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已實現13連漲,明年企業養老金能超過事業單位的一半嗎?

漩渦寒米

最有可能的是這樣的答案:不可能。

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養老金實現13連漲,但企業養老金上漲的時候,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也在上漲。如果同步上漲,那麼就意味著事業單位的養老金與企業單位的養老金差距將越來越大,而不是越來越小,因為雙方之間的基數本來就不平衡,事業單位養老金遠高於企業單位養老金,這樣事業單位養老金每年增加的淨值更多。

其次是,事業單位養老金繳費基數更大。

眾所周知,養老金是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賬戶養老金組成的。基本上基礎賬戶養老金雙方差距不是很大,但在個人賬戶養老金方面,雙方差距極大。因為事業單位個人賬戶,繳費比例高。事業單位反正是財政撥款,不涉及利潤,那麼事業單位都是按照300%比例給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而企業單位,除非是壟斷國企,因為利潤高而且穩定,給職工繳費按照事業單位標準繳納,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按照60%的比例給職工購買養老保險。60%與300%,這之間的差距,是5倍的差距。所以一直以來,養老金都是事業單位比企業單位高很多。我們簡單舉例說明一下:2017年上調後的企業養老金平均為2362元;事業單位退休金基本上在5000左右。

第三,事業單位繳費年限更長。

因為事業機關單位,基本上是連續繳費30年以上,從不間斷,也就是事業單位養老金繳費年限平均比企業單位高很多。繳費年限越多,替代率就越高,所以事業單位養老金基本上都能達到90%左右的替代率。而企業單位,尤其是民營企業,考量到離職率等因素在內,大部分企業工作的員工,都是15年足有的繳納養老金保險。這又是一個差距。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養老金遠遠領先於企業單位是一個長期的狀況,在短期之內是不可能改變的。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進一步增長,企業單位的養老金也在增長,對於企業職工來說,是好事兒。

不要去比較,這是自尋煩惱。


波士財經

咱先說說這個事業單位養老金高是怎麼形成的。


體制內就是我們所說的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央企,體制外也就是自由職業者、私企、外企和個體,對於政府來說顯然感覺是親生的和領養的感覺,但是在現在法律制度框架內,絕不會因為體制內就給你多發錢,否則還叫什麼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呢?


但是畢竟有形成體制內養老金更高的制度因素。其實天下萬事萬物本來就是一元,92年市場經濟改革之前養老金是不分什麼體制內外和公有私有的,因為那時候沒有體制內外和公立私營之分。


那時節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建立,公有經濟絕對的主導,所有人幾乎都是在國有或者集體經濟內工作,大家的福利和收入差異性很小,也就是你進入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幾乎沒有區別了,收入、待遇、福利都是一樣的。所以那時的養老金都是以勞動保險和財政支付為主,勞動保險是企業把一部分利潤上繳政府,那時候沒有企業所得稅,所以實質上勞動保險和財政收入支出沒有差別,於是大家不論在哪裡退休,都是按照退休前工資的比例發放養老金,發的也基本差不多。


接下來養老金的雙軌制出現了,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大家知道我國開始市場經濟的改革,多種所有制企業出現,就業更加靈活和社會化,人們不再是單位人而成為社會人。


於是社會保險逐步建立,國有企業也逐漸改革,在企業工作的人就要繳納社會保險,也就是企業和職工個人都要交費,然後按照繳費多少、繳費年限等因素領取退休金;而在這一輪改革中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顯然受到市場衝擊較少,所以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制度一直保留,於是出現了機關事業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直接按照退休前的工資去領取待遇,並且在職的機關事業單位漲工資他們也要跟著一起漲。


這種雙軌制引起了社會的很大爭議,尤其是一些已經退休的老人,當年的工作進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那是領導和組織安排的,現在養老金差異很大,這就造成了公平性的不足。


