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

文史新谈

写诗不是职业,而是爱好。当官才是诗人们安身立命的职业。

只不过他们当官的成就比不上他们写诗的成就,政治方面的才华容易被忽视。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产生写诗才是他们的正职,而当官才是副业的错觉。

古代没有职业的作家,文人们靠什么生活呢?

门路无非是四个:一是入朝为官;如王维,官至唐朝右丞相;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投奔唐肃宗,得到左拾遗;岑参,做过刺史;就连“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也在翰林院供职过;白居易、苏轼等人就更不用说了,去杭州西湖走一走,白堤、苏堤就是嘉扬他们为官时功绩。

二是投奔权贵,成为幕僚。如杜牧,就曾在牛僧孺府中当过幕僚。

三是隐居。像陶渊明这样自力更生,“带月荷锄归”,自己种地。或像孟浩然这样,成为地方的乡绅。

四是成为私塾教师。如蒲松龄就以私塾教师为业。

古代阶层明显,社会地位上是“士农工商”。在普遍是文盲的古代社会里,读书人真的是社会精英。那些能以作诗写文名留青史的文人,真是万里无一的精英中的精英。这些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诗作文,而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宏大的理想,只能进入官场才能实现。所以,很多诗人写诗,都是为了抒发自己抑郁不得志、怀才不遇的窘境,就是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巨大的裂缝。

而一旦进入官场、进入文人圈,写诗作文亦是一种应酬。如王勃著名的《滕王阁序》,最直接的写作原因,是“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是对一次大聚会。王勃不过是把自己李广难封的困境给写出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各自有应酬诗歌。白居易与元稹常常以诗代书。由此可见,诗也是文人们沟通情感的重要体裁。


王辉城

我们先说说唐代,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神龙革命后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是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从唐太宗开始,讲究自由,这个时段民族很是开放,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时候出现了一大批诗人,

初唐“四杰”:王勃、洛宾王、卢照邻、杨炯.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中唐: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卢纶、李贺、李益、刘禹锡、贾岛、张继、韦应物、李坤、元稹、张祜、杜秋娘、张籍、戴叔伦、顾况、晚唐:李商隐、杜牧。

我们主要说说这个我们比较常见的大诗人。从这些诗人可以看出,先是年少成名,接着步入仕途,但做官都是壮志未酬,还有一些辞官而抒怀怀才不遇之感。

至于你得提问有些不好回到,我只能这么回答你,先是年少聪明,接着步入仕途,在这个岔路口可以分为两条道路,一种就是做官而壮志未酬,另一种就是辞官对当今社会的不满,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9527人生百态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古代为什么读书,为了考取功名呗。科举制度就是当时入仕的途径啊。就像现在要考公务员一样,谁不想拥有一个铁饭碗。

不光唐代,可以说历朝都有诗人是官员,这在介绍诗人简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诗人不光有字,有号,还有一些是以官职相称的外号。比如杜甫也叫“杜工部”就是因为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韩愈也叫韩吏部,也是因为他当过吏部侍郎。

至于你说的是当了官才写诗还是写了诗才当官没有定论,也不好说。有的人可能是显漏一下自己的才学以扩大自己的名声,也有的在诗兴大发的时候随口吟唱。就柳永来说,人家在考试之前就做了好多诗,早已名声在外了。考试没过还写了一首鹤冲天。



当然,有很多当了官了才知官场好赖,感受颇多,就拿陶渊明来说,官场虽好,并非他喜爱之地。这从他那首《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可以看出。



官场虽好,大多失意,这才给那些诗人以切身感受,才能写出那么多凄美的诗文。也使今天的我们能够读到这个好的文章。


一生最爱古诗词

不仅仅是唐代,宋、元、明、清亦是如此。

古人读书都是位了中科举去当官,入仕为官命

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人才选拔。发展到明清时形成了定式。欲走仕途官道者,必须连连升级、登科及第,即顺利通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所以,在没有中举之前,哪有心情来写诗?即使写了,又有谁知?

