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该不该重建?

末起名

先讲一个故事,那是在1895年,圆明园遭遇劫难后的三十五年后,一个准备“公车上书”的学子来到了圆明园,他叫康有为,在当年的日记中他记载下了这样的话语:“虽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寿山福海,尚有无数亭殿。竟日仅能游其一角。有白石楼一座三层,玲珑门户,刻画花卉,并是欧式”。从他的这段话中可以得到一个历史信息,就说此事的圆明园虽然已经被烧毁,荒草满地,但是还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的亭台楼阁没有损坏,他也列举了在福海那边就保存比较完好,而且西洋楼的主体建筑都保存完好。

但是仅仅过去了百年,如今这个园子真的是荡然无存了。你如今去圆明园遗址公园几乎片瓦无存。经过梳理,原来这座园子在康有为探访过之后又曾遭遇了几大劫难才有了如今的“胜景”,咱盘点一下:

NO1,火劫:英法联军主导开辟毁园之先河,然而周遭土匪,百姓,守园官兵等发扬了不拿白不拿的精神,跟着趁火打劫是相当的起劲。仿佛是一场“全民盛宴”。

NO2,木劫:1900年八国联军又来折腾圆明园再次被进一步捣毁,因为出现了权利真空,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国人胆子更加大了,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建筑、木桥的柱桩锯断拆走给自己家修建门窗座椅板凳,就连园内的树木也开始被砍伐一空。

NO3,石劫:溥仪曾说过,在民国时期各路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石料厂了,他们疯狂的从这里盗取大量建筑构件,把那些精美的石制构件全部拉走,最有名的就是张学良,据说他拉走了十几大车,给他爹张作霖修建坟墓。周围的大学等单位也从这里拉走了N多石料,比如现在北京大学就还有很多的圆明园遗存。

NO4,土劫:经历了三劫后的圆明园只幸存了水系和建筑雏形,但最后的土劫让圆明园彻底的面目全非,1940年后大量农户进入到这里,开始平山填湖并造田种稻。山形水系遭到严重破坏。于是成了现在的样子。

所以,这样的圆明园还有重建的必要吗?有吗?还有吗?!

下面上一组照片,就是在石劫期间前的老照片。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大家看看吧。


老猪的碎碎念

当然不该!回答这个之前,我想问,

为什么要重建?重建的意义何在?恢复我天朝上国的富丽堂皇,还是向世界昭示我们有钱,有能力再造一个圆明园了?

圆明园是一个政府腐败无能、没落覆灭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族入侵、国家衰败落垂亡的象征。现在的这个样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例证,时刻提醒中国人,我们曾经遭受过什么样的耻辱和欺凌。同时也警示我们,一个曾大强大的民族,为什么沦落到连自己的后院都被人烧掉?

因为就算现在,还有所谓“专家”成天叫嚣“造航母不如养老母”。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混到“专家”的称谓,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浅薄得令人不敢直视。

争夺资源和话语权是世界永恒的主旋律,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后面其实深藏着老谋深算的超级智慧。一旦你没有准备,成为弱者,就会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腩,圆明园就是血与火的见证。记得不久前还在某群里看到过一个编排中国人的段子,说一个中国青年买房,英国业主急于变现,他便拼命压价,最后终如愿以偿。收房时,发现业主在冰箱里装满了食物,还留个纸条,要这个中国青年善待房子云云。结论当然极力夸赞英国人,贬低中国人。我说,英国人在细节上很绅士,但他们曾殖民半个世界,想来都是学雷锋,为这些国家的劳苦大众无偿服务来着?

所以,如果哪天真有谁决策重建圆明园,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忘记了过去,距离重新洗牌的日子不远了。


小重山

不该!

一、废墟更让人深刻铭记历史

废墟在,则记忆更深,教育意义更深!废墟的力量不可估计,在“国耻”教育方面,这片废墟时刻提醒着我们保持警醒。如果圆明园重建,成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当你跟孩子说这曾经是一片废墟,曾经这里被英法联军摧毁的时候,你觉得你的孩子能看着眼前这么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想象它被摧毁的样子吗?

就像你跟一个人描述他从未见过的伤口疤痕,再形象生动都比不上让他亲眼看一眼 那个疤痕来的印象深刻!


