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輿」多城邁入“無縣時代”:一線城市全部“無縣化”

“縣”製作為行政區化,是秦統一中國後在全國推行的。2000多年來,縣級行政中心始終是歷朝歷代最穩定的基層政權組織,在國家治理中佔有重要地位。

近些年來,縣制“歷久不衰”的局面卻在發生變化,縣數快速銳減,市轄區數量卻在增長。民政部數據顯示,2009年底,中國尚有1464個縣,2019年末,已縮減至1323個縣。過去十年間,全國共撤銷了141個縣,同期增加了110個市轄區。

秦朝疆域地圖--最早推廣郡縣制

隨著城市化發展,全國範圍內的撤縣(市)設區仍將持續。2020年中,有長春、成都、煙臺、邢臺、南通、蕪湖、六盤水等城市先後獲國務院同意批准撤縣(市)設區。

作為中國推進城市化的領頭軍,超大、特大城市亦率先步入“無縣時代”,四大一線城市以及武漢、南京等新一線城市早已實現“無縣化”。另外,一些城市如烏魯木齊、西安、長沙、瀋陽等城市儘管仍管轄少量的縣,逐步向“無縣”狀態靠攏的意味亦相當明顯。目前,中國的重點城市中有哪些已經邁入“無縣時代”?

34個無縣市分佈地圖

目前共有34個城市成為了“無縣市”。

3個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

16個全區市:烏海市、鄂州市、克拉瑪依市、深圳市、廈門市、武漢市、珠海市、海口市、佛山市、南京市、廣州市、三亞市、三沙市;

14個有代管縣級市的地級市:營口市、無錫市、常州市、蘇州市、鎮江市、泰州市、鷹潭市、青島市、棗莊市、煙臺市、威海市、江門市、茂名市、六盤水市。

深圳市地圖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部分城市開始推進撤縣(市)設區。中部唯一的副省級省會武漢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實現了“無縣化”,佛山、珠海、廈門於90年代末也進入無縣時代。

2013年2月,南京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獲批,溧水縣、高淳縣撤縣設區,南京由原11區2縣,精簡為11區,南京從此結束“縣域時代”。北京市在2015年撤銷密雲、延慶最後兩縣,最先變成無縣的直轄市後,隨後2016年上海、天津進入無“縣”狀態。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無縣化”背後的根本推動力是中國不斷加快的城鎮化進程,也是城鎮之間聯繫不斷緊密的結果。

中國城市圈地圖

縣是與農村經濟社會形態相適應的行政區劃建制,區則是與城市經濟社會相適應的行政區劃建制。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農村人口市民化的需求不斷增長,縣的農村經濟形態減弱而城市經濟形態增強,就會產生撤縣立市和撤縣設區兩種需求。“

對縣(市)來說,撤縣(市)設區後地方行政級別提升,可以享受到市裡的經濟輻射與帶動作用,帶來農村人口市民化、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等諸多好處。雖然推進“無縣化”雖然會帶來頗多利好,但同時不合理的撤縣(市)設區可能導致“消化不良”。