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某某墓志铭并序”,这个"并序"是不指在志和铭前面的序言,序言有无固定格式?

我给历史话导图


对墓志铭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并序”在古文古诗里运用的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举些例子就很明朗了。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命曰《琵琶行》。

随后才是正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所以所谓“并序”就是写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它一般跟在题目之后或者在前言中出现。

如《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富贵勋庸之不绝。

这段就是上官氏墓志铭的并序,就是先大概说明了墓主人是谁,哪里人,家里的情况等。下面铭文就是写墓主人的生平事迹,经历,然后人们对其的悼念,赞扬等。

可以看出确实是“志”和“铭”前的序言,但是并没有固定的格式。


宫商角徵羽哆瑞咪发嗦


序是写在"志"(系)和"铭"前面的文字。可有可无。如韩愈写的"柳子厚墓志铭",前面没有序。一般"志"(系)记述死者的家世,"铭"是对死者的赞扬。有的墓志(系)铭前面就有序。比如元稹写的"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面就有序。这是因为死者的某些事情必须加以说明,以让世人知晓。对于杜甫来说,写了那么多那么好的诗,竞然不为世所知,必须将此情况说作个说明,并对杜诗作一个评价,以彰显于世。这个序就是篇说明文,并无什么固定格式。以"序曰"开头就行了。





木山文


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并”就是“和”,某诗或某文,和序一起发出,题目就可以写成《某诗并序》或《某文并序》。

并序又称序,通常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经过。也有他人代写的,多用来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常见的有作者序、非作者序言和译者序三种。

作者序是由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读者对象,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适用范围,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书的修订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及致谢等。它的标题一般用“序言”或“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用“前言”。当另有非作者撰写的序言时,为区别起见,,可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翻译书的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用“中译本序”。作者序一般排在目录之前,如果其内容与正文直接连贯的,也可排在目录之后。

非作者序言是由作者邀请知名专家或组织编写本书的单位所写的序言,内容一般为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内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它的标题用“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非作者序一般都排在目录及作者前言之前,.如果是为丛书写的序,也排在丛书序之前.。

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的也包括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事务性说明,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一般排在目录之前。

以上均来源于网上资料,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阿闪啊


墓志铭并序,就是刻在墓碑上的志和序。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先略序再详志,另一种是序、志合体,两者融成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