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普尔最终能够脱离印度实现独立吗?

a回眸一笑百媚生e

曼尼普尔为印度东北部的一个邦,被不少网友戏称为“印度小中国”,既然有这么响亮的雅号,那肯定与中国多少有些关系。铭苏先生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个地方究竟和中国有什么渊源。

曼尼普尔邦位于印度的东北部,东部与缅甸接壤,西边与阿萨拇邦相连,南与米佐拉姆邦毗连,北同那加兰邦接壤,过去曾经是阿萨拇邦的一部分。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5万人(2011年)。

据当地人称,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动乱,齐人为了躲避战乱,迁移到此地,并在此长期繁衍生息。曼尼普尔地区历史上曾长期以独立城邦存在,1826年英国入侵缅甸,缅甸战败,曼尼普尔跟缅甸一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曼尼普尔脱离英国宣布独立,建立曼尼普尔王国。其后在印度的主导下并入印度版图,成为印度的中央直辖区,1972年单独建邦成为曼尼普尔邦。

曼尼普尔人由于跟中国人长得比较像,跟印度人区分比较明显,往往被区别对待。1950年曼尼普尔被划归为C类邦,由中央政府派首席专员或代理邦长进行管理。虽然曼尼普尔现在是印度的一个邦,但是当地人一直为独立跟印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且当地人有自己的武装组织——人民解放军。

当然,印度东北部有独立倾向的不止曼尼普尔一个邦,印度整个东北地区在历史上是独立存在的邦国,并不属于印度,英国殖民南亚的时候被划入英属印度范围,英国走后被印度接管。因此,这一地区是印度独立倾向比较严重的地区。

曼尼普尔之所以被称为“印度小中国”,主要是因为当地有很多地方与中国很相似。

首先,当地人跟中国人长得很像,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印度人。当地官员去印度开会,往往会被当成中国人,但实际上他们是曼尼普尔人,属于蒙古人种。

其次,文化习俗有很多中国元素。比如当地人崇拜龙、喜爱竹笛、武术,过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传统文化活动颇具中国风。

再次,饮食方面与中国许多方面相似。当地人以米饭为主食,喜清淡、好蒸煮,不像印餐那么重口味,吃的咸菜、腌鱼等与云南地区口味相似,像饺子、包子等面食在夜市比较常见。

第四,当地中国商品遍地,多是从缅甸进入。

今天的曼尼普尔人跟中国文化交流密切,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喜欢看中国电视剧,来中国留学的人也逐渐增多。曼尼普尔邦首席部长曾率团访华,对中国发展赞不绝口,希望跟中国加强合作。

2015年时任中国驻印大使乐玉成,应邀参加曼尼普尔年度旅游推介盛会“桑加伊节”,也见证了曼尼普尔的“中国化”特色,由于长的跟当地人相似,没有被当做外国人加以区别对待,后来乐玉成大使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记录当地的中国特色。

虽然曼尼普尔在闹独立,如果印度不解体,没有外力介入,想独立很难。除非印度发生大的变故导致国家四分五裂,那么这时就可以独立了。


铭苏先生


曼尼普尔邦位于印度东北部,过去曾经是阿萨姆邦的一部分,1972年从阿萨姆邦分离出来,成为受印度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邦,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东与缅甸交界,西与阿萨姆邦相连,南与米佐拉姆邦紧连,北同那加兰邦接壤。其前身为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曼尼普尔王国,1826年沦为英吉利殖民地,1947年8月11日摆脱英国统治占领成功独立,为了赶时髦曾经制订悬挂过六星红旗 ,



和六星龙国徽,其宣称祖先为五代十国齐人迁移至此,繁衍生息,





独立后确立君主立宪制性质的宪法,并签署目自愿加入印度的《合并协议》和《中止协议》,1949年9月21日,曼尼普尔国王巴格亚昌德拉受邀至西隆访问,在非正常情况下签署协议同意并入印度,10月印度解散曼尼普尔议会,改为印度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划为印度C类型邦,由印度中央政府委派首席专员或代理邦长进行管理,1956年成为印度中央直辖区,1972年2月21日单独建邦,随后举行会议大选下辖9个县,38个发展区,51个镇,3582个村,人口不到300万,



90%为丘陵山地,中央为英帕尔河谷平原,曼尼普尔河贯穿其中,年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山区多林木,尤以竹林最为常见,



洛塔克湖,



主体民族为梅泰人居住在因帕尔平原,梅泰人又分为两支,信奉伊斯兰教的称为潘高人,信奉基督教的为梅泰人,其余是信奉印度教的少数民族,该邦种植的农作物60%为水稻,其余为小麦,芥子,豆类,工业有手工棉纺织厂,工艺品厂和砖瓦厂,肥皂、针织等小型工厂,交通不便,依靠与阿萨姆邦相连的公路运输,该邦民族矛盾突出,无法形成合力,












