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我們都知道,CPU是電腦的運算和控制樞紐,它直接決定了電腦的工作速率和效率。不同品牌,甚至不同產品代數的CPU的接口類型並不一致,所以需要與主板接口類型相契合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專題第一章就為大家講解CPU的選購事項。

選之前先弄清楚需求

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在裝機之前,必須明確自己的需求和預算,是用來玩網遊?還是玩一些單機大作?這裡需要點名吐槽的是“吃雞”(《絕地求生》這個大名反而知名度不高),一款網絡FPS遊戲的硬件配置要求居然比很多大型單機遊戲要求更高,優化確實非常一般。如果只是玩玩DNF、LOL之流,完全沒必要買過高的配置;當然了,如果卻有工作、吃雞需要,筆者也建議大家選擇更高的配置,畢竟真實體驗不可同日而語。

CPU選intel還是AMD?

經常廝混圖吧、某置吧的大佬們喜歡用牙膏廠、農企來調侃intel和AMD,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這兩家在PC端的影響力。建議大家不必糾結這兩家誰更好、誰更強的問題(都有面向低、中、高用戶的產品),這裡直接上產品特性。

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intel:CPU界的老大哥,主要產品線有凌動、賽揚、奔騰、酷睿、至強等,特點是單核性能強勁,功耗不高,而且針對其優化的軟件、遊戲多。intel過去十年幾乎在電腦界一家獨大,產品缺乏競爭,連續幾代產品提升微乎其微,直到去年第八代產品的問世,產品性能才有了較大提升(八代i3戰七代i5,八代i5戰七代i7;現在買intel七代U,基本是49年入國軍)。

AMD:過去十年被inter吊打,直到去年推出銳龍(Ryzen)系列產品後才再次擁有了與intel一較高下的實力;產品特性是多核心、多線程。論性價比,AMD比intel更高(CPU是一方面,主板更便宜、主板接口通用是另一方面),尤其是去年推出銳龍 APU(Ryzen5 2400G和Ryzen3 2200G),性能分別對飈inter八代i5和i3,而且集成顯卡達到了入門級獨顯的水平。

CPU命名規則:

CPU的名稱通常由系列名稱+數字組成,在數字最後可能會帶有“K”、“C”等後綴(AMD的後綴名稱是"K”、“G”、“T”)。最前面的字母最好理解(inter旗下,i為酷睿,G為奔騰;AMD旗下,Ryzen為銳龍,FX為推土機等等)。

字母后面的數字尤為重要,第一位表示產品代數,例如intel的i5 8400,AMD的Ryzen 1700,分別表示i5第八代、銳龍第1代。第二位數字表示處理器等級,基本是越高越好,例如同樣是第一代銳龍處理器,1700就比1600更強。後面兩位數字表集顯,可以忽略。最後帶英文字母“X”的,則表示支持自動超頻。

靠譜的購買渠道和包裝類型:

CPU按包裝方式可分為散片、原盒、深盒三種。散片就是單獨的一片CPU,無包裝和說明書,價格最為便宜。原盒是指正版盒裝,官方代理而來,有包裝;一般會附贈一個散熱器,價格較高;深盒是國內廠商拿到散片CPU後自己加的包裝,附贈的散熱器質量很差,價格也高。

CPU只要不是故意破壞,鮮有損壞的可能,所以組裝老手多選擇價格最為實惠的散片CPU。至於購買渠道,散片多來自某寶,盒裝多為某東。這裡需要指出的是,AMD旗下的銳龍處理器只有盒裝,所以在使用AMD處理器的時候,不必糾結於盒裝或是散片。

有哪些尤其值得購買的推薦?

intel:

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定位中低端,號稱一代神U,實測成績戰平i5 7500,是如今intel旗下最熱門的處理器之一。i3 8100為四核四線程,三級緩存6MB,主頻3.6Ghz,功耗65W,只要其它配件合理,無論是吃雞,還是PS、PR等工作軟件都能流暢運行。

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定位中高端,同樣屬於8代酷睿處理器,實力戰平i7 7700,性能相比上文中的i3 8100更強,也是如今正在熱賣的intel處理器。i5 8400性價比尤為出眾,屬於六核六線程設計,最大睿頻4.0Ghz,擁有9MB三級緩存,內置了UHD630核心顯卡,熱設計功耗為65W。其它配件合理的情況下,可以流暢運行現階段各類軟件。

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上文提到,處理器編號最後帶“X”的支持超頻,i5 8600K正屬於此類,之前有網友曝光將其主頻超到了4.8Ghz,其硬件性能可謂恐怖;i5 8600K的熱設計功耗為95W,而且盒裝版也不帶散熱器,需要尤其注意。

這裡為什麼不推薦八代奔騰和八代i7?因為八代i3性價比更高,所以不必用八代奔騰;而不能不能超頻的i7 8700性能基本與超頻後的i5 8600K相差不大,價格方面反而貴上一些,所以這裡同樣不推薦(其實i5 8400的性價比是較為理想的)

AMD:

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四核心四線程,主頻3.5-3.7GHz,二級緩存2MB,三級緩存3MB,集成GPU Radeon Vega 8,流處理器512個,頻率最高1100MHz,CPU性能戰平inter旗下酷睿i3 8100,同時集成顯卡達到入門獨顯的級別,不超頻玩英雄聯盟之類的網友也非常穩定,超頻後性能更強。

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6-3.9GHz,二級緩存2MB,三級緩存3MB,集成GPU Radeon Vega 11,流處理器704個,頻率最高1250MHz。性能戰平酷睿i5 8400,集成顯卡比銳龍2200G更強,配備雙通道內存可達到1030水平。

電腦裝機指南 ——  CPU的挑選與主流型號

銳龍5 1600X為6核心12線程設計,不配備原裝散熱器,默認主頻達到3.6GHz,睿頻4.0GHz,與旗艦銳龍7 1800X保持一致,熱設計功耗為95W。1600X同樣是一款支持自動超頻的CPU,其性能相比inter i5 8600K甚至更強,多核心、多線程設計不僅吃雞沒有任何問題,在進行視頻合成、動畫渲染方面更具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