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写诗多数是用来抒发感情的,与当官对比来说,是次要的,只是生活的调剂品。

尤其是得意和失意的时候。

所以唐诗宋词中大部分的诗词,基本是诗人仕途不顺、潦倒落寞的时候写的。

比如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

你想想要是仕途顺利,就跟现在一样,忙都要忙死了,哪有功夫来吟诗作对?


唐诗宋词古诗词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通过科考制度选拔上来的官员普遍具有文学修养,所以写诗便不在话下。

秦汉时期官员的选拔主要是从贵族中产生,文字是贵族阶级才能接触到的东西。因此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自隋朝开始,朝廷在官员选拔上废除了推荐制度改为科考制,从此唯才是举正式让寒门布衣有了出头之日。

隋朝的科举制度开创了我国人才选拔的先河,这个优越的制度领先了西方近千年。到了唐代,科普制度更为完善。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唐代考试的科目时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从此不难看出,在这种考试制度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文学水平都是比较好的。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唐朝极重诗才。高祖武德四年开科取士, 第一场既考诗赋,考五言排律,每诗要求 12 句, 太宗开[文学馆]「弘文馆」以征文人.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唐代的统治者之好诗词歌赋, 犹甚往朝. 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 录入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唐太宗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并序》列位卷首。而后的高宗,则天,中宗,睿宗,至此道高手玄宗李隆基, 都对此十分重视. 不仅如此,王室成员中的后宫佳丽,公主王孙,能言诗的也不在少数, 他们所起的引领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说林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登甲及第后兴高彩烈的情景“昔日龌龊为不嗟,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了及第后的喜悦放纵,畅快淋漓。

唐朝开始实行和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即开科考试制。代替了以前的贵族达人举荐制,这样就能够广招天下贤才,聚揽囊中。寒门仕子也可以通过层层考试筛选,入仕做官了。在唐朝一般来说,考中了进士,就有为官的资格了。古语“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意思就是文成武就之后,就把自身交给帝王了(国家)。实行科举制,能够广揽文才贤才。唐太宗李世民曾兴高彩烈地对文武众臣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代的许多宰相和权臣大都是进士出身。进士可不是那么容易考的,有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许多仕途文人奋斗科考到皓发白首,也考不中。因为这可是全国的人才选拨呀!所以考中进士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满腹经伦,才华冠绝的人,作诗写文自然出彩。而唐朝诗风盛行,所以出名的诗人大多为过官,或大或小都述过职。

武则天时期盛行殿试。就是由皇帝亲临考场或亲自拟题作考,这样私痺更少。殿试当然是最高级别的临场发挥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贺知章二人据说都是头名状元及第。王维官至节度使,尚书右丞,后人尊为“诗佛”。李白几经辗转,后被举荐做过供奉翰林。就是专门做诗陪侍皇上娱乐的。其诗多以颂扬为主,后人称其为“诗仙”。而另一位著名的大诗人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官至右拾遗,工部待郎。李白杜甫后人合称“大李杜”。“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诗的特点。其一生飘零,颠沛流离。不满官场现状,痛心时弊。他的诗忧国忧民,满含忧患意识。一生作诗很多,记录了自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沧桑巨变,就象是一部活史书!


江山多娇21392


为什么唐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就跟问现代公务员问什么都会英语?因为高考要考英语,当公务员要考英语。

科举明经与进士

唐朝的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明经以背诵为主,因此非常好考。进士要求创作,因此终唐一朝,平均每年只有二十几个人考中进士。

白居易二十七岁时进士及第,得意之余挥毫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可见白居易那一年只有十七人考取了进士。

进士科考诗赋

考进士是所有读书人的理想。而考进士的内容是:诗和赋。

唐朝科举的诗是是律诗,赋是律赋,因此每一个读书人就像我们今天学语数英一样,必须会作诗和赋,必须懂格律,否则考不上进士。这有点像央视的诗词大会,目前的诗词大会类似于明经,考的是背诗和填空。如果哪一天改为现场作诗,而且必须是格律诗,你想想是什么结果?