那麼體制外養老金怎麼算呢?可以講自己是要繳費,所在的企業也要繳費,最後領取的養老金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叫基礎養老金,這一部分是來自大家所在企業的繳費,是怎麼算的呢?就是(退休上年度所在地區平均工資+自己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二者之和除以2,這個結果再乘以你自己的繳費年限,就是你自己的基礎養老金。比如說你退休地2017年平均工資是5000元,而自己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也是5000,那麼二者相加除以二還是5000,你繳費了30年,那就是5000*30%=1500元,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叫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我們自己繳費的積累,怎麼領取呢?是把你整個繳費的積累額度除以一個叫做計發月數,這個計發月數是和你自己的退休年齡相關,比如60歲退休就是139.比如說你個人賬戶積累額度在你退休時是20萬元,那麼每個月領取多少呢?是200000/139=1438元


這樣加在一起也就是不到3000元。而你退休時平均工資可能上萬元了。同樣是上萬元,在體制內就是按照退休前工資去領取,至少也能領取個6000元以上,這妥妥的兩倍差距就出現了。


當然現在這種雙軌制對年輕人沒有意義了,因為在2015年1月國務院出臺2號文件,以2014年10月為分界線,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全部並軌進入社會養老保險,他們一樣要繳納社保,一樣按照社會保險待遇領取養老金,養老金的增長機制也與企業職工相同。於是雙軌制就走到了尾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提出,併購制度的基本完成,未來在養老金領域,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包括自由職業者和靈活就業人員將在養老金上面是完全一樣的制度。


現在的年輕人,千萬不要輕易就是寄希望於養老金而進入體制內,還是要看自己的職業生涯、知識能力的發揮等,因為一方面體制內的高福利正在改變,另外一方面年輕就應該多去奮鬥和努力,畢竟不要在年輕時選擇安逸,任何幸福都要靠自己雙手創造。

我自己就是典型,在大學裡工作,你會發現老教授們不用繳納社保,退休了就能領個七八千元,可是我們還沒退休的老師就要繳納社會保險,還不知道未來養老金是多少。這樣也好,自己就要多為未來努力。


“養老信息大全”

清華大學社會保障中心主任撰寫,私信回覆“養老合集”免費提供給你。


中老年大講堂

事實上,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也跟著企業養老金一起上調。按照平均水平,一般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多數在2300元到3000元之間,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平均養老金會超過5000元~6000元。而且,如果仍然保持相同的上調幅度,由於計算基數的差別,企業養老金想達到事業單位的一半比較難。

1、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普遍高於企業員工

不過,這種差距是有原因的,事業單位主要是白領人員,其平均人力資本水平明顯高於以藍領人員為主的企業,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尤為明顯。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事業單位分為三六九等,不同地區情況也不同。有一些差額撥款或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由於缺乏穩定的上漲機制,這些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還比不上企業職工。

2、養老金差距源於實行兩種養老保險制度

其實,這種養老金差距還與我國此前養老“雙軌制”有關,簡單來說,就是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是由國家財政統一繳納,退休後能拿到退休前工資90%的退休金。

而企業員工的養老保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納佔工資總額的20%,職工繳納個人工資的8%,退休後,職工養老金的多少就與個人和單位的繳費額直接相關。一般來說,退休後每月拿到的養老金約為在職工資的60%。

3、事業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跟企業一樣

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正式公佈, 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標誌著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

4、實施差別化的上調增幅有助於縮小差距

儘管雙軌制的制度痕跡消除了,但想短期之內縮小待遇差距是太不可能的,這是一箇中長期的漸進過程。對於如何縮小差距,金十君認為,企業的增幅可以安排得稍微高一點,事業單位的增幅可以安排得稍微低一點。

這樣調整之後,企業退休職工滿意,事業單位也不吃虧,畢竟事業單位各類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基數高於企業大多數人員,其調整增加的退休金絕對額仍高於企業同類人員。由於雙方增幅稍有不同,

相信在經過一定年份週期的調整以後,就會使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跟事業單位達到一個合理的差距水平。


金十數據

2017年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鑑於養老保險政策每年都會做出一定的調整,那麼2018年企業職工的養老金能否超過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的一半呢?

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超過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的一半,有兩種解釋:一是2018企業退休職工月平均養老金超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一半;二是2018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增長比例超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一半。

無論題中指的是哪種,其實都是不可能的(分析如下)!

