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此為第114篇。


二次北伐的失敗,對趙光義而言,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敗,使帝國面臨著建國以來最嚴重的軍事危機。

它更是政治上的失敗。趙光義希望以武功來提高威望、鞏固政權的企圖成為泡影,再加上當年趙匡胤之死留下的陰影,他面臨著巨大的統治危機。

這種危機不會動搖他的統治,但對心高氣傲的他來說,大臣們質疑的眼神,他懂!所以,他更難忍受!

宰相是替罪羊

樞密院全是自己親信倒還無所謂。但中書對他極度不滿,因為北伐的事情,趙光義把李昉等人完全撇在了一邊。朝野上下對此是議論紛紛。李昉居然還把趙光義比作隋煬帝!亡國之君,虧他想得出來!

矛盾公開化了。這些士大夫階層,認為你皇帝完全架空了政府,這是非常危險的

本就內心有愧的趙光義,怎好天天面對這樣的宰相?

這種心思被這趙昌言、胡旦精準掌握。

這兩個同年進士,以前乾的就是政治投機的活。胡旦沒投機好,以前攻擊趙普而被貶職,但北伐前他上書《平燕議》力主收復幽雲而被提拔;趙昌言厲害一點,因上書要求斬殺敗將曹彬而被提拔。

現在,趙昌言任樞密副使、工部侍郎,胡旦任知制誥。他們這次要乾的,就是替趙光義解決中書的癥結。

出手的是翟穎。這是個抄書人,跟胡旦關係非常親密。胡旦為他改名馬周,意思是效仿唐朝名相馬周。

翟穎受了胡旦的指使,而胡旦受了誰的指使就不知道了。翟穎跑去擊登聞鼓上書,狀告李昉在契丹入侵時,不憂邊事,反而飲酒作樂。

趙光義一見,正中下懷,於是李昉就在988年正月被罷相。

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還有誰能為相?

趙光義中意的是參知政事呂蒙正。但呂蒙正高中狀元才十一年,威望不足以穩固大局。現在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才能安撫朝野人心、重振中書權威,才能讓朝野反對他的暗流趨於平靜。

再度出山

當此危難之際,趙光義再次想起了趙普。

是啊,只有趙普理解我的難處。他的《班師疏》是多麼的言辭懇切。也正是《班師疏》再次讓趙普名動天下,唯有趙普能再次讓自己度過危機。

987年十月,趙普來朝時,兩人相見,情緒激動。

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兒子趙元僖非常體貼父親,他上書力薦趙普為相。

於是,在李昉罷相後,趙光義任命趙普為太保兼侍中,呂蒙正為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兩人並相;再任命親信樞密副使王沔為戶部侍郎、參知政事。

德高望重的趙普在萬眾矚目中第三次拜相。

趙光義既是迫切需要,也是迫於無奈。在這樣的心情下,必須得給趙普點警告,希望他認清使命,好好地帶帶呂蒙正。

趙光義敲打他說,你不要因位高權重而自驕自縱,還是要舉賢能、明賞罰,專心治國。

對於這種交代,趙普已經駕輕就熟了。他年歲已高,全是為了自己親手打造的帝國而再度出山。現在,他要整頓朝政了。

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想起他上次出山所造成的驚天風雨,老仇人雷德驤不淡定了。上次不僅僅是趙光美、盧多遜身死外地,雷德驤自己也被貶。

所以現任工部侍郎、同知京朝官考課(考核官員的)的雷德驤聽說趙普又復出時,大吃一驚,手中的笏都跌到地上。

這次,他要採取主動。他急忙上書,請求退休,乞歸田裡,希望躲離是非之地。無論皇帝怎樣承諾保證,雷德驤仍堅持己見,苦苦哀求。

趙光義無奈,只得罷去他同知京朝官考課一職,另外再賞賜白金三千兩,以示慰撫。

這就是國家棟梁的威力,他能夠讓帝國的其他重臣心驚膽戰。

但這次雷德驤確實是想錯了。趙普的目標絕不是他。

第一板斧:打掉小集團

988年三月,趙普接連使出了前兩板斧。

第一板斧是打掉趙昌言、胡旦等小集團。

趙昌言、胡旦與度支副使董儼是同年進士,趙昌言與鹽鐵副使陳家輿關係又很好,加上右正言(趙光義將右拾遺改稱右正言)梁顥(985年科舉狀元)曾是趙昌言大名府時的屬下。

這五人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聚在趙昌言府邸,公然結黨。京中戲稱“陳三更、董半夜”

