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一邊帶孩子,還想一邊賺錢?你可以試試這2種方法

在“媽媽界”有很多神話級的人物。

隨便舉兩個例子。

全職媽媽一邊帶孩子,還想一邊賺錢?你可以試試這2種方法

“年糕媽媽”創始人李丹陽

比如生孩子之後,開始鑽研哪些母嬰產品安全,從開淘寶店起家,最後創立[蜜芽]母嬰帝國的劉楠。

全職媽媽一邊帶孩子,還想一邊賺錢?你可以試試這2種方法

“蜜芽”創始人劉楠

她們都是在當全職媽媽之後開始創業。當我們還在抱怨孩子是拖累的時候,她們卻藉著生孩子的契機,活成了“別人家的媽媽”。我們來看她們的背景。年糕媽媽的創始人李丹陽,是浙江大學醫學碩士;蜜芽創始人劉楠,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她們的高學歷,本身就帶著不可估量的資源,她們的創業過程雖然艱辛,但起點也非常高,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環顧四周,我們身邊哪有那麼多大神?更多的是學歷一般,資源一般,甚至家庭收入也非常一般的普通人。而普普通通的全職媽媽怎樣賺到錢,才是我更關注的話題。

01 一邊帶孩子,一邊做手工的媽媽們

困難程度:★

發展前途:★

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媽媽惠子,她雖然沒專業學過設計,但是做的手工包包很好看。前幾年,文藝風非常流行。她就在帶孩子之餘設計帆布包,掛在網上賣。包包設計得好看,再找人把網店裝修得有逼格一些,慢慢地就開始有人氣。後來,她開逐漸設計各種大小的包包,順帶設計一些生活日用布藝。自己做不過來,她就找代工廠,自己專注設計。現在,小店做得風生水起,孩子也慢慢長大。她不僅不用上班打卡,還能每週抽出固定時間陪孩子,簡直兩全其美。

閒魚上認識的一位媽媽,她的小孩特別喜歡玩彩泥。契機是女兒1歲多之後,不再亂吃東西了。有一次,她很偶然地買了一盒彩泥,打算捏一些小動物哄孩子玩。沒想到,女兒非常喜歡這些小玩意,隔三差五地纏著媽媽捏。慢慢地,她練就了一手非凡的捏彩泥手藝。不管是小動物、小卡通還是生活物品,她都能捏得惟妙惟肖。後來她就乾脆在閒魚上賣起了這些小玩意。

全職媽媽一邊帶孩子,還想一邊賺錢?你可以試試這2種方法

一隻小小的彩泥手辦,還沒一個成年人的拳頭大,成本可以說幾乎為零了,而她卻可以賣5元/個。除了捏孩子喜歡的小豬佩奇、小貓小狗之外,她還捏一些複雜的卡通人物,越複雜,價格越高。不出門的時候,她經常會帶著孩子一起玩彩泥,孩子饒有興致地看媽媽“變魔法”,她也順便賺到了錢。靠著這個業餘的小愛好,她每個月有了幾百塊的收入,多的時候能上千。

做手工賺錢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手工兼職。我說的手工兼職,可不是你們在網上經常看到的那種。手工兼職其實不是誰都能做的,因為騙子太多,容易踩坑。這類兼職比較適合住所附近有加工廠的媽媽做。

比如我老公老家的村莊,周邊有很多食品加工廠。春夏之交的時候,草莓醬的加工廠需要大批量的草莓,而草莓葉子都需要手工掐掉的。這時候,就會需要大量的工人,其中就有不少媽媽兼職去做。

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的孩子必須能夠自理,至少能在你身邊自己玩一會兒。如果你的孩子連走路都不會,還是不能考慮這類兼職。

有很多手工的活是可以帶回家做的。

比如我的一個親戚,她帶孩子期間就找過一個這樣的工作:製作新郎新娘胸花。

雖然高端婚禮已經不流行布藝胸花了,但布藝胸花在18線城鎮的需求量還是很大。她經人介紹,找了一個這樣的工作,而且幸運的是,可以帶回家做。

於是,孩子尚小的那段時間,我們經常能看見她大包小包地往家帶紅色材料。小孩在屋裡玩,自己在旁邊做手工活。孩子乖的時候就多做一些,孩子調皮或者生病的時候,就少做一些,也沒有硬性要求。這個工作雖然收入低,但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多一分收入,就多一分心安。

關於做手工賺錢,前幾天還看到一個案例。

這個媽媽在老家生的孩子。因為無法忍受跟老公異地,所以毅然帶著孩子跑到了廣州。老公白天上班,她也找了一個在工廠做手工活的工作。她大部分時間是在工廠幹活,把孩子帶在身邊,有時候也會把活帶回家。

因為是計件工資,她的壓力並不大。但是就這樣,她每個月居然也能有2000+的收入!2000少嗎?對於職場女性來說,也許真的不多。但對全職媽媽來說,月入2000真的能帶來不小的成就感了!

全職媽媽一邊帶孩子,還想一邊賺錢?你可以試試這2種方法

一邊做手工賺錢,一邊帶孩子的媽媽不在少數,這項工作看來是靠譜的。尤其對於學歷一般,又沒有什麼特殊技能的媽媽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收入來源。

除此之外,做手工還有這些好處:時間自由,工作地點相對不受限制;不用整日面對電腦,不必擔心孩子因為耳濡目染而依賴電子設備;不用太專心致志,可以留一隻眼盯著孩子,甚至還可以讓孩子也參與到你的手工工作中來;另外,這項工作還非常適合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媽媽。

門檻越低的賺錢方式,發展前景也越一般。正因為做手工沒什麼門檻,所以長遠來看,發展前途也不是那麼看好,畢竟誰也不能一輩子接零活不是?有志於做手工的媽媽,應該考慮相對有難度的“自產自銷”模式,創造有自己特色的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這樣,等你的孩子長大,如果你仍然不想出去工作,還可以考慮全身心投入經營,把自己的事業發展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