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干面被不少网友吐槽,你怎么看?

武汉斑马绘

故事发生在今年2月份,八名武汉黄陂的工友在缅甸打了5个多月的工,眼看快过年了,工钱一直没领到,被困在当地,

经楚天都市报报道后,八名工友的遭遇引起黄陂区政府、木兰乡的高度重视。在大家的帮助,他们终于回汉过年。回国后,在机场吃的第一餐就是热干面。有工友说:“终于又吃上了热干面,回家的感觉真好!”

是啊,对于武汉人来说,热干面就是家的味道。可能刚开始吃有点不习惯,但是长期吃不到,真的还会馋。

武汉人“过早”的品种可以吃一周不重样,但是要提到最最有名的,还是热干面!一大早,一碗热干面加上一碗蛋酒,用武汉话说,那就是:虚浮(舒服)啊~


楚天都市报

武汉被游客吐槽最烈的“七宗罪”:热干面、黄鹤楼、户部巷、武大樱花、楚河汉街、昙华林、周黑鸭。都彪悍的需要筋疲力尽地去解释“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

即便在这份“最暗黑名单”中,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热干面基本都是高居榜首的宠儿,风行草偃,“臭名昭著”,根本不用人带节奏。

可以干脆点说,热干面是在“舌尖上的中国”投错胎的“神物”。至少我老爹当年迢迢千里来看我,满含幽怨啃了几口“武汉代表”的热干面后,默不作声,目有泪光,出神良久。临走,扔下一万块钱,让我“改善伙食不要太苦”——这是二十多年来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老男人的深情和悲悯。

但是,不管您如何吐槽,热干面都是武汉最具特色的城市面目,是武汉最拉风的市井态度,是武汉视野和胸襟的浇筑。一个城市的历史、性格、情感、趣味,寄托,不会因为你的吐槽和不满而痛改前非。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种特立独行的拽逼劲,可能会让你恍然明白,为什么武昌首义是爆发在这,而不是你那完美如胡歌的老家村子。


对于老武汉人来说,热干面就是生活本身。不常年淫浸在江城街头,很难体会这种莫名其妙的深情款款。

这是一股弥漫在俗世武汉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你可以没钱,可以失恋,可以是孤儿,可以是盲流,但是不能没有热干面撑日子。这碗纸盒子横疏而剩的东西,它大道至朴的内涵,可以上升到一部哲学论文的高度。

我常常对初到武汉朋友讲,来到这个地方,“下车伊始”,最应先体会的,就是热干面这“极品”。付上油腻的5元钱,接过一碗热干面,或在门口塑料凳子上蹲着扒,或者在人流中边暴走边拉啃,在武汉这是必备的演技。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当你含泪扒拉完这个“狗屎一般”疑似面条的东西时,我保管所谓的“武汉精神”已经瞬息在你那上身附体。“徘徊过多少橱窗,住过多少旅馆”,都不能代替这种梦魇体验。

真的,热干面不是面,而是淬炼诚心的一具熔炉。如果你连热干面都过不了,你凭什么吹嘘到过武汉,了解武汉?


武汉是一个以庶民生活情趣为傲娇的城市,因之,大到文化、城建,小到民众、饮食,都往往以欠缺伟大的构想著称。

它基本不会走在时代的前列,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独创性,以自己的方式完成新陈代谢。

热干面就是这种城市风情,不用发证明的代表。管它啥子改朝换代,日裂星沉,摧肝裂胆,迸血撕心,老式新派武汉人“开门一件事”,就是热干面过早。

在武汉人精神世界中,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快感,多少烦恼都不会去换的痴心,让外地人在迷惑和吐槽中,摇头晃脑,难寻究竟。

2018,4,9上午闲敲


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一些文史八卦、生活随感、人物看法、影视评论等。感谢关注、点赞、留言。

刘愚愚

初到武汉2011年10月,第二天一早上起来找吃的,看到满街都是热干面,然后随行一起陪同的武汉朋友也是极力推荐。吃吧,吃第一口,我就没再吃第二口,丢了。吃不习惯,干,而且那个芝麻酱给味蕾的感觉我形容不出来。然后朋友就给我买了份豆皮。吃完了。还不错。

第二次去武汉也就是这次开始了长居武汉的,2012年4月11日。呆了几个月一直还是不敢尝试吃热干面,一直过早都是吃的牛肉粉加豆浆。后来有一次看到公司小姑娘(也是外地)吃热干面吃的好香,我就问她,热干面你吃的习惯,她说挺好吃的啊,就是第一次吃不习惯,后来越吃越上瘾。好吧,我就也去买了一份。不过这次我自己加了好多咸菜,怕那个味道还是受不了。第一口,一如从前。第二口,慢慢好一点,第三口,已经觉得可以适应了。直至那碗热干面被我吃的干干净净。后来第二天,热干面加蛋酒。一直到现在,每天早上过早我想吃的都是热干面。有时候工作忙,就一碗热干面打发。不得不说,如今,我或许已经爱上了它——热干面!