民族传统:信仰尊老爱幼,重视家庭,崇拜龙并尊其为图腾,十八世纪当地的国王为个人的爱好曾命令国民皈依印度教,遇到很大阻力,收效甚微,他们的官方语言曼尼普尔语属于汉藏语系不同于印度其他地方语言,有29种方言,至今保持着吃棕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该邦毒品走私等现象泛滥成灾,







多年来一直谋求脱离印度实现独立建国,印度政府不断的围剿镇压更加深了当地民众的仇恨程度,使其离心力不断加强,印度东北部拥有2200万人口的阿萨姆邦和200多万人口的曼尼普尔邦成为令印度政府最为头痛的所在,未来除非东方大国推翻伪阿鲁纳恰尔邦的非法统治,







摧毁印度的核心军事实力,使其无法顾及东北部两邦的独立行动,让其被迫承认两邦独立,否则以曼尼普尔的零星抵抗力量独立建国,不过是一纸笑谈。


a回眸一笑百媚生e

基本不可能。曼尼普尔邦实力太弱根本不具备独立的条件,如果没有外力的强势干涉或者印度本身的瓦解,那么曼尼普尔绝无可能独立。此外,曼尼普尔与隋朝等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曼尼普尔王国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印度史诗《摩罗衍那》中有明确记载。



曼尼普尔原本是印度的一个土邦王国,印度脱离英国统治的时候,曼尼普尔被迫并入印度,之后分出成为一个独立的邦。总面积仅仅2.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全邦资源匮乏,90%都是山区,经济至今都以农业与手工业为主,经济非常落后。而且当地也是印度毒品与艾滋病泛滥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曼尼普尔虽然是印度的领土,但是各种文化风俗却与中国西南地区更加相似。曼尼普尔靠近西里古里走廊的战略要塞,被印度视作重镇,从没放松过。

印度建立以来,内部问题十分严重,但是印度缺并没有像苏联那样四分五裂,印度正是利用了其内部的矛盾。小小的曼尼普尔邦,有29个民族部落,而梅泰人、那加人、库基人、潘高人等都是矛盾重重,对于印度来说,这些追求独立的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盘散沙,根本就没有影响力。所以曼尼普尔想独立,除非印度不再是印度。


澹奕

难以脱离印度。曼尼普尔邦东与缅甸接壤,西接与阿萨姆邦,南跟米佐拉姆邦接壤,北和加兰邦接壤。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285万。1826年,英国打败缅甸,割去。1946年要求独立,英国同意与印度一起独立。1949年9月加入印度。1972年要求独立。肤色与中国同,蒙古后裔。他们说是齐人,以龙作图腾。六颗黄五角星红底旗仿效中国,徽六颗黄五角星龙红底。他们说藏汉语言,用从缅甸去的中国货,看中国电视,赛龙舟,吃粽子,面食,出产水稻,有解放军。如果印度解体,或发生大动乱,有大国介入才可能独立,印度政府不会允许其独立,否则印度政府派兵镇压。


喇叭与利剑

不可能的,印北部几个邦的却有少数武装谋求自由独立,但这都不太现实,印度是地区大国,拥有庞大的军队和先进武器,稍微形成点势力威胁印度政府安全就会被印正规军消灭,搞搞暴动,恐怖袭击还是有可能的,这对怪印度政府历届领导不重视均衡发展导致的北方各邦人民不满。


EM-迷失

游兵散勇,不成气候。只能通过暗中支持他们折腾印度了,也属于一种战略价值。想独立,没有外部强力干预没门。但印度好歹是个核大国,没人愿意真正跟他撕破脸。


印度熊猫

布拉马普特拉河(梵天之河)原名至那河(Cina),这条河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在汉朝、三国、两晋时期都直接纳入版图,并设立行政区政府进行管辖。三国时期的蜀国(蜀汉)实际上也是一个沿海国家,和吴、魏一样。东汉以来设立的“南中都护府”,其原址就在现在的缅甸若开邦附近。南中都护府管辖恒河三角洲和缅甸中部等地,南中都护府和交址都护府是汉朝政府对印度支那半岛和南亚地区东部行之有效的管辖机构。


Bengxit西孟脱印

不一定。除非印联邦解体了,否则应该没有机会独立。曼尼普尔一直在进行着独立运动,但都被印度政府镇压了。曼尼普尔的人口仅仅有两百多万,很难与印度政府军抗衡。印号称世界军力第三,是不可能让曼尼普尔独立出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