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大名將

經歷了二百八十多年的戰亂之後,隋文帝楊堅終於重新統一了中國。隋朝雖然短暫,但是承上啟下,和秦朝一樣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史學家常把"隋唐"並稱,在這三百多年間中國的封建社會得到很大的發展,是古代中國最強大繁榮的時期之一。隋唐時期名將眾多,這裡挑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名將:

一、韓擒虎

隋唐十大名將

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縣東)人。隋朝名將,北周驃騎大將軍韓雄之子。

容儀魁偉,有膽略,好讀書。北周時,任都督、刺史等職,襲爵新義郡公。陳出兵進逼光州,任行軍總管,率軍將其擊退 ,後又屢挫陳師。開皇元年(581年),任廬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廬江,作滅陳準備。開皇八年(588年)冬,領軍為先鋒攻陳,他率五百銳卒夜渡長江,襲佔採石,半日內攻克姑孰,然後進軍新林。隨後入朱雀門,佔領建康城,俘陳後主陳叔寶。因功進位上柱國、大將軍。後封壽光縣公,以行軍總管屯金城,旋任涼州總管。

二、賀若弼

隋唐十大名將

複姓賀若,字輔伯,河南洛陽人,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為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任金州(今陝西省安康)刺史。賀若弼以伐陳有功,封上柱國,進爵宋國公,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公元607年(大業三年),賀若弼被隋煬帝加以誹謗朝政的罪名殺害。

三、史萬歲

隋唐十大名將

京兆杜陵人(今陝西西安人),隋朝名將。長於騎射,好讀兵書。15歲隨父從軍。北周武帝時,其父戰死,以忠臣子授開府儀同三司,襲爵太平縣公。

北周末,隨上柱國樑士彥攻討相州總管尉遲迥,每戰先登,因功拜上大將軍。隋初,因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為戍卒。

隋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擊突厥,遂至轅門請自效。奉命與突厥單騎比武決勝負,馳斬其一勇士,使突厥軍不敢再戰而退。每行軍作戰,身先士卒,善撫部下,將士樂為效力。因其南征北戰,屢建戰功,遭楊素嫉妒誣陷,被隋文帝冤殺。

四、李靖

隋唐十大名將

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漢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諡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在李靖的戎馬生涯中,他指揮了幾次大的戰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不僅因為他勇敢善戰,更因為他有著卓越的軍事思想與理論。他根據一生的實踐經驗,寫出了優秀的軍事著作。

五、李勣

隋唐十大名將

原名徐世績,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績,漢族,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唐初名將,與李靖並稱,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從李世民平定四方,後來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曾破東突厥、高句麗,功勳卓著。

李績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顯慶二年(657年)奉旨與許敬宗、蘇敬、孔志約、于志寧等編《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總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績卒,享年七十六歲,唐高宗輟朝七日,贈李績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陪葬昭陵。

六、侯君集

隋唐十大名將

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土橋鎮侯家村)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封陳國公。

早期不學無術,而以勇武自稱。後入秦王府隨李世民征戰,立下戰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後與尉遲恭力勸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唐統一後,侯君集官位越來越高,開始學習,參與選拔人才等。曾隨李靖學習兵法,卻誣告李靖有造反之心。貞觀年間,隨李靖討平突厥,後又領大軍滅高昌國。功勳卓著,開始居功自傲,因討滅高昌時私取寶物而被下獄,得釋後開始心生怨恨,先後勸大將張亮、太子李承乾謀反。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家人被遷至嶺南。

七、薛仁貴

隋唐十大名將

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 ,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八、郭子儀

隋唐十大名將

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在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將,前後共六十餘年,其中有二十餘年系天下安危於一身,為維護唐朝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智退吐蕃回紇的戰鬥中有勇有謀、立下赫赫戰功。他居功不傲,寬厚待人,具有極高的人格魅力。

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758年,進位中書令。759年,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閒官。公元762年,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公元763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郭子儀被再度啟用,任關內副元帥,再次收復長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郭子儀在涇陽單騎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穩住關中。

公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九、

隋唐十大名將

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朝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 ,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李光弼自幼為人嚴肅、深沉而剛毅,擅長騎射,喜讀班固的《漢書》,治軍極嚴。天寶十五載(756年),經郭子儀推薦而任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寶應元年(762年),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進封臨淮郡王。安史之亂平定,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晚年為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病死徐州,年五十七。追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 。

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為平息安史之亂的主帥,史稱其"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新唐書·李光弼傳》)他雖名氣不如郭子儀大,但其軍事才能不在郭子儀之下。李光弼足智多謀,在其戎馬生涯中,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他治軍威嚴而有方,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後,營壘、士卒、麾幟無所更改,而當他號令後,軍威更加威嚴。

十、韋皋

隋唐十大名將

字城武。京兆萬年(陝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

韋皋出身"東眷韋氏鶥城公房" ,排行第二十三。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韋皋任建陵挽郎,歷佐使府。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隴州節度使。次年入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貞元元年(785年),出任劍南節度使,累加至中書令、檢校太尉,封南康郡王,世稱"韋南康"。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韋皋去世,年六十。獲贈太師,諡號"忠武"。《全唐詩》存其詩三首。

韋皋在蜀地二十一年,和南詔,拒吐蕃。史稱其"數出師,凡破吐蕃四十八萬,禽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其功烈為西南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