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僅此街談巷議是不夠的。

事情仍然與翟穎有關。這翟穎自認為可做朝廷大臣,老是詆譭朝政,還列了十多人的名單,說他們都是做宰相輔政的料。而這些事,趙昌言、胡旦都知道。

聯想到之前翟穎費盡心機把李昉搞下臺,這個小集團的企圖就昭然若揭!可惜的是,他們沒有受益,反而便宜了趙普和呂蒙正。

現在,趙普與趙元僖合作,很快取得了證據。一經審問,翟穎全盤托出。

趙光義大怒,下令:將翟穎刺麵杖脊、流放海島、禁錮終身!將趙昌言貶為崇信節度行軍司馬!將陳象輿貶為復州團練副使!將董儼、胡旦、梁顥分別貶為海州、坊州、虢州司戶參軍

之後,趙普又請命要斬趙昌言。要知道,原來中書的李昉等人純粹是為國家考慮而反對北伐,為此,不惜與皇帝對決。

而趙光義放棄了這些重臣,反而依賴趙昌言這些政治投機分子。他們幹了些什麼事?只會戰前鼓動北伐,戰後拍馬屁要求斬殺曹彬;只會揣摩聖意指使他人攻擊李昉,自己好取而代之。

如此品行惡劣之人,只能繼續位列中樞?打蛇要打死,不趁此機會完全消滅他,後患無窮。

但趙光義極力維護趙昌言。他的意思是,我本來是想讓趙昌言與你一起為相的,現在都已經被貶了,好歹留條命吧?

趙普沒有辦法,只好罷手。

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實際上,大家都看得明白,這夥小集團才是趙光義真正的親信。因為隨著趙普的再次罷相和去世,這夥人又開始復出並佔據要職。

趙普只有幹掉這夥小集團,才能重振朝綱,平息朝野怨氣。

當然他也維護了趙光義的面子。畢竟從表面上看,北伐的壞人就是這夥小集團嘛,與皇帝無關

第二板斧:打掉親信術士

趙普的第二板斧馬上使向了侯莫陳利用

這個江湖術士靠著趙光義的寵信,儼然成為京中的一股勢力,他又是北伐的倡議者和用兵的積極分子

趙普早已得知侯莫陳利用恣意橫行的所作所為,現在他要出手了。但趙普這一板斧使得頗具周折。

要收羅證據很容易。很快,趙普就將他殺人及其它違法的證據擺在了趙光義面前

趙光義沒有辦法,只得派遣近臣審案。

侯莫陳利用對此供認不諱。

證據確鑿之下,趙普力主殺掉他,以維護國家法律

趙光義無奈,只好將他除名、流放商州、抄沒家產但是,沒多久,趙光義又下令要把侯莫陳利用召還回京

趙普非常瞭解趙光義,只要侯莫陳利用一回京,肯定會被重新任職,東山再起。不行,必須另謀對策。

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趙普很快找到了兩位重要人證。

一位是殿中丞竇諲(竇儀之子)。竇諲在鄭州做官,知道侯莫陳利用“每獨南向坐以接京使,犀玉帶用紅黃羅袋”和“判試官狀,言甚不遜”詆譭鄭州科舉等等僭越之事。

趙普聽說後,立即召來竇諲詢問,並讓竇諲上書趙光義,詳細揭發。

一位是京西轉運使宋沆。這宋沆是呂蒙正妻子的族人,又是呂蒙正提拔的。他曾經去抄沒侯莫陳利用的家,得到了數張寫有字的紙,其中有許多大不敬之語。

據此,趙普力勸趙光義,說侯莫陳利用罪大輕罰,如何面對天下百姓?

趙光義很憋屈,他明白趙普的意思,侯莫陳利用這樣的人殺不足惜。但是,作為一個時時受箭傷折磨的病人,這個江湖術士有他的獨特作用。否則,趙光義也不會縱容他。

處於兩難之中的趙光義有點近乎求情地說,難道我作為皇帝,想庇護一個人都做不到嗎?

他希望趙普能看在自己面子上,法外開恩。

趙普不管,他知道對待這種人不能心存婦人之仁,必須除惡務盡,否則今後更加沒人能夠製得住。所以,他堅持己見,以法律的名義,長篇論述依法治國、執法必嚴的大道理,表示一定要將侯莫陳利用繩之以法。

面對趙普的大道理,趙光義竟無法反駁,只能下令將其在商州賜死。但命令下達之後,趙普一走,趙光義馬上又派人快馬加鞭傳令赦免。

這樣的反覆無常,可以看出,侯莫陳利用能生能死,全看天意。

天意是,後面的傳詔使者在前往商州的途中,馬陷到泥濘當中跌倒了。等他換好馬繼續前行到達商州時,侯莫陳利用已經被斬殺於鬧市之中。

朝野上下聽到這一消息,無不拍手稱快。

第三板斧:這輩子唯一的錯招

趙普這兩板斧一使出來,震懾群臣。趙光義的親信密友、北伐倡議者都被格殺勿論,中書威風重振,吏治為之一改,內政逐步理順。

接下來,趙普的第三板斧使向了西北党項。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兩年李繼遷的動作。

