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圆外:新零售,“人”将成为最核心的要素

梁圆外:新零售,“人”将成为最核心的要素

作者 | 梁圆外

来源 | 社交电商评论

1

大佬们口中的新零售是什么

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核心就是“线上+线下”。

刘强东作为马云的竞争对手,是不会顺着马云说的,他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这个说法,在他看来,零售没有“新与旧”,只不过未来的零售应该是“无界限”的。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新零售是一场因工具的创新而引发的革命”。名创优品叶国富说:新零售不止是“线上+线下”那么简单,新零售是以产品为中心,利用新技术,提升顾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几位大佬,都给出了一些关键词,但,都无法描绘出新零售具体的场景。

2

未来新零售发展

的方向究竟是什么

我们来提炼一下几位大佬提出的关键词:产品、线上+线下、无界限、工具的创新、新技术、顾客体验、运营效率。

以上关键词中,除了“线上+线下”这个词是这个时代独有的之外,其他词,符合任何市场经济时代商业升级和进化的规律。所以,新零售方向的本质,其实就是这个时代商业进化的方向。

如果这么说的话,可能问题就简单了,我们先来看下面两组问题:

第一个问题:飞机、高铁、汽车、地铁、公交车、摩托车、单车;这些出行工具,哪个更符合这个时代用户的出行需求?

第二个问题:购物中心、便利店、超市、智能售货机、电商、微商、内容电商、哪个渠道更符合用户的消费需求?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场景决定我们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如果是出远门,高铁需要五六个小时以上,飞机首选,其次是高铁。第二个问题,那就先来想一想,你什么时候去购物中心,什么时候去便利店,什么时候网购,什么时候通过微商来消费?

每一种消费渠道,都有它对应的优势;都有它对应的消费场景。而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经历无数个场景,所以我们不可能只选择一种消费方式,我们只会选择更符合自己当下需求的方式。那么什么是最符合“当下需求”的方式,我们究竟是如何做出的选择呢?

3

究竟是谁在左右我们的选择

京东和淘宝的关联产品推荐,网红直播推荐,视频或其他内容电商的产品推荐,都会影响我们的购买决策,但它们无法完全主导我们的决策;因为每一个渠道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就像上个时代的电视广告和货架摆放,也都会对我们的消费产生影响一样。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今天你上班的时候,A同事推荐给你了一本书,你可能不会买;但如果是B同事推荐给你,你很可能马上就会买。同样的一本书,你的决策,并不完全是根据这本书的好坏本身而定的;而是受到推荐人的影响而做出的决策。这一切都是人为参与而制造出的影响力。

商业的本质,离不开人,而商业社会,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新零售,一定也无法脱离人的因素。

如果说,新零售的本质是人、货、场的高效连接,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的是“场”的问题,对“货”的选取则需要运用大数据来完成。而对于“人”的洞察,则要靠一系列与“人”相关的动作来完成。

当下炒的比较热的智能售货机,恰恰是只考虑商业效率,而脱离了人的关系层面;而淘宝,也恰恰是忽视了这个因素,才被注重关系链的拼多多杀得措手不及!

真正的以人为本,一定是无法脱离开人的关系而空谈的。

4

重视关系链的新零售,才有机会弯道超车

这个时代,不再是物质匮乏而是物质过剩;年轻人追求的个性化和人性化;而在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下,任何企业想要受到欢迎,一定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这和工业时代追求的机械化自动化带来高效的生产力是相违背的。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社交关系,来平衡商业效率;这是所有企业家转型期必须遵守的规则。

微商成功的核心因素,至少是把这两个方面发挥到了极致,这是其他商业形态望尘莫及的:

第一,打通人与人的关系链,通过社交关系的力量,快速传播和核裂。

第二,通过教育,让消费者升级消费商,二者利益一体化,重构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改变了零售业的形态。

未来的新零售,无论你描绘的多么美好,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你就无法完全战胜微商;从对人的洞察、从人的关系链入手,这是商业的底层逻辑,这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所以,结合自己的基因,快速融合微商的优势,找到一条自己的新零售道路,是传统企业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唯一方式!

►梁圆外 本名梁冉博,微商公社创始人,北京大学互联网行业研究与应用课题组特聘讲师,《社交电商评论》特约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