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蘇聯偽軍

在蘇聯衛國戰爭中,有150萬蘇軍被改編為德軍指揮的偽軍,他們裝備著各式坦克,壓制火炮和飛機,非常精良。

這些原蘇軍組成的東方營的戰士們,甚至有75個營由德國龍德施泰元帥的率領還參加了抗擊諾曼底登陸的戰役,在著名的奧馬哈海灘上的德軍第352師其實就是蘇聯偽軍組成的。

汪精衛的偽軍至少還是打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堅決不和國民黨的軍隊作戰,只是在後方負責清鄉維穩工作。而蘇聯偽軍可就厲害多了,完全獨立的旗號,轉戰世界各地,和蘇聯更是敢“刺刀見紅”。

二戰中的“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蘇聯偽軍

蘇聯偽軍主要由背叛祖國、替納粹德國侵略者效力的蘇聯軍民組成,主要由以下幾類人構成:

第一類 喪失了政權的原沙皇政府的武裝力量殘餘。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僅半年多時間,當14個資本主義國家聯手對新生政權進行武裝干涉時,這些武裝力量殘餘趁機對蘇維埃政權發起了反撲。儘管遭受失敗,但企圖奪回政權的野心始終存在,只要有機會,這股殘餘力量就會衝到反擊蘇維埃政權的最前線。所以納粹德國侵蘇戰爭一爆發,這股殘餘力量立刻站到了侵略者一邊。

二戰中的“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蘇聯偽軍

第二類 是曾遭受蘇聯政權傷害的人。比如,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歸併蘇聯後,國內民族主義者始終認定是蘇聯侵佔了他們的國土,剝奪了他們的自由。上世紀90年代初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首先宣佈獨立、脫離蘇聯,從而揭開了蘇聯解體的序幕,絕不是偶然的。加上當時的蘇聯政權強制推行集體農莊,民族政策又存在嚴重缺陷等種種失誤,使得這些地區的民族主義者對蘇聯政權始終抱持仇視、敵對的態度。當納粹德國侵蘇戰爭打響後,他們認為復仇的時刻到了,甚至當德軍還沒有完全打進來之際就發動了對蘇聯紅軍的襲擊。

第三類 是不幸在戰爭時淪為德軍俘虜的蘇軍官兵。由於種種原因,被俘紅軍官兵中的部分人同意接受德軍的招募,從而走上了一條背叛祖國、與侵略者合作的不歸路。除了自願站在納粹分子這邊作戰的人以外,“絕大多數蘇聯公民是在飢餓、異常繁重的工作和死亡威脅的影響下穿上德國軍服的”,“然而,只要俄羅斯人同意為敵人工作,他就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道路,迫使他與德國的軍事機器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只是時間問題……俄羅斯人常常面臨痛苦的選擇:或站到德國人這邊,或被直接槍決。”(尼古拉斯·貝特爾《最後的秘密》)

二戰中的“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蘇聯偽軍

那麼,究竟有多少被俘的蘇軍官兵接受了德國人的招募,成為侵略者的幫兇呢?德國軍事歷史學家約·霍夫曼在1986年出版的《弗拉索夫軍史》書裡認為:到1943年中期,德國軍隊裡有90個俄羅斯營、140個人數上等於團的分隊、90個野戰營和其他一些小分隊,它們被用來對付游擊隊員。德軍中還有大約40萬至60萬為德軍服務的志願者。然而,這個說法卻遭到了蘇方研究人員的質疑和駁斥。但遺憾的是,蘇方始終沒有交待清楚被德軍招募的蘇聯公民的確切人數。有資料顯示,貝利亞及手下曾試圖搞清楚這數字,可似乎也沒能做到。不只戰後蘇聯官方不曾公佈過相關的確切數字,現在解密的檔案文件也沒有提供對這一問題的準確答案。

二戰中的“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蘇聯偽軍

實際上,出現這種狀況是很自然的:原因一,戰爭期間大批官兵失蹤、音訊杳然,很難搞清楚他們是陣亡了還是被俘了,或是“開小差”了。實際上好多人早已陣亡,卻被蘇聯有關方面記錄在“祖國叛徒”的名單上,家屬還因此遭受了逮捕和欺負。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在“第270號命令”指責第28集團軍司令員卡恰洛夫中將、第12集團軍司令員波涅傑林少將“投降”,“這是恥辱”,“必須消滅怕死鬼和逃兵”,並在941年10月對兩位將軍進行了公開缺席審判,二人都被判處槍決,並沒收個人財產,剝奪所受獎勵——蘇聯勳章。可實際上,卡恰洛夫中將已在1941年8月4日被敵方炮彈直接命中而犧牲,然而直到1956年,他的親人們還一直揹著“叛徒”親屬的罵名並遭受懲處。

二戰中的“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蘇聯偽軍

原因二,相當多的蘇軍官兵儘管淪為俘虜,卻寧死不屈。有一份資料顯示有250萬蘇聯軍人死在德國戰俘營,而存活下來的蘇軍多數拒絕和德國人合作。1941年8月,第12集團軍司令員波涅傑林少將在被德軍包圍身負重傷、失去知覺的情況下淪為俘虜,儘管他在俘虜營裡忍受了長達四年之久的煎熬,卻始終沒有向敵人屈服。可他被自己人列入了“祖國叛徒”名單,並在1945年獲得解放且被遣返後,又被關進了自己人的集中營裡,1950年8月25日再次受審,並再次被判處槍決。直到1956年才恢復名譽。

二戰中的“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蘇聯偽軍

再如,斯大林的大兒子雅科夫1941年7月淪為德軍俘虜,7月20日德國電臺和《人民觀察家報》都報道了雅科夫被俘的消息。蓋世太保在審訊雅科夫時,在桌布下放了一個麥克風,錄下談話內容,然後按需要對錄音進行了剪輯,從而使雅科夫成為蘇聯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鞭撻者、抨擊者。經過加工的錄音帶在前沿陣地上通過擴音器反覆播放,德國飛機上撒下的傳單就慫恿蘇軍官兵聽從雅科夫的勸告,效法雅科夫向德軍投降。同時,德國人還衝洗了一系列雅科夫在跟德國軍官交談、喝茶等照片,並刊登在德國各大報刊上。斯大林獲悉這些情況後,依照“第270號命令”下令將雅科夫的妻子尤利婭作為“祖國叛徒”的家屬予以逮捕和流放,而女兒,斯大林的孫女被託付給別人撫養。可事實上,雅科夫在被俘期間表現英勇,始終沒有向德國人屈服。直到搞清楚了這是德國人施行的反間計之後,雅科夫的妻子尤利婭才被解除監禁釋放回家。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1977年發佈命令追授雅科夫一級衛國戰爭勳章。諸如此類的事例還有很多,這些都加大了搞清楚究竟有多少蘇軍官兵淪為德國人幫兇這一問題的難度。

二戰中的“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蘇聯偽軍

原因三,不少蘇軍官兵之所以同意和德國人合作,只是出於暫時保全生命的考慮,實際上並非真心實意要淪為德國人的幫兇,而是時刻準備伺機逃回自己的軍隊。在戰爭期間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如1942年10月3日,土耳其斯坦軍團士兵別爾格諾夫、哈桑諾夫和圖列巴耶夫為了尋找游擊隊,艱難跋涉四晝夜,終於抵達蘇軍駐地。他們報告說,他們所在營地的大部分人都想回歸。儘管這些人後來都進了蘇軍集中營接受審查,後來的命運也比較悲慘,但不少蘇軍官兵並非真心實意要做偽軍,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