二、如果重建,花费一定不少,劳民伤财,还不如去用这笔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投入国家的国防技术研究,强国才能让历史不重复,爱民才能万众一心!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十三雕

不应该重建。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就像一个遍体鳞伤的母亲在向她的儿女们泣诉着150年前所遭受的屈辱……这是西方强盗对祖国母亲无情残暴的践踏蹂躏的历史见证,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莫大耻辱。我们看见她,150年前所发生的一切就会历历在目;她时时刻刻在形象的警示着每一个中国人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的耻辱,绝不能忘记。我们把她留下来,就是要作为我们的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就是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永远记住这屈辱的一幕,这是死板的教科书永远取代不了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将永远鞭策警示着每一个中国人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发奋图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万邦朝圣的东方巨无霸,傲视群雄,尽显我大汉盛唐风采。谢谢。


夕颜129783522

谢谢!

圆明园就不要重建了!

现在好多国人都有键忘症状、好了伤疤忘了疼、崇洋媚外。当下人们应该重温历史、不忘历史、饮水思源、感恩戴德。圆明园是历史的镜子、是弱肉强食的活教材、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环境、我们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君不见:美日及西方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国内汉奸和大小们喷子为了点狗粮卖祖求荣。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只有强军建国、中国人民永远、永远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用户7907762465

被焚毁的圆明园几乎已经成为了近代中国国耻的象征,一百多年以来,圆明园的断垣残壁一直提醒着国人不要忘记屈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日俱增,所以有人开始提议重建圆明园。

2011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一份文件,该文件涉及到了圆明园的重建工作的论证。有关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也引起社会的热议。而2011年正是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年,国人在实力增强后,开始思考如何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址。

不过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对重建圆明园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包括:其一:圆明园遗址是中国近代遭受外敌入侵的象征,是国耻的一个符号,继续保留原址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如果重建的话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其二,重建圆明园实际上是在制造“假古董”,因为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条件和技术来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建筑方案,都很难达到完全恢复圆明园的原貌。比如圆明园在建造的过程中曾经使用了大量的檀木,而现如今檀木已经非常难以寻找,其他一些原材料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不过,不管重建是否付诸实践,遵循我国已经加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相关的国内国际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都是必要的。


青年史学家

坚决反对重建。

①一段历史,一段记忆,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勿忘国耻,居安思危,积极进取,落后挨打,人类社会之丛林法则,永远不变的。

②畄着作为基地教育其意义更大。

③把钱用于教肓,科技,国防更好

④说中国威胁论的人,组织这些国家政要,学者到圆明园参观。

⑤曾参与抢劫,火烧圆明园的那些国家把大使馆修在旁边,面对圆明圆不堪景象……

⑥今天的崛起,来之不易。鲜血洒满了大地,人头换来的江山,过上好日子就忘记了过去?

鸦片战争后一百年,秦汉唐宋元明清,有辉煌,后来呢?其子孙后代之灾难,中华民族之危亡,1840年以来几代人奋斗才有今天,不易!

⑦不该重建,去反思,只有这样,去奋进,让国家强大,人民幸福,让我们国家永远充满生机,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积极向上。

不建意义更大。


三戒二缺一只熊

应该重建!让大家看到我们中华古文化的宏伟震撼力!看到中华建筑的曾经灿烂辉煌!看到我们中华天下第一圆的如此迷人魅力!让大家看到这般焕发着美丽生机的天下第一圆,竟然曾经被八国联军的野蛮行径毁于一炬!这是对人类的亵渎!是对沧桑历史的亵渎!当然,我们也要留下那一尊原始的圆门!请让她见证一下中国清朝曾经的软弱!见证一下八国联军曾经的耻辱!见证一下勇往无畏、百折不挠、战无不胜的我英雄顽强的中华民族!


白云归处2

圆明园的遗址永远让中国人记着座右铭,落后的就要挨打,就会家破人亡,这一历史惨痛教训,中国人应该醒觉,中国人应该发奋图强,只有强大,才能生存于世界民族之林,看见现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就等于看见英军和八国联军在中国土地上践踏和蹂躏中国老百姓的情景,所以,即使要重建圆明园,可以选择在别处重建,圆明园遗址让她永远是遗址。


空中彩虹58

这个问题在十余年前已发过很大的讨论,两派争论很大,甚至发整本的讨论集。至于结果么,搁置了。也就是再议。问该不该,那就是不该。重建新的简单,再弄个废墟,难!什么是历史价值,就是难以复制的价值极高的,那就是废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