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學在併入浙江大學前是個怎樣的學校?

dr259

杭州大學(現為浙江大學西溪校區),

於1998年9月與原浙江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等四所高校合併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學。也開始了杭州大學在新浙江大學的一個新篇章。

那原杭州大學是個怎麼樣的學校呢?

原杭州大學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是浙江省的重點大學。

杭州大學前身最早是創建於1897年的求是書院和育英書院,1901年-1914年曾幾度易名,1914-1927年停辦;1928演變為“國立浙江大學”,育英書院於1914年沿革為私立之江大學。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兄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也就是說,杭州大學本來就是“國立浙江大學”的一部分。

杭州大學從1994年開始,啟動“博士化工程”,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引進高職稱、高學歷人才,1991年以來共引進博士69人,有高級職稱者14人;學校在職稱評聘上,不搞論資排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全國高校中較早實行對青年教師職稱的破格晉升。從1987年至1995年,先後有170多人(次)被破格晉升為教授、副教授,其中40歲以下的教授19人,35歲以下的副教授89人,他們已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嶄露頭角,有的已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一定影響。1994年下半年,學校決定實行100名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首批評定53名年齡在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為校跨世紀青年學科帶頭人,其中5名被浙江省評為首批跨世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在1996年9月學校通過了國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門預評審,進入了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100所高校之一。

原杭州大學還是個名人輩出之地。像國學大師姜亮夫、一代詞宗夏承燾、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建功、女文豪琦君等都畢業或曾經任教於原杭州大學。

如果杭州大學未與浙江大學合併,杭州大學現在肯定會是一所“211”工程大學。但與浙江大學的合併讓杭州大學能夠更好的發展,並提前邁入了“985”工程大學的行列,正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逐夢卡拉

杭州大學歷史悠久。

前身最早是創建於1897年的求是書院和育英書院,1901年起曾幾度易名,1914-1927年停辦;後來求是書院於1928演變為“國立浙江大學”,育英書院於1914年沿革為私立之江大學。1937年日軍佔領杭州,抗戰期間,浙大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七年,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兄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浙江大學文學院和理學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學文理學院與解放後創辦的浙江師範專科學校、俄文專科學校合併,成為浙江大學的部分。1958年部分學校學院又與新建的杭州大學合併,定名杭州大學。5月3日為校慶日。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大學停辦,後招收工農兵大學生,1977年杭州大學迎來了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等四所高校合併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學。



學科設定

四校合併前的杭州大學設有13個學院:外國語學院、金融與經貿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旅遊學院、人文學院、法學院、管理學院、計算機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鄉鎮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1個分校:義烏分校;28個系:中文系、歷史系、哲學與社會學系、新聞系、外語系、經濟系、金融系、國際經貿系、財政與會計系、經濟管理系、旅遊管理系、工商管理、法律系、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教育系、數學與信息科學系、物理系、化學科學與技術系、環境科學系、生物學系、生物工程系、生物醫藥學系、資源與海洋工程系、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心理學系、體育系、電子工程系、區域與城市科學系等。學科門類涵蓋文、史、哲、理、經、法、工、教育八大類,有全日制學生8500餘人。學校還設有大學外語、公共體育、計算機基礎、政治理論等4個教學部,成人教育學員5500人。


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求是、育英”的校風,教學總體水平顯著提高。有3項9人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7項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在第一、第二屆全國高校優秀教材評選中,3部自編教材獲國家級優秀獎,5種獲部委一等獎,6種獲部委二等獎。研和科技開發項目2800餘項,獲得專利46項,3次獲國際獎,15次獲國家級獎,140餘項獲省部級成果獎。1996年學校科研經費2723萬元。學校建立並完善了教學、科研、產業一體化的格局,建立了三結合實體,校辦產業已有一定規模,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杭州大學是對外開放較早的高校之一,每年接收培養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高級進修生、研究生100多人。學校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巴西、俄羅斯、韓國等12個國家的55所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聘請外籍專家客座教授來校任教,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同時,經國家教委批准,杭州大學被列為可以向港澳臺胞、海外僑胞招生的學校。



師資力量

四校合併前杭州大學有專任教師近130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8人,教授164人,副教授509人,講師584人。教師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成員4人,國家教委理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11人,受到國家級表彰42人(次),擔任國際學術組織領導工作的49人,有165位教授、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杭州大學一貫重視學術梯隊的建設,從1994年開始,學校啟動“博士化工程”,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注意引進高職稱、高學歷人才,1991年以來共引進博士69人,有高級職稱者14人;學校在職稱評聘上,不搞論資排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全國高校中較早實行對青年教師職稱的破格晉升。從1987年至1995年,先後有170多人(次)被破格晉升為教授、副教授,其中40歲以下的教授19人,35歲以下的副教授89人,他們已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嶄露頭角,有的已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一定影響。1994年下半年,學校決定實行100名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首批評定53名年齡在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為校跨世紀青年學科帶頭人,其中5名被浙江省評為首批跨世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硬件條件

四校合併前的杭州大學圖書館有藏書165萬冊,中外文期刊1萬餘種,各系還設有專業資料室。1989年成立【杭州大學出版社】,共出書600餘種。學校建有文物館,收藏品達3491件,其中不少屬珍貴文物。學校校園網已與國家教育科研網聯通,有效地提高了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與效益。 杭州大學佔地面積980餘畝(約65.3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2萬餘平方米。校園內林蔭夾道,綠草如茵,景色宜人,環境清幽,為師生員工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舒適的環境。



學校前景

1996年9月學校通過了國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門預評審,正式進入了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100所高校之一。 百年曆史之間,原杭州大學是個名人輩出之地。像國學大師姜亮夫、一代詞宗夏承燾、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建功、女文豪琦君等都畢業或曾經任教於原杭州大學。而近年,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旭烽、綠城集團老總宋衛平、南都集團老總周慶治等杭大學子的成名更是提升了原杭州大學的社會聲望。 杭州大學坐落於杭州天目山路上,就是目前的位置。 與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老浙大四校合併成了新浙大,杭州大學已成為歷史名詞,現在為浙江大學西溪校區。


凌晨天亮

合併之前杭州大學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是浙江省的重點大學,校址瀕臨風景秀麗的西子湖,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等四所高校合併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學。現在為浙江大學西溪校區。


杭州大學的中文、歷史、教育學、數學、心理學、生物、化學等學科,都強於當時以工科為主的浙江大學。實際上,當時的合併直接導致了現在浙江地區名校校貧瘠的現狀,合併最得意的是杭電這類學校,而不是原來的211大學浙醫、浙農、杭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