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貿易為什麼逆差——美國貿易政策長期扭曲

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徐秀軍

長期以來,美國以貿易逆差問題對華採取單邊措施,導致中美貿易摩擦頻現,並在當前呈現逐步升級的態勢。實際上,由於美國扭曲的貿易政策,中美貿易結構不但不能充分體現各自的競爭優勢,更難以有效緩解兩國貿易不平衡問題。

對華貿易為什麼逆差——美國貿易政策長期扭曲

2000年以來,中國每年從美國的貨物進口增速多高於對美國的出口增速,但並未抵消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額的增長。根據中方統計,2017年中國對美貨物出口額4297億美元,進口額為1539億美元,貿易順差為2758億美元;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數據,同期美國對中國出口貨物1303.7億美元,自中國進口貨物5056.0億美元,貿易逆差則高達3752.3億美元。這其中儘管有中國貿易競爭力增強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美國長期扭曲的貿易政策。

美國有很多產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由於採取了限制性的出口政策,這些產業的出口能力受到極大的抑制。從中美貨物貿易數據來看,美國的貿易政策對中美貿易結構產生了較大影響。

在高技術產品出口領域,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佔對華逆差總額的比重近40%,而對其他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則多為順差。這意味著美國如果放開對華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那麼對華貨物貿易逆差將會因此下降40%甚至更高。但美國不僅不放鬆對華技術管制,還以限制中國對美出口高技術產品等更加扭曲的貿易政策來應對自身政策帶來的不利後果。在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佈對華“301調查”徵稅產品建議清單,涵蓋約1300個稅號的產品,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醫藥、機械等高技術行業。

在中國需求較大的能源產品、原油、液化天然氣等方面,美國也曾長期限制國內企業向中國出口。在特朗普政府放寬這方面的政策限制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石油天然氣大幅增加,為解決中美之間貿易不平衡發揮了積極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場來進行選擇,中美在進出口貿易結構上將充分體現各自的產業優勢,雙方經貿關係也將因此實現互惠互利並趨於平衡。

對華貿易為什麼逆差——美國貿易政策長期扭曲

中美處於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各有優勢,在全球價值鏈上也扮演著不同角色。中美各自擁有不同的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雙方擁有優勢互補的基礎和潛力。中方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擁有競爭優勢,而美方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和農產品上有競爭優勢。兩國貿易的互補性很強,併為兩國貿易關係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美建交以來,雙邊貿易持續快速增長,兩國互為重要貿易伙伴。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1979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為24.5億美元,2017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5836億美元,增長了230餘倍。中美雙邊經貿關係的快速發展,反映了兩國經濟的高度依賴與互補,也體現出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

與此同時,從中美貨物貿易的產品結構來看,各自的優勢並未得到充分的體現。根據美國商務統計數據,2017年美國自華進口的機電產品總額為2566.3億美元,佔自華進口總額的50.8%。同期,美國對華出口的機電產品總額為250.0億美元,佔對華出口總額的19.2%;對華出口最大的商品類別為運輸設備,出口額為295.1億美元,佔對華出口總額的22.6%,其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62.7億美元。

由此可見,機電產品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而美國的優勢產業出口競爭力卻並未凸顯。這既反映了中國在機械和電氣設備、電子和電器產品、儀器儀表及其零部件、元器件生產上不斷增強的競爭力,也反映了美國很多產品的出口擁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實際上,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不僅表現在美國對華貨物貿易的較大逆差,也表現在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的不斷擴大。美國是中國第一大服務貿易逆差來源地,並且逆差增長迅速。在過去10年間,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增長了33.7倍;2011年至2016年間,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額從67.7億美元增加到556.9億美元。

之所以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常成為中美雙邊貿易爭端的誘因,而美國對華的服務貿易順差卻未導致兩國經貿關係的緊張,根本原因在於美國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而中方在貿易問題上則持更加開放的態度。

同時,中國還主動開放市場,為美國對華出口創造機遇。中國希望積極擴大從美國進口能源和農產品,深化服務貿易合作,也希望美方加大對華民用技術產品出口。同時,中方將繼續鼓勵中國企業積極赴美投資,也歡迎美國企業、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合作項目。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美之間的經濟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擴大經貿合作有利於兩國各自經濟的發展。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解決,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並最終落實到推動雙方對彼此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