986年十一月,李繼遷召集各部落,又要準備打銀州。結果有人不願意了,私下商議說,這老打敗戰,消耗又大,太沒意思了,乾脆把李繼遷幹掉,省得麻煩。

就這樣,李繼遷被下面部族首領的暗箭射傷了。幸好沒死,但橫貫於鼻的傷痕提醒他,自己的威信還是不夠的

十二月,看到契丹打敗了宋朝,李繼遷又派人到契丹求婚

既然降附了契丹,契丹不能光封個虛職,還得發揮實際作用。如果能當上契丹的駙馬,那威望將大大提升,以後統治党項就更容易了,同時也更能利用契丹這個外援。

當時契丹正要報趙光義北伐之仇,兩國已經沒有和好可能了,所以正好可以讓李繼遷來牽制宋朝兵力,使宋軍難以兩面兼顧。

李繼遷的需求當然要滿足,契丹順勢就把一個宗室的女兒封為義成公主,許給了李繼遷

李繼遷信心大增。

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987年四月,他率眾進攻夏州,但並沒有馬上攻城。

夏州知州安守中(尹憲已經光榮調離了)見他在夏州城外徘徊不前,以為出了狀況,就率領三萬軍隊出城迎戰。結果追到王庭鎮,中了李繼遷的誘敵伏兵之計,被李繼遷一直追打到夏州城門。

這王庭鎮看來是李繼遷的福地。他人生第一次勝利就是在王庭鎮,現在捲土重來的第一次勝利又是在王庭鎮。

之後,李繼遷開始圍攻夏州。安守中怕了,閉城不出,全靠附近的麟州知州韓崇訓領兵救援,李繼遷方才退兵。

李繼遷就像一個不散的幽靈,飄蕩在西北上空。

此時有人說了,李繼遷之所以知曉朝廷情況,全是李繼捧洩的密。

趙光義聽了這話,對李繼捧這些歸順的人就更加不信任了。隨後,就將李繼捧派出去,任崇信軍(今甘肅崇信縣)節度使,李克文改為博州(今山東聊城)防禦使,李克憲改為道州(今湖南道縣)防禦使。

而且,趙光義還親自從中央選派了兩名通判,用來制約李克文、李克憲兄弟。

但趙光義這招並不奏效。

因為,當年八月李繼遷又在黑水河對銀、夏、綏、府都巡檢使石保興(石守信之子)所部進行攻擊。

雖然失敗了,但是這也太讓人心煩了。

另一方面,趙光義對李繼捧不信任,李繼捧對他也不客氣。

當初他獻地入朝本來就是迫不得已。到了崇信後,看到這裡地處偏遠,自己又沒有實權,更是欲哭無淚,悔之晚矣。

他上書獻計說,李繼遷是沒啥智商的,朝廷只要派跟他相熟的人去招撫,絕對可以一勞永逸。

趙光義現在是不管什麼計策,都要試一遍。於是就在988年二月,調李繼捧為陝西路感德軍(今陝西銅川市耀州)節度使,專門招撫李繼遷。

但在李繼遷眼中,李繼捧只是一個無用的叛徒,他哪能受其招撫?反而是變本加厲,越加侵擾邊境。

宋史筆談114:北伐失利趙普三次為相使三板斧,內政無憂外患難除

趙光義見屢次對李繼遷用兵失利,這李繼捧的招撫又沒作用,實在是沒辦法了,就向臣下詢問解決辦法。

趙普就此使出了自己的第三板斧。他說,感德軍離李繼遷那裡還是有點遙遠,所以沒辦法招撫,不如來個“以夷制夷”,讓李繼捧重回夏州,慢慢招撫。

趙光義欣然採納。988年五月,趙光義賜李繼捧姓名趙保忠,讓他當定難軍節度使、夏州刺史,回去鎮守夏州,並賞賜大批金銀財物,同時將夏州等五州的錢帛、糧粟、田園等盡數相賜。

趙光義對李繼捧此行寄予厚望,賜宴長春殿,並派將領王杲領兵千人,將他護送到夏州。

一切,似乎回到原點。如此厚賞之下,李繼捧應該會有所成效了吧?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趙普所出主意中唯一一個餿主意,堪稱西北昏招。

他這第三板斧沒有使好,他也難得再有精力處理如此複雜的邊疆、民族問題了。

因為,他年歲已高,身體日差;因為趙光義並不再需要他了。

兩個月後,趙光義對他說,你太累了,不敢勞煩你了,你就在家養好身體,少管朝政。

趙普因此逐漸不理朝政了。

趙普沒有深思,當初李繼捧為何獻土。當年他都無法擺平家族內部矛盾,現在李繼遷羽翼既豐,還能聽他的嗎?

而且李繼捧回去之後的作為,難以稱為“保忠”。

作為一名党項權力之爭的敗將和叛徒,李繼捧頭頂朝廷光環歸來,得到的只是家族成員和各部族尤其是李繼遷的蔑視。

當然,李繼捧不理會這些,因為他從沒想過要真心為朝廷幹事,他現在要的只是自己的自由和權力。

半年過去了,到了十二月。李繼捧上書趙光義說,李繼遷已經悔過歸誠了,請求朝廷賜以官職,加以籠絡。

趙光義很高興,這證明了自己的英明決斷,於是就任命李繼遷為銀州刺史。

結果人家李繼遷理都沒理,他現在背靠的是契丹。

而契丹在這年年底深入宋境,大肆劫掠。


多謝欣賞。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後續連載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