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和梁宏达谁的知识储备量更丰富?

大看客

俩都是很能说的人。都属于不拿讲稿讲一天,能把你侃晕了的主儿!俩人的节目也都听过,如矮大紧的“晓松奇谈”“晓说”;老梁的“老梁故事汇”。也说不上喜欢谁或更喜欢谁。但有更侧重喜欢听谁侃哪方面的事情。

高晓松,来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自己也是清华学霸。他是一个有能力也有情怀的人,可以引领那个时代的音乐潮流。所以,他自身的那种自信,就如同与生俱来般。他的家庭和经历,使接触面自然与普通人不同,更有机会知道更高层次的消息、秘闻、趣事。所以,我喜欢听他讲将帅、战争、各国风情、人物评价等,有点秘闻、花边、趣谈之类的。

梁宏达,不太喜欢他讲的历史。也许他的曲艺的底子,使他的语调或姿态语言总让人感觉有点讲野史的意味。我倒喜欢听一些对于突发事件的点评。比如最近的江歌案,他对于双方面的分析就觉得很好,受益匪浅。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年,多听听有好处。

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是有社会经验的人,自身知识储备也不错。选择自己喜欢的听和看,自己进步最重要。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萨沙

我是从一开始就听大紧的《晓说》和《晓松奇谈》等脱口秀节目的。这个人与老梁有很大的不同,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是实力派,背后也都有制作团队,无论从稿子还是节目制作都不是他们自己一个人完成,否则就成自媒体了。

老梁在节目里表现出的特点就是啥都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有他不知道的事。而且,他的节目很接地气,但是缺点就是没有个人专注的一个领域,无论是历史还是娱乐圈,电影还是音乐,农业还是科学,他都能插上几句,没有个人特色。他是一个好主持人,但是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学者。



高晓松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才子,还是个风流才子,老梁和他不是一个级别的。高晓松出身名门世家,家里人的学历都很高,这个大家都知道,他自己也是属于那种高智商的人。


他玩音乐,玩知识,玩开车,但就是随便玩玩,人家就能比常人玩的好。他讲的美国和台湾,还有近代史、古代史,都很有特点,有着鲜明的立场,让人一看就知道说这话的人是高晓松。所以他的节目有自己的见解和灵魂在里面,这自然离不开强大的知识储备和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


历史密探

说实在的,比如先立个话题,老梁那一套我都能侃侃而谈,因为没什么难度,无非是经验,阅历,记忆加口才,再加上团队运作。而高晓松谈的晓说或晓松奇谈,你没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是不可能侃得来的,尽管里面有很多自己的见解,似乎有别于文献记载,也有很多看似不靠谱的言论,但高的才华却是公认的,他看的书多而且杂。总的来说各有千秋,老梁那套比较适合大众口味,老少咸宜,以国内民生偏多,也常常爆些猛料,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很被普通民众所认可。高晓松的脱口秀想听得明白透彻还必须有文化底蕴,比如异国风情,外国历史,你听完了也不知是真是假,也不可能处处去考证,但人家是去过这个地方并且读过当地的历史,你能说他不靠谱吗?我看过罗振宇,马未都,宋鸿兵,李光斗,郎咸平,袁腾飞,石国鹏等等等等的大量视频,是百家争鸣各有特色,打个比方,就民国宋教仁遇刺案到底谁是幕后指使就够这些人争论三年了,你还能分清谁高谁低吗?自己都糊涂了。



无名69529659

我个人观点是高晓松。

其实两位的视频我都看过,高老师是从晓说开始看起的,后来又接触到了晓松奇谈。而梁宏达老师是从老梁观世界开始接触到的。

其实如果真的说知识储备,毕竟是也有专攻,两位老师在各自的方面都有其不同之处,不过还是得提出点履历

高晓松出身高干家庭,高晓松的爷爷高景德是清华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机工程学家;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师从梁思成。高晓松小的时候,他父母已不愿意搭理他就在家说法文。


顺便提一下他们家邻居是林徽因。可能这证明不了什么,但它至少证明在知识储备这一方面在同年龄,高晓松超过太多人。更何况大紧是68的梁宏达是72的。

我再给你说一个更简要的问题,大紧曾经多次说过他其实对于历史没有那么明确,所以在晓说前期,都是尽量讲一些国外的他自己了解的事情。而老梁不同,他从节目开始就什么都说,正所谓包容百家。可问题是如果你把他的节目都看过,你会发现他有的时候会自己打自己脸。其实两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可眼界家世,再加上自小的耳濡目染。终究会影响一些东西。所以别的不谈,只谈知识储量,我站大紧这


予安娱乐

高晓松和梁宏达两人给人的感觉都是那种侃侃而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人,他们的节目也有一些相似性,所以经常会被人拿来作对比。