半农山人

武汉“热干面”被评选为中华十大面条首位

热干面是武汉本地人早上“过早”(早餐)首选,再配上一碗蛋酒、一个面窝简直是享受,武汉人新的一天就从“过早”开始。



的确,部分网友评论所言非虚,武汉本地有些热干面馆的确很差劲。目前,武汉热干面馆鱼龙混杂,有很多面馆味道非常一般,简直是影响热干面的形象。



热干面用的是碱面,其精华就在于“芝麻酱”,成败都在此,好的热干面芝麻酱绝对香,在店外都可以闻到芝麻酱的香味。另外还有关键之处就在于“油”,武汉热干面用的油非普通油,必须要“香油”,其它普通色拉油都是不合格的,非常影响口感。

现在武汉本地有很多面馆卖得都是偷工减料不合格的热干面,芝麻酱不知道用水稀释几多次,另外萝卜干、香菜、辣椒油也是口感极差,相当影响热干面的形象。




武汉斑马绘

让本老头也来吐个槽吧!

热干面的存在,是难道是想向人们说明世界上还有这么难吃的拌面吗?


武汉的父老乡亲们,先别喷老头,差不多的拌面,本老头吃过四川的担担面、北京的芝麻酱拌面,都很好吃,而热干面难吃的程度堪比北京炸酱面啊!完喽~又得罪北京人喽……砖头先备扔,容老头慢慢道来:


留胡子的帅老头

这个太正常了,我在武汉呆两年也没习惯吃热干面,热干面第一它毕竟是面,第二芝麻酱超多。我是既不喜欢吃面又不喜欢吃芝麻酱。每次出“克”“过早”本地的同事必点热干面,而我必点米粉。但这不能说明热干面就不好吃呀,每个地方的特色小吃或者特色菜肴都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就像北京的豆汁有的喜欢喝有的完全无法入口。



看过舌尖3里面讲河南的胡辣汤,在河南各地普遍受欢迎,但也不是说人人爱吃胡辣汤,我在河南呆五年就见过很多不喜欢吃胡辣汤的,还有河南的羊肉汤、牛肉汤、烩面、烩菜等等。作为江西、湖南、江浙等地人来说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不喜欢吃的。反过来,南方人天天吃米饭,一天两顿离不了,北方人却以面食为主,北方人也没讲过米饭不好吃,南方人也不要讲面不好吃,各自生活习惯,口味爱好不一样而已。



所以说不管电视上播的有多好吃,多神奇,请谨慎尝试,也请谨慎言辞,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传统和特色,好吃你就多吃点,不好吃就少吃点,吃完别废话就行。


海闊田空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被吐槽也实属正常。

媳妇是山西的,岳母来北京帮忙看孩子,一天三顿饭是面,我对面食还是挺感兴趣的,可是,架不住一天三顿,连续一个月这么吃啊!



媳妇老家还有一种特色小吃:碗秃。每次去,都给我弄一堆,可是我实在吃不下去啊。看她们一家人吃的津津有味,我真的是难以下咽!

公司里有自己的食堂,主食米饭,馒头,花卷都有。公司里有几个南方人,只吃米饭。一次去食堂晚了,米饭没了,那几个干脆出去吃了!


我是山东的,只要是回到家,一天三顿的是煎饼,怎么都吃不够。媳妇吃了一口就再也不吃了,说累的牙疼!

热干面好吃么?我的确吃过,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绝对说不上难吃。被吐槽实在是因为名声在外,名气太大,别人一品尝,感觉不过如此,没有想象中的好。就像你去旅游,到了地方感觉实景与图片真是天壤之别,名不副实一个道理!所以,被吐槽,武汉人民应当感到高兴或者自豪才对,如果没有名气怎么会被吐槽呢!


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称赞,有人吐槽。这都是正常现象,没必要上升到一定高度去讨论!爱吃的到武汉就多吃一些,不爱吃的就欣赏一下!