一、首先分析一下兩者的月平均養老金

5月25日人社部表示,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從2012年的1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2362元,增長了676元,年均增長8.8%。雖然企業退休職工月平均養老金達到了2362元,但是在地域分佈上,西藏月平均養老金達到4000元,北京、上海等地月平均養老金也在3500元左右;在四川、江西、吉林等地,企業退休職工月平均養老金僅為1900元左右。

且不說2018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能否達到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一半,只比較各省企業退休職工月平均養老金,高水平地區也要比低水平地區高2倍以上!

我們都知道,養老金一般有兩個賬戶,即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賬戶養老金,處於過渡期的退休職工還有過渡性養老金。養老保險繳費有一個繳費基數,一般為60%~300%,企業一般按照最低的60%給員工購買養老保險,國企、銀行、行政單位、事業單位一般按照最高的300%給職工購買養老保險。

如果以6000元作為當地的職工工資標準,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都繳費15年,二者退休後,企業職工每月可拿720+372=1092元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每月可拿3664元養老金。

僅對比15年,在無其他因素影響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就要比企業職工高3.36倍,更何況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作年限都不可能只有15年,如果考慮其他因素,差距就會更大!

如果不是發展較快、福利較好,企業是不會多掏錢給員工購買更高比例的養老保險的,因為這樣會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參保比例一般都是300%。因此,無論每年的政策如何變化,只要繳費基數不變動,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差距就會一直存在!

二、再分析一下兩者的增長比例

這裡,我們以重慶2017年養老金調整方案進行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分析和對比。

今年我市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並確保在7月底前將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兌現到位。

具體為:

  1. 定額調整。符合調整範圍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統一增加50元。

  2. 掛鉤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在定額調整基礎上,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本人繳費年限低於15年的,統一按15年進行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定額調整基礎上,與養老金水平掛鉤,以同類人員2016年12月平均養老金水平為基數,每人每月增加3%。

  3. 主要對高齡退休人員、參加工作時間較早的企業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2016年12月31日及以前年滿70週歲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2017年1月1日及以後年滿70週歲的,從年滿70週歲之月起,每人每月增加50元。

定額調整和適當傾斜部分這裡不做比較,我們看一下掛鉤調整。

如果企業職工繳費年限為15年,按照規定,掛鉤調整將增加45元;鑑於目前沒有一個省份敢發佈當地機關事業單位的月平均養老金,這裡就以上面假設的3664元為2016年12月平均養老金水平(實際上遠不止3664元),按照規定,掛鉤調整將增加109.92元。

僅掛鉤調整這一項,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就相差了2.44倍!

雖然這裡計算的數據不全,也僅是一個假設,但卻能很直觀的反應一個問題:企業退休職工的月平均養老金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雖然目前全國企業退休職工的月平均養老金只有2362元,但與前幾年比較,也提高了不少了。從2005年到2017年,企業退休職工月平均養老金已經實現“13連漲”,在養老金上市、全國統籌、國有資產充實養老金,以及GDP中高速穩定增長、宏觀調控、養老基金調劑等眾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會一直保持合理的比例增長,企業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會更加豐富,更有盼頭!

關注重慶中公,瞭解更多養老民生資訊!

重慶中公教育

在這裡明確的告訴您明年企業養老金能超過事業單位的一半,主要原因是因為養老金並軌改革,以前財政資金是供養事業單位的養老金,現在已經取消並且和企業職工用相同退休公式,只不過有一項職業年金的說法;


我們可以通過幾方面來分析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做對比;

2005年到2017年退休金已經連續13個連漲,主要退休人員包括企業退休和失業單位退休;如果漲退休金大家都會漲,每年漲50-100元體現不出有太大的差距;但是事業單位之所以退休福利待遇好,是因為財政資金直接給他們發放養老金;

舉一個例子,相同工齡,相同工資的企業退休人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工資相差20%-30%,如果企業退休養老金開2000元,那事業單位退休人員3000元;這就是為什麼事業退休金遠比企業高很多;

2014年10月1日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的日子,也就是那天以後退休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著臨時退休養老金領取;

如果養老保險並軌改革後計算退休金比臨時退休養老金多的,養老金並軌完成後當地社保局會重新核發退休待遇,高過原退休標準的退休費差額部分用十年時間過渡,假如低過原退休費的就保持原退休待遇不降低;

