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同情王世贞家父王忬? 文吕世宏

文/吕世宏

王世贞将父亲的死归罪于严嵩,认为严嵩陷害忠良,王世贞《上太傅李公书》指出:

“严氏所以切齿于先人(家父)者有三:其一、就是杨继盛事。其二、杨某(杨顺)为严氏报仇,曲杀沈炼。奸罪万状,先人以比壤之故,心不能平,间有指斥。渠误谓青琐之抨,先人预力,必欲报之而后已。其三严氏与今元老相公(指徐阶)方水火,时先人偶辱见收葭莩之亲。渠复大疑有所弃就,奸人从中构牢不可解”。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同情王世贞家父王忬?   文吕世宏

杨继盛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终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害,王世贞父子与杨继盛关系颇好。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以“十罪疏”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谪居保安州为民。沈炼在塞外,却仍以詈骂严嵩父子为乐,严嵩得知大怒。嘉靖三十六年,严世蕃遣巡按御史路楷、宣大总督杨顺设计诛除沈炼。王世贞认为父亲三件事情得罪了严嵩,终于被严嵩借兵败机会杀害,此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明史》也采取这一观点,都认为王忬无罪被严嵩陷害。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同情王世贞家父王忬?   文吕世宏

金学专家研究发现《金瓶梅》里的人物王黼影射王世贞的父亲王忬。《金瓶梅》用王黼影射一位严重贻误军机而被明世宗斩首的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九年被斩首的蓟辽总督赠兵部尚书王忬,潘成玉认为用王黼影射王忬是最合理的。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同情王世贞家父王忬?   文吕世宏

但是,《金瓶梅》小说并没有认为王黼有冤,反而认为王黼罪有应得。《金瓶梅》第十七回《宇给事劾倒杨提督 李瓶儿许嫁蒋竹山》一节中写道:“王黼贪庸无赖,行比俳优。蒙京汲引,荐居政府,未几谬掌本兵。惟事慕位苟安,终无一筹可展。乃者张达残于太原,为之张皇失散。今虏犯内地,则又挈妻子南下,为自全之计。其误国之罪,可胜诛戮?杨戬本以纨绔膏粱叨承祖荫,凭籍宠灵典司兵柄,滥膺阃外,大奸似忠,怯懦无比。王黼、杨戬,本兵不职,纵虏深入,荼毒生民,损兵折将,失陷内地,律应处斩”。

据此,研究者认为兰陵笑笑生是王世贞的仇家,故意贬低王忬。“妻子南下”也是暗示王忬为江苏太仓人。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同情王世贞家父王忬?   文吕世宏

笔者认为,兰陵笑笑生对王忬有看法,是出于对历史事件的实事求是的反映,未必就是王世贞的仇家。

嘉靖年间,蒙古俺答部落曾经多次入侵山西,嘉靖二十九年大同总兵甘肃名将张达战死,小说里“张达残于太原”是明代事实。这段话说明兰陵笑笑生对王忬不满,之所以对王忬不满,是因为兰陵笑笑生受到了北方俺答部落侵害。嘉靖二十年鞑靼部俺答寇汾州;嘉靖二十一年俺答再一次入寇汾州掠汾州;汾州庆成王诗歌记载,嘉靖年间俺答有一次深入离石一带,离石守将战死;隆庆元年俺答大举进攻石州汾州,荼毒甚众。汾州孔天胤诗曰:“烽火在汾军在代,询津觅路与金银。丁男被虏暂存身,皮帽皮衣护虏营。间道得归仍是祸,官军遮取作功名。”

诗歌反应了孔天胤对官军很有看法,揭露了官军逃避责任、贪财冒功的实际情况。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同情王世贞家父王忬?   文吕世宏

嘉靖年间俺答多次攻入山西腹地,官兵形同虚设,王忬以右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大同,后为兵部要员,自然有领导责任。孔天胤家族深受兵灾之害,将对俺答的仇恨转移到兵部尚书的身上了,所以他一点也不同情王忬。“并党恶人犯王黼、杨戬,本兵不职,纵虏深入,荼毒生民,损兵折将,失陷内地,律应处斩”,正是对鞑靼俺答部屡犯山西的控诉。

《金瓶梅》小说没有涉及到倭寇,如果兰陵笑笑生是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人,倭寇问题绝不回避。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同情王世贞家父王忬?   文吕世宏

《金瓶梅》小说不同情王世贞父亲,根本没有替父报仇之含义。

《词话本》第十八回《来保上东京干事;陈经济花园管工》写道:“单表来保、来旺二人上东京打点,朝登紫陌,暮践红尘,饥餐汤饮,带月披星。有日到东京进了万寿城门,投旅店安歇。到次日街前打听,只听见过路人风里言风里语,多交头接耳,街谈巷议。都说兵部王尚书昨日会问明白,圣旨下来,秋后处决。”《金瓶梅词话》对王忬事件没有同情之心,反有嘲讽之意,说明所谓《金瓶梅》替父报仇苦孝说纯属附会。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同情王世贞家父王忬?   文吕世宏

吕世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