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老人租500㎡別墅抱團生活!住滿一年後,他們怎麼樣了

在山水環繞、竹林蔥鬱的杭州餘杭港東村裡,有一棟造價200多萬的三層淺黃色小別墅。

這棟別墅的主人是79歲的朱榮林和74歲的老伴王桂芬。

2017年5月,老兩口招募志同道合者到自家別墅抱團養老。

如今一年過去了,13位因為養老問題而走到一起的老人,生活中有矛盾也有喜悅,他們在碰撞中不斷前行……

13位老人租500㎡别墅抱团生活!住满一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抱團是為了彼此有照應

你看,這就是抱團養老的好處,有什麼不方便的,彼此能有個照應。

——金阿姨

朱榮林老兩口的別墅建於2010年,面積約500多平方米,是兒子出資的。

院子前面有一方魚塘,後面是半畝小菜園,這個時節,茄子、四季豆長勢正好。

別墅裡面乾淨清爽,客廳鋪著地磚,擦得發亮。7戶13人分佈在1到3樓,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衛生間。房間裡傢俱、家電配備齊全,拎包入住。

13位老人租500㎡别墅抱团生活!住满一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早上7點,吃完早飯,俞阿姨騎上自行車準備去菜場買菜,小挎包裡有前一晚上剛放進去的200元。

“這是用來今天買菜的,晚上記完賬把餘錢拿走,王大姐重新放進200元。誰值日誰就拿著去。”

當天本來應該是金阿姨去買菜,但前一陣子金阿姨不小心摔傷了腿,金阿姨的老公腰又不舒服,俞阿姨就來幫忙。

短髮、戴著眼鏡、63歲的金阿姨爽朗地說——

“你看,這就是抱團養老的好處,有什麼不方便的,彼此能有個照應。”

抱團是為了生活有味道

家裡就我和老太婆,飯菜花樣也燒不多,吃完飯就大眼瞪小眼,生活沒味道。

——朱榮林

朱榮林退休前是英語老師,老伴原來是化工廠的廠長。

2016年,朱榮林得了膀胱癌,做完手術,回來後情緒不大好。王桂芳也察覺出老伴的異樣——

“每天坐在沙發上發呆,一句話說不對就發火。”

剛好,這個時候,王桂芬看新聞,餘杭的一位張阿姨在實驗抱團養老,她覺得自家也可以試試。

招募時,兩人提出了幾個條件——

年齡在60到70歲


有生活自理能力


經濟上不能太計較

13位老人租500㎡别墅抱团生活!住满一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消息一出,報名的有100多人,朱榮林老兩口最後從中選出了4戶。

大家一住進來就起草了一份《結伴養老協議》,除了規定怎麼買菜、打掃衛生,還包括——

愛護房東家裡的設施、不打聽議論他人的隱私、不得亂說是非等。

還規定第一個月為磨合期,不適者可以退出,反映較多者也可由房東提出清退建議。

那麼組團養老的費用是多少呢?

房租根據朝向從1500到1100元不等,住一押一。

打掃衛生的一週兩次,每月1200元,


廚師燒兩餐每月2000元。


還有一個修剪草木的每月2000元。


每戶滿打滿算,一個月3000元的費用足夠了。

抱團的生活很悠閒

現在的生活很悠閒。早上6點起床,下午搓搓麻將,晚飯後在院子裡溜溜圈,看看電視。

以前在家每天都要打掃衛生,想不想做飯,都要做,現在從家務中解放出來了。

——俞阿姨

俞阿姨和老伴是最早入住的一戶,試住三個月後,就把家全部搬來了。

俞阿姨最滿意的是這裡的環境——

“我就喜歡農村的田園風光,而且我年輕時候在這附近插的隊,聽本地人說話,我都覺得親切。”

對這裡的伙食,俞阿姨也基本滿意——

“我們每天兩個葷菜,每週都有雞鴨魚肉。菜單其實都是前一天晚上大家商量好的,誰想吃什麼可以提出來。”

13位老人租500㎡别墅抱团生活!住满一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她說自己在這裡的生活很悠閒:早上6點起床,整理下房間,下午搓搓麻將,晚飯後在院子裡溜溜圈,看看電視,就準備睡覺。以前在家要打掃衛生,想不想做飯,都要做,現在從家務中解放出來了。

朱榮林也覺得自己的身體和氣色好了許多——

“吃菜花樣多了,營養豐富了,家裡有人氣,精神也不錯。可以說,一開始的目的達到了。”

抱團的微妙煩惱

肯定有人會離開,我們希望最少能保持在5對,人再少,就很難維持。

——朱榮林

一群本不相識的人突然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生活上很多細節都需要磨合。水電煤、生活費都是AA制,但怎麼AA法,也是一步步改進的。

除了費用,怎麼在一起吃飯也是有講究的。最初沒有分餐,有人就說不衛生。然後就改成了如今的分餐制。

13位老人租500㎡别墅抱团生活!住满一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67歲的蔣一純是去年補缺進來的,談起同一個屋簷下的矛盾,倒不諱言——

夏天,有的男同志就穿條短褲,赤膊躺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

吃飯時,比如一條黃魚,有人一個勁夾好的魚肉;有時,來遲的人發現菜都被夾光了。

樂觀的朱榮林表示——

“大矛盾肯定是沒有的,我們聚在一起就是圖個開心,現在來看,挺融洽的。”

不過,去年有夫婦離開,也讓朱榮林對人員的穩定有些擔憂,“肯定有人會離開,我們希望最少能保持在5對,人再少,就很難維持。我們這裡是有進有出,來去自由。”

13位老人租500㎡别墅抱团生活!住满一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新聞深讀+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還是有點難

想要在一個地方住的舒心,身邊的人是否志同道合是關鍵。俗話說的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那麼,這幾位抱團養老的叔叔阿姨,有沒有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呢?幾位老人都笑了笑,不置可否。但又都承認,相處難是目前來看最大的問題。

俞阿姨說——

“我當初最看中的還是環境,其他都可以接受。少說話就是,我本來話就不多。”

住了一年的金阿姨,感觸也是頗多——

“抱團養老最好的還是認識的人,同事,朋友,彼此瞭解,知根知底,能相互包容。”

蔣一純期冀的抱團養老則是——

“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或者經歷。我理想中的生活是:早上睡到自然醒,早飯後唱一兩個小時的歌,或者看看書,練練書法,然後開車到附近走一走。

只是,這些暫時還無法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