亲近。扬州、南京、淮安等地的方言则是江淮官话。方言特色上倒是更倾向于安徽地区。 至于最北部的徐州、连云港等地,则讲的是北方方言。

苏南苏北饮食上鲜明的分为了苏锡菜系与淮扬菜系,前者讲究用料,制作精细、口味鲜甜;后者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

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苏南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已经远远的把苏北甩在了后面。使苏北失去了经济发展的优先性。


随着对苏北慢慢的崛起,政策上的越来越重视,这个差距会慢慢的减小,也希望苏北苏南之间相处的更和谐,共同为江苏明天谱写更华丽的篇章!


平凡and远方

苏北和苏南差距是很大,这也是很多人说苏北穷的原因,苏北相比苏南是很穷,那是在省内,出了江苏省,苏北可不差,苏北历史上也是很繁华的,没有多少工业的古代,苏北是天下粮仓。一马平川,真的是可以收一年吃三年,那时苏南水患不断,日子真的不好过,历史上黄河的一次决口,改变了苏南苏北的经济,苏北的历史基本被全部掩埋!尤其改革开放以后,苏北还在纠结姓资还是姓社的时候,苏南已经放开大步发展了,乡镇企业的崛起吸引大批外资的入住,把苏南和苏北的距离拉的越来越远,江苏为经济强省,但苏北除徐州外无铁路无高铁,高速公路也只有京沪线路过,不过现在已经好了,苏北的高铁网马上建城,京沪二线也马上好了,江苏十三市二小时生活圈很快会形成,勤劳的江苏人们会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繁华的世界!


雪兔2670

苏南苏北有差距必须承认,隔一条百十米宽的长江自然条件,自然生态并无太大的变化,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思想上,理念上,文化上!苏北人能吃苦是共识,为什么能吃苦还不富?苏南人在文化上已遥遥领先,苏南人有文化爱学习是为了经济发展赶超先进,苏北人拚命读书是为了跳农门,去当官,苏北人在各地当官的人数大大超过了苏南人,苏锡常有几个在徐淮盐做官的?这就是观念上的落后!苏北人小农经济思想,出人头地意识,升官发财传统,小富即安习俗,制约着人的发展理念,为什么苏北出了那么多干部却发展不了经济?为什么苏北人跳出苏北却能做大事当大官?转变观念,提高文化层次,打破传统的陋习还需要下功夫,花气力!

苏南相较苏北,主要地理位置的优势,背靠上海,交通,物流,航空航运成本,综合方方面面,人家投资当然越近越好,不可能选择更远的江北,这是主要原因


岩岩144922117

1⃣️地理位置

苏北包括江苏长江以北的所有地区,即盐城,南通,杨州,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泰州8个省辖市。

苏南包括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即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市。

苏南属于江南地区,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地区,根基深厚,发展比苏北要容易的多。


2⃣️交通差异

致富先修路,苏南五市之间有3条铁路线: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而且准备另建一条沿江城际铁路。

江北三市之间只有一条断头的宁启铁路,而且是单线运行的有木有,速度可以说是蜗牛🐌。

3⃣️经济差异

苏南的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较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支撑均高于苏北。

苏北一直以农业,渔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小七的温暖

苏南苏北因长江而分,经济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也因江而分。

由于地理原因,长江下游呈现北岸泥沙淤积,而南岸则多是优良深港的情势,这在改革开放之时,对于招商引资尤为重要,吸引了很多台湾,新加坡的公司来苏南投资建厂。

另外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之时,乡镇企业遍地开花,而苏北依旧以农业为主,所以国家政策便倾向于把苏南建设成为工业化基地,而苏北则是重要的粮副产品基地。

由此看来,苏南,苏北出现较大的经济差便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