高晓松是正儿八经的高干子弟,却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气息。高晓松有真才实学,见识广,知识储备深厚,个人见解也相当有深度,正是由于家世北京,经历和交游朋友的缘故,所能提供的干货更多。


还有高晓松的情怀,所谓的诗与远方,大概也是每一个读过了圣贤书,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内心共同的一点小理想。个人感觉高晓松是一个比较真实的人。



再说说梁宏达,人称“老梁”,他的节目更多是幽默吧,他的口才就用多说了上过很多节目,很能说好多人也败在了他的嘴下。


由于自幼学习京韵大鼓、评书、相声等多种曲艺形式,使得老梁在充盈的知识储备下,总能找到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通俗地将观点传递给观众,深受观众,尤其是60、70后男性观众的喜爱。


总而言之,高晓松和梁宏达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的喜好也不同,作为观众也不必太去计较谁的知识面更广,我们作为观众享受其中就可以了。


丁丁金服

很多人喜欢拿高晓松和梁宏达来作比较,因为两人给人的感觉都是那种侃侃而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人,而且他们的节目也有一些相似性,所以经常被拿来作对比。其实两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大家不必为此争论,只要他们能够给观众带来更精彩的内容,就足够了。

于我来讲,更喜欢高晓松一些,倒不是因为他的知识量有多大,也不是因为他比谁厉害。我喜欢的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和那些不平凡的经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曾因为酒驾入狱,而备受舆论的谴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但是入狱后他利用大把的时间去沉淀自己,翻译了马尔克斯的作品《昔年种柳》,教狱友写诗,真的很高晓松。

高晓松的家庭很特别,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外公外婆分别是深圳大学和北航的创始人,母亲是梁思成的学生,清华大学的教授。爷爷曾是清华的校长,中科院院士。高晓松说,小时候做作业不会,家人就会写个纸条然他去清华宿舍找某某人请教,长大后他才知道当时那些人都是国内各行业的大牛。尤其是小时候还跟林徽因、梁思成是邻居,他的经历不得不让人羡慕。

高晓松的母亲曾经跟他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止是高晓松的家庭,还是他年少时的经历,高晓松的母亲从小就培养他学习琴棋书画,将来成为一个有情趣的科学家,可是没人能想到他最后成了个稍微懂点科学的艺术家。

他年少时的低吟浅唱、热血和浪漫,终于造就了他那首传唱许久的《同桌的你》。他常常怀念中国摇滚和民谣起步的阶段,他和张楚、朴树、许巍、郑钧在校园相遇,彼此分享自己的作品,他们喝酒吹牛谈恋爱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这些人将在未来音乐道路上做出的成绩。

高晓松的经历让人羡慕,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生的精彩之处正在于此。


主播时代

各有千秋。高晓松不仅有丰厚的家庭背景,又有丰富的海外游历,他传达的基本都是所见所闻,时不时的爆出一些传奇人物的小秘密,还有他游历海外的认知与中国文化习俗常识之间的比较,能让吃瓜群众满足好奇心。美中不足的是,高晓松言谈组词太邋遢,黏黏糊糊的听着费劲。 再说梁宏达,这个同志不得了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评时事, 反正杂七杂八的都能掰扯一番,但最终的结论都是向着正能量出发,是有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一位评论家,我很喜欢看他的大唐雷音寺。 既然说了上两位大咖,也就不得不说一下人生阅历更广泛的马未都先生。马先生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有交集,百家讲坛上他是严谨的教授形象,又是锵锵三人行里面的段子手;最主要的是马先生对古代文明的一些见解与传承,又能言简意赅、严肃又不失诙谐地给观众传递一些为人处世的小常识,总之,看马先生的节目是一种享受。


光棍熟了

在此我想起一句老话,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红的发紫,黑的开始…羡慕嫉妒恨会使人发狂变态,有人会不择手段取尔代之,尤其是名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久在河边站,难免会湿鞋…

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才是明智之举。否则枪打出头鸟,你得到了,也很快就会失去。不然"难得糊涂“也不会被当名句信奉。看破别说被,泄露天机会折阳寿…


大厨老齐

非得说两人谁的知识量更丰富,可以从他们两个人的经历来做一些比较。

高晓松,导演、编剧、制片人、音乐人。

除了高晓松自身能力之外,我们也可以从他的生长环境和家世做一些了解!

其本人是清华大学高材生,后来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爷爷高景德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创办者,父亲高立人和其舅舅都是清华大学教授……

本身就是一个自带光环的人物,加之其行业经历自然可以说学识渊博,另外其主持节目论点新颖,敢于大胆批判,为许多人所欣赏!

同样,老梁也以大胆敢说和幽默深受大家喜爱!

高晓松和梁宏达学识都很渊博,每个人风格和专业各有侧重,也都在各自行业里独树一帜!不过个人还是觉得高晓松更胜一筹,不仅仅从个人成长经历,高晓松评论的深度也较梁宏达更加透彻犀利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