考进士不同于明经,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考场上现场出题,一般考的是五言的排律,但是名篇佳作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钱起的《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结语

题主提的问题,其实可以这样回答,唐朝当官的必须是诗人。因为大部分当官的人是读书人,而读书人肯定是诗人。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自古以来,“修身治国平天下”就是文人墨客最为重要的追求目标,也大都跻身于士大夫阶层。尤其在唐代,政治民主,经济繁荣,诗歌发展尤为繁荣,自上而下都流行诗歌创作。就连唐太宗本人,也非常喜欢作诗。他的那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直被后世流传。

唐朝实行科举制,以诗歌取士,自然这些擅长作诗的文人墨客更有机会考取为官员。受中国文儒家文化的影响,诗人也大都抱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济世救民思想,为官从政,则是一个最好的途径。

唐代诗人除了参加科举考试赢取功名,还可以通过位居高官诗人的引荐进入仕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就是向当时位居高官的诗人张九龄表达自己为官入仕的心情。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荆州长史的张九龄招致幕府。

只有自己的诗歌得到位居高官诗人的欣赏和喜爱,才会得到引荐为官的机会。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带动很多诗人进入仕途,求得功名。即使浪漫飘逸如李白,也是通过结交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等人,诗歌受到喜爱,才有机会得到唐玄宗的垂青,进入仕途。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进入仕途的诗人都能一帆风顺,很多也是屡遭贬谪,起起落落。每个人所处的官职高低也有所不同,有元稹、张九龄这种位居高位的宰相,也有刘禹锡、柳宗元、韦应物、杜牧、岑参、刘长卿等人担任刺史。

不管官阶如何,不得不佩服,他们都有很高的诗作水平和文学修养。有了出众的创作才情,才有了进一步政治提升的机会。但更多的诗人,因为把握不好分寸,又经常会因为直言进谏而遭遇贬谪。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如张九龄即使身居宰相也因此遭贬。



此笺

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一是门阀,二是科举,三是幕僚。按照这三个选拔制度,简单的分析下诗歌在官员选拔中的影响和地位。

首先看门阀制度。门阀制度实际上就是官员的世袭制,皇亲贵族无需和普通民众争个头破血流,只要家族大,地位高,就可以父传子,子传孙,这个接班制度不需要很大学问的,所以一部分官员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他们能够做官只是因为生在了一个好人家。

其次看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隋朝建立,唐朝时将其发扬光大,但是与明清相比,仍有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地方,很多次的科举制度漏洞很大,有的仅凭皇亲贵族或官员推荐就可以及第,但是在唐朝的科举制度中,有一项是靠诗词和歌赋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学子在诗歌上下了很大功夫,而且唐朝的各个皇帝对诗歌也有着特殊的偏好,如果做的好,也可以获得皇帝的垂青。

所以唐朝的大部分诗人都做过官,毕竟在古代,能够出人头地也就是做官一条路了,王维、李白、王勃很多诗人都是年少成名,最后相继做官,诗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平民对对话诗词

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以来,开科取士成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这比以前的世袭制大大的进步了,黎民百姓通过努力读书,过了乡试,省试,殿试等关口,即成为秀才,举人,进士之后,就可以走上仕途,成为治人的劳心者,也就是所谓的鱼跃龙门。

唐朝诗人孟郊(715年____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以前曾两次落第,四十六岁进士及第,欣喜若狂,在慈恩塔写下《登科后》一诗。

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所熟知。

再看看郊寒岛瘦中的苦吟诗人贾岛吧。

贾岛(779年____843年),字浪仙范阳(今北京市房山)人。早年曾为僧,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后任普州司仓参军。他有一首《题李凝幽居》,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芳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妻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因为鸟宿一联之推字,反复吟诵,想用推又想用敲,不知不觉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队伍,最后由韩愈定为敲字。

韩愈(768年____824年),河南洛阳人。进士及第后,两任节度推官,累官临察御史,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又任行军司马,以吏部侍郎致仕,人称韩吏治。

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长卿,高适,岑参,李商隐,杜牧,许浑,王建等,他们都曾在朝廷任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