老赵杂说

大家说了很多吐槽的原因,主要是在第一次吃的口味和看相上不适应。作为一个资深武汉吃货,我个人觉得引起这主要不适应感的原因在于:1.你选择的热干面小店。2.拌面的方法。 其实全国很多地区都有类似的小吃:上海的葱油拌面、北京炸酱面、兰州拉面也有拌面,我觉得他们和热干面是近亲。而一个卖面小店是直接影响一碗热干面好不好吃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一碗好的热干面:1.主材碱水面是否担的好,担的好面晾在一起相互不粘,面条筋斗,很多第一次没吃好或者看一眼不想吃的人,就是因为做出的面粘了芝麻酱后,筷子一挑一大坨,全部粘在一起,吃在嘴里也是像面疙瘩。刚出锅拌了佐料的热干面不能放太久,看相上超过五分钟就是一团面疙瘩。2.这家店的佐料是否正宗,特别是芝麻酱,其次是醋,以及他们家的辣子。好的芝麻酱不稀不干,芝麻香浓郁。辣子一定要是辣椒油或者辣味卤水。而像火车站,客运站,商业街很多店的食材就没做好,特别是面、芝麻酱。而真正好吃的热干面都是在武汉几个老小区附近的小店,他们只做上午半天,只要做一天甚至做宵夜的,我觉得味道都不行。😜😜😜😜😜😜其次要吃口味佳的热干面,其拌面也有技巧的,很多第一次吃的人往往不知道,也会让热干面口味大打折扣!我说下我吃热干面的步骤:1.接过刚出炉的热干面首先一定要放醋,不怎么爱醋的少放,爱醋的自己看着给,每家佐料质量不一样。放醋有几个原因,一个是醋能让热干面更散而不粘,其次是醋和面里面的淀粉合一起有点甜甜的回味,增加了口感。2.加辣子或者卤水,好吃的热干面其辣味卤水是很重要的,我知道的武汉所有好吃的店都会自己调制一份卤水,如果不能吃辣,老板会荡去面上的辣椒油,吃辣就会带上面上的辣椒油。而卤水的量也是决定了你这碗面干不干粘不粘,有经验的老板都是放完卤水后把碗斜着看一下碗里干湿度。(倾斜45度,卤水离碗口三分之一)3.第三步要看就是拌面,骚年赶紧拌面吧,不然就晚了,充分的调和面与佐料(用筷子不停挑上挑下,在沿碗壁搅拌,利用芝麻酱与面的附着力,将卤水与面粘合(黄白色的面变成咖啡色,没有芝麻酱硬块,碗底芝麻糊状)4.抓紧吃,醋挥发很快,芝麻酱凝固也快,所以要趁热赶紧吃!哈哈😄。 不知道有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听懂了,听懂了给个赞吧!


逆袭的山姆

热干面几乎没有颜值,麻酱拌得好就是脏不拉稀的一坨,拌得不好就是让人恶心的一坨,但是架不住就是好吃啊,作为一个非武汉人,答主力挺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小吃代言人,类似捞面和杂酱面,无汤汁,芝麻酱与辣油、酱汁搅拌均匀而食。

很多人一开始都不喜欢,网上吃瓜群众分析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芝麻酱比较浓稠,不容易拌开;二是面比较干,难以下咽;三是吃错了地方,不该去所谓的游客才去的网红店吃。

其实答主一点儿也没有以上的困惑,热干面的麻酱有油,拌起来并不干涉,而且面是滚热的,麻酱很容易溶开。唯一要小心的是别让酱汁溅身上。

前一段时间答主和朋友去了一趟武汉,除了去凑热闹看樱花,就是陪小伙伴去回忆她童年的过早。

由于只有一天的时间,先吃热干面还是先看樱花,我们在高铁上讨论了一路,最终还是味觉打败了视觉,热干面成为我们下高铁的第一件事,也是我们回程时上高铁前的最后一件事。

答主去过武汉两次,吃过老城汉口街边的热干面,吃过武汉人的老饭堂三镇民生甜食馆总店的热干面,也吃过为当地人不齿的户部巷热干面,当然还吃过老字号蔡林记的热干面,每次离开都还要带上几大袋热干面作手信。

身为外地人,我没有武汉人味蕾那么敏感,觉得武汉每家店的热干面都挺好吃的,口感上没什么太大区别。就是觉得有些店里还摆上酸豇豆好像有些不地道,老觉得酸豇豆是桂林米粉的标配。


在我眼里,热干面和辣萝卜是最好的CP搭,而且拌好后的热干面就应该这么黑乎乎的、丑丑的,然后吃得满嘴都是酱汁那才叫过瘾。更多旅途轶事,个性美食美宿,敬请关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绘。


SophyJiang慢旅绘

作为一个湖北人,在外面我有时上很想吃热干面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网购碱面芝麻酱萝卜干自己动手做,味道也不错。外地人一般开始都吃不惯,但是大部分吃几次后就喜欢上了。特别是来武汉来上大学的外省的学生,毕业后离开了武汉,想念武汉的热干面的不在少数。

吃热干面这些小吃不要去那些大店吃,往往街头小巷做的面味道好得多,正宗。热干面没做好比什么都难吃。烫的面时间长短,汁的多少都很有讲究,并且不要打包,一定不要打包,拌好趁热吃,再来碗蛋酒,神仙也不过如此。我原来出差到武钢比较多,红钢城那有一铁门老乡在街边摆摊做的热干面和汤面,这多年了还时常想念。

另外,湖北的早餐品种,最少半个月不重样,随便多小的一个早点摊,都有七八上十样的让你挑选。

欢迎大家来湖北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