我是一位老師就是2014年11月份辦理的退休,現在還領取臨時退休金那,據說大概是她在職時候工資的60%,以前工資是4500元,現在退休後領取的臨時退休金大概是2700元,這跟企業退休人員相比還是要高一點;

根據往年的增漲比例,一晨媽媽猜測能漲5%退休金,但是個人真正能漲多少還是看地方政府;有些地方漲50元,有些地方就漲100元,所以我們退休的朋友們期待上調吧;

今天分享這些,如果有問題可以關注私信一晨媽媽,我們一起解決問題;


舉一反三

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實行雙軌制,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存在明顯的差距是不爭的事實。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一樣,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待遇水平與繳費相關聯。2017年起正式破除雙軌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實行“並軌”,統一調整。

2017年基本養老金實行“並軌”調整,以“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辦法。從三個方面的調整中,機關事業單位“掛鉤調整”的調整幅度普遍比企業單位調整幅度要高出1.5~2%。2018年基本養老金調整,企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總體調整平均水平與機關事業單位能持平已相當不錯,要超越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雖然實行養老保險“並軌”制,企業與事業單位養老待遇始終存在較大差距,雙軌制早已形成養老金基數高,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養老金計發辦法依然是“保低限高”,在不降低原有待遇為前提,與企業同步調整;在實行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同步建立職業年金制度,形成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確實行了“並軌”,但兩者依然處在兩個不同層次。


Yifan5

養老金已實現13連漲,明年企業養老金能超過事業單位的一半嗎?

上調的養老金何時發放到位?

每年隨著全國各地社會平均工資的上漲,養老金也會上漲!

2017年11月份18日:

養老金重大利好!國有資產和分紅的10%納入基本養老基金!!!

國務院日前發佈《劃轉部分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中大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範圍!

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基金的10%,股權分紅收益專項用於彌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

視頻講解-養老金什麼時候上漲?

歷史養老金上漲比例

視頻講解: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e6000019779af337602\

社保分析師

這是一本糊塗賬,很不容易算清楚。商業人員,工廠工人退休,根據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工齡,由社保局核算。這是青石板上砸烏龜,硬碰硬,沒弊沒假,該多少就多少。有些事業單位側不然。他們的養老金有很多水份。若單從純退休養老金(不包括其他補貼之類)來講,差距是不太大的。就和公務員一樣,實際工資並不高。高的原因是除工資之外,雜七雜八的補貼比較多。像職級補貼,車貼,房貼,誤餐補貼,下鄉補貼,等等,多如牛毛,數不勝數。統加起來,就顯得高了。舉一例,某人在電信,電力或銀行退休,除了社保這一塊,還有單位內部補貼這一塊,少的幾百元,多的上千元,從部隊軍轉的,部隊也有一塊,這些都是水份,如果擠幹了,大家也相差無幾。有些人講公務員,事業單位工資低,是不包括水份在內的。現在雖說並軌了,但基數己存在,你漲,他也漲,差距是不可能縮小了。現在政府己釆取了措施,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漲幅要比企業人員的略低一點,差距的縮小,要在若干年後才能顯現。


陶田福

現在社會上都認為行政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高,其實是一種誤解。我是去年十一月份從事業單位退休的,工齡四十年,退休時退休費也只有2800元。在企業和我一起退休的退休費也和我相差無幾。2800元退休費在這物價和消費水平下只夠吃飯且幹萬不能生病。都說行政事業單位退休工資好高好高,這只是誤導和偏見,大家千萬別信!也是別有用心的人古惑大眾的一種手段!


老萬33107491

樓主您好2018年3月23日晚間。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確定2018年基本養老金上調5%。這個上調是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同步上調。

也就是說他們的上調比例是一樣的5%。但是,由於企業職工拿到手的錢,和事業單位員工拿到手的錢是不一樣的。所以上調的數量,肯定比不了事業單位的人!

目前,我們國家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還是獨立運營,獨立核算的。基本上,企業職工退休以後,可以拿到自己在職期間40%到60%左右的工資。事業單位人員退休以後可以拿到自己在職期間,70%到90%左右的工資。

所以說他們退休金相差是比較大的。所以最終他們上調的,這個幅度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