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黄石下江头打铁球

摄影 | 张翔

二月初二

2018年3月18日下午14:00

(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下江头村)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二月初二,是莆田人“做头牙”、拜土地公的日子。

而这一天,也是黄石镇下江头村闹元宵的日子,大致可以算是莆田最晚的元宵了吧。二月初二"打铁铁",是下江头人为了不忘明朝倭难特意留下历史记忆的节庆习俗。

“狼牙飞舞流星旋,剑树刀山未足奇。

鏖战自来皆浴血,凶险犹过铁蒺藜。”

——莆仙风俗竹枝词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黄石镇下江头村的元宵,大致可以算是莆田最晚的元宵了吧。二月初二,这个小村子陡地热闹了起来。

下江头村紧邻抗倭古战场林墩,闹元宵打铁球的习俗据说也与纪念戚家军当年在林墩取得抗倭大捷相关。这种流血披身犹不惜发肤的坚忍,确实也与当年浴血御侮保家卫国的精神有着合拍之处。风俗传承,可补正史,四百余年,民心犹在。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今天的下江头村隆显坛外,铳炮待命,兵刃列架。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彩旗红灯悬空,赏客游人如织。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而庙內,香火缭绕,幽暗森严。威猛神武的杨公太师像赫然端坐。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案前陈列着带有历史斑驳锈痕的旧铁球和近年新制寒气逼人锃亮耀眼的新铁球。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午饭过后,乡里人逐渐往隆显坛聚合。身穿黄衣,腰扎红带的铃鼓队伍立在两廊,准备打铁球的僮身也陆续到庙,开始起乩。隆显坛的起乩铃鼓是看起来最欢快最热烈最投入的。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铃鼓现场居然有人指挥,手舞足蹈,俯仰起合。摇铃击鼓的也被他的投入感染,一个个扯着脖子唱咒,抑扬顿挫,格外动听。随着乩童出庙,铃鼓队伍也跟着鱼贯而出,一路边唱边舞,欢跳相随。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清脆的铃声,叮咚的鼓声,吟唱的歌声和打铁球时的叫好声和成一片,喜庆非常。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狼牙飞舞流星旋,剑树刀山未足奇。鏖战自来皆浴血,凶险犹过铁蒺藜。”打铁球的僮身一律着白衣,出庙时,坐上刀轿,在大埕处要击打一番。

这里的打铁球与涵江镇前的类似,不过更有二球或四球同时击打背部,更为激烈。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众多僮身中,有一位手执

乾坤圈的,在打铁球时左手执圈右手执球,在甩打的时候犹然笑容灿烂,竟似阳光一般照透披血的惨烈。

今天下午,黄石下江头打铁球,莆田元宵上演最后的狂欢!

二月初二的闹元宵,是下江头人为了不忘明朝倭难特意留下历史记忆的节庆习俗。既有民间祈福佑安的朴素寄望在,又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深刻寓意在。在让我们叹为观止的同时,犹然能够拨动同仇敌忾的那根心弦。

撰稿 | 扬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