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句代表你家乡的方言,你会说什么?

小郭子xgz


方言可以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也能勾起一个人的回忆。

你瞅啥,瞅你咋的?

这句话代表着东北人的豪放、实在、真诚。

豪放是东北人的个性,有时热情似火,有时粗犷豁达。

它能把你的心融化,也能让你由懦弱变强大。

实在是东北人的品格。

见人说人话,见鬼也说人话,实话实说,有啥说啥,不拐弯抹角,不偷奸耍滑,它能让你盘腿上炕,也能让你咣咣撞门框。

有人说:东北人最大的优点是实在,最大的缺点也是实在。

真诚是东北人修养。

他不但有啥说啥,你到家里做客,而且有啥吃啥,他让你感到无拘无束,也让你体会朴实无华。

但这句话,也容易引发斗殴,引起打架。

当然,任何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有各自的文化,有人为它添砖,也有人为它揭瓦。

中国地大物博,产生地域文化,五千年文比底蕴,咱们谁都不怕。


付益叟


陕西人遇到高兴的事,经常会用“嫽咋咧”这个方言来表示激动不已畅快淋漓的心情,释义就是美好到极致的意思。“嫽”,是一个古字,早期始于甲骨文。女字偏旁,形容古代女子的貌美如花、聪慧伶俐等优点。后来意思引申为“美好”、 “畅快”。西“扎,在这里念za”,副词,意为“极”,“咧”,语气词,相当于“了”、“啦”等。将“嫽扎咧”组合起来意思为,好得不得了了,美到了极致的形容词。

嫽扎咧(注音为:liáo, za, lie,后两个音是轻声)为陕西具有代表性方言, 许多朋友到陕西就想学一句正宗的陕西话,那么"嫽扎咧"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口头语了。

那么作为三代入籍的陕西人,在这里道一声,如果您来到陕西来到西安方言欢迎您的到来嫽咋咧!欢迎您到西安的城墙体会,雪后西安秒变大长安的恢弘气势!


赵一懿


[原创]说一句“煎饼卷大葱”,不用问,我想很多人就一定知道这句话是指哪里了!因为天下人还有谁不知道这是哪省的爱好啊?

是的,这就是说的我的家乡——山东!

顺便说说煎饼卷大葱的话题吧!

山东人确实喜欢吃煎饼和大葱。煎饼是用玉米面、小米面、杂粮面做成的。过去是由家庭妇女们在特制的铁“鏊子”上做出来的。这个活儿还确实不好做,是需要一定技术的!如果没有几年的功底是做不出好煎饼的(有的太厚,有的不完整、有的有窟窿,有的湿性大)!过去的儿媳妇必须要过好这一关——会摊煎饼,才能被婆婆称为合格的媳妇,这也才能在家里有一定的地位!

现在,做煎饼已经比较先进了,当媳妇的也轻松了,这是因为做煎饼的“鏊子”已经是电动的了!这样就省了不少劲!另外,也有了很多专门做煎饼的店面,煎饼的质量也不错。不过还有个别的家庭主妇还是喜欢传统的、自己亲自做出来的,说是这种煎饼香,好吃!

至于大葱,这也是山东的特产,且家家户户都要种上几“沟子”(即几拢)。尤其是山东寿光、章丘的大葱除了个大以外(有的能长的1——2米高、水分多),还特别的好吃,即辣却也有淡淡的甜味!如果用刚做的软化煎饼,卷上一段大葱,吃起来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哦!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虽然“煎饼卷大葱”是山东人的“专利”和代名词,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以前老一辈们生活的年代是比较苦的,比较可口的好菜也少,有时农活紧张(比如春种、收麦季节那都是不能拖的),为了抢时间,煎饼卷大葱就成了最“省事”、最应急的食品了!

另外,煎饼还有一个特别的优点,那就是放上个十天半个月的绝对不变质,这是因为,做好的煎饼已经基本上是没有水分了!

另外,煎饼还有别的做法和吃法,就是里面可以加馅,多用青菜、野菜、葱姜等调好,然后再煎熟,吃起来美味可口!

正是因为煎饼好吃、好存、结实、撑肚(不易害饿等)等原因,这也就都成了山东人喜欢吃煎饼的一个理由。

到了今天,山东人和全国人民一样,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一日三餐也是丰富多彩,主食方面有馒头、蒸包、水饺、面条等,菜也是要炒好几个的!

至于煎饼和大葱现在也不是天天吃的了,而是已经成为“副食品”了(一天或是几天吃一顿),当然吃饭时,在有菜的情况下,山东人也还是喜欢再洗上几棵大葱一起吃,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